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配送路径规划的时候,多数是把各个配送点位进行按区域划分,有些人称为配送区域,有些称为路区,有些称为配送网格。本文就称为配送区域吧。配送区域如何划分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先分享下小编的配送经历,记得做零担网点的时候划过配送区域,零担的配送量小,配送区域比较简单就分为2类:正常配送范围和超远配送范围(这个划分是到达部门很重要的利润来源)。后来,做快递了,配送量就大了,快递员也多了。就需要对配送区域进行按快递员划分,比如10个快递员,就得把配送区域划分10个板块,每个快递员负责一个板块。划分的时候会参考出发货量和到店货量,保证尽量的公平。而城配中仓到店的配送区域划分,跟零担和快递的配送区域划分会有些不同,下面会列举下不同点。
一般配送区域划分会采用2种方式:①直接划区,就是把地图分成n份,全面覆盖;②以点定区,就是有点了,把固定了哪些点归类为某某区,未全面覆盖。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传统零担和快递多采用第①种方式;而第②种方式适用于城配的一些场景;
以不断新开门店的城配业态举例,按照①的方式划区域做仓到店的运输,新增门店很容易进行区域归类,但是这种容易产生排线不好排,装载率低的情况;要调整就需要进行分界线的调整;而如果用②就需要对新店进行区域归纳,判断归纳那个区域对排线及装载率更优,每新增门店都需要做一次区域归纳,对运输呈现的结果会更好,如果随着货量变化进行区域调整也方便。
以下是按照经验总结的各种业态的划区方式:
1、天然的划分线:比如河流、主干道等;2、点位分布图:比如很多点位密集,可以用一个车串所有点的就划为一个区域,减少跨区配送;3、区域内线路装载率:划区后原则上尽量少跨区,所以需要考虑区域内各线路的装载量;4、计费方式:目前城配主流的计费是公里区间起步价(含n点)+串点费;区域尽量在同一区间;5、管理维度:一个调度管理司机的维度,至少50个,关键看业态的操作难度;
区域划分后需要建立配送区域的管理,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区域分级;2、调度与区域绑定;3、区域内司机固定;4、建立区域运营数据,各区排名;5、业务按照区域外包;6、各区域运力调动扶持等。
另外多仓发货的情况下,配送区域是否需要一致?
严格意义上,每个仓出发的货量不一样,距离门店的远近不一样,线路也会不一样;配送区域划分是基于单个仓为中心进行划分的,所以如果有多仓配送,各个仓对应的配送区域可以是不同的。
关于配送思考的其他文章:
配送最短路径思考(一)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二)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三)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四)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五)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六)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七)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八)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九)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一)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二)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三)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四)
配送路径规划思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