夏天结束,雪糕的狂欢还未散场。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总会给雪糕留个位置。小时候卖冰棍的老奶奶推的车子上面总要盖上厚厚的被子,花3毛钱买一根小奶油就能开心一整天。
每个地方的人对于雪糕的偏好也不同。
在雪糕这件事上,东三省谁都不服,他们夏天热得吃,冬天屋里暖气太热更得吃。东北大板、长春饭店、中街大果、马迭尔是叱咤风云的东北雪糕界F4;
相比东北雪糕简朴的包装,精致的魔都雪糕多一份摩登和设计感。盐水棒冰、白熊冰砖、三色杯等等益民食品一厂出品的光明冷饮,是挑剔上海市民的心头好。去年,童年记忆合体,光明乳业正式收购益民食品一厂;
而对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夏天的岭南人来说,命都是五羊甜筒给的。之后,五羊被雀巢收购,一度传出停产的消息,雀巢也一直没有为五羊雪糕设立单独的官方网站,令人唏嘘。
如今,雪糕除了承载过去回忆的功用外,它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潮物高价格、高颜值,适合拍照、发朋友圈和抖音,模糊地理界限,自带流量引发全国性的追捧。
这样的改变在张冰看来,最朴素原因在于,物流条件的成熟能保证雪糕在配送过程中不会融化,区域雪糕因此走向全国,成为网红。
张冰是个老阿里人,之前在天猫、菜鸟都待过,也许是名中有冰,命里带冰,离开阿里后他创办了一家冷链公司。公司名叫九曳,取自他在阿里的花名。
张冰也是网红雪糕背后的男人,他说天猫上销售的雪糕,有相当一部分由九曳提供物流服务,包括钟薛高、马迭尔、伊利等等。
拥有冷链配送条件的地方品牌走上了互联网,不仅仅是夏天,雪糕的集体狂欢每天都在上演。
在东北,咸蛋是一道菜。奥雪公司的董事长王克志提出“咸蛋黄雪糕”这个想法时,当场就有人提出质疑。但这个产品上市半年,总共销售超过了4000万支。
生产双蛋黄雪糕的奥雪是辽宁营口的一家冰品企业,已经成立20年,在接受《商界》采访时 ,奥雪负责人曾感慨,行业真的太难了。
“冷饮行业是快消江湖里厮杀最残酷的,每年都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一家企业每年要向市场推20个以上的新品。而大浪淘沙,新品有时能存活一两个,大多时候一年的新品全部被市场淘汰。在双黄蛋之前,奥雪的区域爆品有红糖冰棍、水晶葡萄等。”
遇上这样现象级的爆款奥雪是头一次,但奥雪的爆发并不是个例,它折射出了一种趋势。
“去年有一些客户合作的基础,发货量可能并不是那么大,但今年开始迅速起量。”张冰以天猫 618为例,冰淇淋配送已经占到九曳整体业务的30%40%左右。
张冰
今夏天猫冰淇淋销售同比增长近200%。除了钟薛高这类新消费品牌,像奥雪、宏宝莱、田牧这样的区域型传统品牌同样表现出色。九曳销售总监涂莫愁盘点了出货量最多的品牌,总结出成功的两点要素:一是迎合新的营销渠道;二是把握消费者口味的需求。
直播、短视频这种新消费模式的兴起带来更直观的体验感受,冷链技术催熟最关键性的运输环节。
在线下,蒙牛、伊利等品牌建立起来了渠道壁垒,很难突破。而线上市场完全不同,区域品牌只要配送过程中化冻问题能解决,依靠天猫能比较快速地完成从区域化到全国化的布局。
但在之前,国内的冷链公司是非常分散,一个冷链公司只服务于一个区域,随着线上交易模式的成熟,急需能够覆盖全国又能配送到家和门店的物流公司。
也是因为这样张冰离开了阿里创业。张冰坦言,早在15年、16年的时候,配送中雪糕会有化冻的情况,慢慢地互联网上的消费者倒逼商家改进运输,“电商对于冷链的发展一定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比如原来的干冰都是固定规格散装的,但现在因为电商需求量的暴增,干冰供应商会根据要求调整定制,进行整袋装的设计。
一支网红雪糕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可能不过一个夏天。奥雪因为大肠杆菌超标的负面从神坛跌落后,让更多目光看向了冷链。
奥雪面对质疑给出回复,由于零售终端在运输过程中无任何冷链保护,导致产品发生化冻情况且用于储存的冰柜老旧,制冷效果很差,导致情况发生。
雪糕对于温度的要求敏感,需要使用的保温设备的成本也就更高。张冰统计,雪糕的物流成本占比25~30%,也就是说一个年销售1亿元的雪糕品牌,每年要花在物流上的成本至少3千万。也因此,目前的网购雪糕多数采用10支左右的家庭包装,价格多在130元左右,用以覆盖物流成本。
更特殊的是,新式的冰淇淋奶油含量高导致凝结点发生变化,对于温度的要求更高。举个例子,钟薛高的雪糕是瓦片造型,如果化冻变形会非常明显。涂莫愁介绍,一般的冰淇淋是库内温度是-18度、-20度,钟薛高的温度条件需要-22度、-25度,最夸张的意式冰淇淋即使在-20度还是软的。
钟薛高
仓库温度把握还较为容易,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要难得多,必须经过不断的测试。九曳的仓库有包装实验室,冰淇凌的包裹会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分别做测试,而且同样是冰淇淋在北京、广州、上海、海南温度是不一样的,投放的干冰密度也是不太一样,实验室需要不断测试积累运营的经验,得出更精准的投放干冰数量。
此时,大数据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天猫大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各区域的冰淇淋销量,配送公司据此准备每天的干冰用量,大大避免了干冰的浪费,配送成本降低了20%。
目前,九曳全国有十几个分仓可以给天猫使用,北至北京、沈阳,南至广州、福州,西至成都,通过缩短配送半径,降低配送成本。
这是可能是夏日里最清凉的工作。一个月前,25多岁的小乙还是电子厂的工人,为了“避暑”他来到了九曳的冷库工作。
身着棉服、棉鞋、棉帽和手套,即使是如此完备的保暖措施,也不能让他在零下18度的冷库里长时间停留,1个小时内必须出去一次热热身体。
现在是冰淇淋销售的旺季,内外温差近60度,小乙每天要处理4000~5000个订单,10多万件货品。每天的工作也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来到公司先来除冰,然后根据订单制单、拣货、打包、整理库位。
因为工作环境特殊,小乙们的工作暂时还不能用拣货机器人代替。他们手中的包裹往外出库后,还会经历到分拨中心、配送站点两个环节,干冰和冰激凌一起放在一个封闭保温袋中发货运送,冰激凌可以保持50个小时不化,24小时后最终由快递员配送到消费者家里。
在这个过程中中转环节是最容易出现化冻,所以干线车辆均装有九曳供应链研发的运输管理系统,一旦出现温度异常,会发短信给司机和平台,“冷藏车司机关掉冷气这个故事讲了十几年了,现在恐怕司机想这样干也干不了。”
从九曳的整体数据来看,华东四省的冰淇淋配送数量占比较大,之后九曳还会加大力度应对三四线的消费需求,增加仓储的网络,把触角延伸到更多地方。
其实,九曳不是最早接触电商冰淇淋物流的。
2014年夏天,冰天美帝在天猫亮相。作为国内第一家电商冰淇淋电商公司,冰天美帝定位于高端进口冰淇淋运营商,拥有哈根达斯、本杰瑞、士力架等知名品牌的线上专营权。
开业当天冰天美帝售出1万多单,单日销售额200万。2015年,冰天美帝销售额超1000万元,2016年创始人刘松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表示,年销售6、7千万没有问题,已经冲进天猫生鲜商家TOP10。
势头良好,但刘松始终头疼于物流问题,他找遍了国内的物流公司,发现只有只有顺丰能够满足冰激凌这种特殊商品的配送条件和时效,但顺丰也只能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刘松为了摸清顺丰的最佳准确时效,花了2个半月,精确到全国每一个乡镇、道路,纯手工打出时效表。
那年还在天猫的张冰听说了冰天美帝的故事,也因为“八万单车厘子”一战成名。
2013年6月底,八万单车厘子被天猫从美国西北直接销往中国,车厘子从大洋彼岸枝头送至中国顾客家中仅耗时30多个小时。这中间,张冰提出新的生鲜宅配模式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他整合各地资源、管理技巧将传统冷链物流公司与宅配公司结合在了一起。
所以在创业之初,张冰就定位公司为又能够做冷链的,又做快递生鲜宅配的模式。公司团队的阵容也很豪华,高管团队都有各大电商公司的仓储背景,比如供应链COO樊清信原来是亚马逊的,VP何建辉原来是菜鸟的。
对比顺丰,张冰认为顺丰标准化服务的效率的确是非常高,但各个品牌的问题需要给到的配套服务不同,这恰好是可以差异化超车的地方。
比如,国内大的冰淇淋品牌在传统的渠道依靠经销商,大多解决工厂到经销商的大仓运输物流体系,分仓和末端物流配送的体系是比较缺的;新品牌则从0起步,而整个冷链的投入是耗费资金、时间的过程,又没有管理团队,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牌的情况定制不同的方案。
五年来,九曳基于全国生鲜物流基地整合了1000多条干线,负责末端配送的公司有80多家,获得了6轮融资。
张冰感叹,创业5年来没有不艰难的时候,最难的时刻还是绕不开“钱”字,“盈利不是很难,因为市场是有这个需求的 ,我们没有去用一分钱做营销把客户拉过来,每个客户从毛利上看都是赚钱的,只是说我们现在市场规模在扩张的时候,我们需要在硬件上持续投入。”
生鲜供应链偏实业,需要稳扎稳打一步步来。现在九曳每年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冰淇淋和乳制品有非常大的成长,“盈利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时势造英雄,冰天美帝的天猫店如今已不复存在,但整个社会对冷链意识的提升,需求增加,显然会给九曳这样的公司更多的成长空间。
近期各大冷链企业都发布了半年报,营收利润都表现出色,资本也大量涌入生鲜行业,冷链的春天就要来了吗?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通过冷链,雪糕从此以后不再有地域区分。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136 阅读极智嘉冲刺港交所,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附招股书下载)
2530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400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2323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436 阅读赢在供应链:外包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1394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353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231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101 阅读大胆预测:2025供应链趋势抢先看
105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