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改制20年:李燕川的初心,超市发的野望

[罗戈导读]灵兽按:在超市发的成长中,正是因为伴随了冗长的野心、危机与鏖战的故事,才更能代表这个时代下的零售企业。


“这开启了超市发崭新的一页。”

今年8月,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燕川在企业改制20周年启动仪式上说道。

2018年,超市发销售额达52亿元,不但提前完成了 “2016-2020年销售额逐年递增到51亿元”的“五年规划目标”,更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保持了毛利两位数的增长。

同时,超市发连续十几年位列连锁百强,更诞生了中国门店的坪效之王——双榆树店,成为中国零售行业的标杆企业。

这一系列的成绩缘于超市发以经营为核心的“小步慢跑”、股权回收以及对门店客群的重新聚焦,更在于聚焦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定位。

它的主导者是李燕川——一再过1个月,就将迎来他在零售行业,同时也是在超市发的第40个年头。

1980年,高中毕业的李燕川通过招工就职于超市发的前身海淀副食品公司。从一个卖肉学徒做起,一干就是三年,并先后在团委、工会、运营一线工作,后又成为新店筹备负责人,公司运营负责人等。

可以说,李燕川见证了超市发从40年前售货员站在玻璃货架后的最初零售形态,到单一的生活超市,再到社区生鲜店、便利店,以及食品店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模式。

1999年,超市发完成股份制改制,次年10月李燕川被任命为超市发总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又是廿载。

在他的带领下,超市发完成了从初生牛犊,到涅槃重生,再到零售行业“标杆”企业的蜕变。

几年前,《灵兽》曾问他:“您为什么能在这个行业,尤其是在超市发这家企业坚持这么久?”

李燕川回答说,是感情。超市发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血液、他的一切,他把青春献给了它,它也成就了他。所以,他选择不离不弃。

1、纷争与阵痛

在超市发完成股份制改革的第二年,北京当时的另外一家连锁零售企业——天客隆,便抛来了橄榄枝,想要通过双方的重组、兼并的模式来扩大规模,以与当年入华的国外零售企业相抗衡。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兼并之旅竟走了长达两年之久。

直到2001年年底,天客隆以4171万元净资产入股超市发,双方各占总股本的34.77%,其他股份由职工持股会等持有。

并后的双方总资产8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01家,成为北京最大的连锁企业之一。但遗憾的是,这种和谐并未持续多久,因为“9家门店”的收入归属,二者对簿公堂。

2003年4月,先是天客隆状告超市发在未经董事会通过的情况下,违规解聘合并后的公司总经理杨启瑞,又在10天后,超市发因公司合并出资引起的纠纷,将天客隆送上被告席。

原来在双方重组后,天客隆截流了9家新开门店的全部收入,但这9家门店的资金投入却包含超市发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滚动形成的,所以超市发认为,门店的资产和权益应该归超市发所有,但天客隆也觉得此事“冤枉”。

而这些“不合”的事件,最终在当时被归结于双方的“文化融合”差异,也是在这之后,天客隆与超市发的分歧越来越大,直至分道扬镳。更让超市发雪上加霜的是,这一边股权纷争尚未停息,在2004年4月物美又收购了超市发25.03%的员工股。

如今李燕川再次回忆起超市发过去的“艰难时刻”,依然十分触动,因为在超市发和天客隆鹬蚌相争的时候,正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大行其道之时,超市发却深陷股权纠纷,超市发的股东会、董事会都被叫停,一度陷入混乱之中。

李燕川认为,不能被动下去,“人不自救天难助,超市发只能靠自己成长”。

于是,李燕川一心带领超市发的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去改变这一态势,“当时的超市发团队,仅有一个目标,就是抛开股权股东,一心做经营”。

仅仅1年后的2005年,超市发便从亏损逆转,重新盈利——股权纠纷也是导致超市发改制20年来惟一一次出现亏损,此后的每一年,超市发业绩均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

2006年初,李燕川下定决心,为超市发思虑当下,制定长远计划。

这一年,超市发开始改造调整门店,升级店内硬件,提升购物环境。

超市发的坪效之王门店——双榆树店正是在这一年进行了第一次转型,投入了1000多万元。改造前,双榆树门店的月销售额在2000万左右。改造后,第一天开门纳客实际交易量就达到20000多次,销售额比过去增加了2倍。

超市发在有限的条件下“小步慢跑”,稳步拓展。在行业所有企业大肆全国扩张、广开大卖场时,李燕川拒绝了“发展大卖场,政府从用钱用地方面的支持”诱惑,始终坚持超市发只深耕社区商业,专注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不盲从,不跟风。如今,社区商业已成为实体零售的未来趋势,也是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的业态。

如今,再站在现今的时代去看当年李燕川的决定,依然是具有前瞻性的。

因为属于大卖场的时代正在远去,服务1~3公里范围的消费者,社区商业业态正在撑起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但超市发早在几年前就已明确,并且围绕社区先后布局生鲜超市、食品超市以及便利店等业态,这一战略使得超市发的业绩得以扭转乾坤,实现扭亏为盈,摆脱了重组的“阵痛”。

这些年,贯穿超市发的始终依然是“要把企业做好,把超市做好”。

虽然李燕川时常评价“那些年真的太痛苦了”,由于外界的竞争压力,内部的动荡,超市发员工的士气也曾一度被打压和消耗。

但好在,超市发迎难而上,选择逆势扩张,更多的是考验企业领导人的魄力和果敢。 

更让李燕川能够大展拳脚的是超市发股权的收回。

2、磨难与重生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将超市发全部股权进行收回,让超市发重获自由。

彼时,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持有34.77%、天客隆持有34.77%、物美集团持有25.03%,其余股份由4个小公司和自然人持有。全部收回后,意味着超市发实现100%的国有化,重回海淀区政府控股。李燕川告诉《灵兽》,职工股也全部收回了。

同年12月14日,超市发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收购物美、天客隆所持有的超市发股权。超市发党委书记李燕川出任新一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增庆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赵萌任董事,其他两名董事刘新泉、侯琴由海淀置业委派,代表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出任。

股权的回收,让超市发扫除全部制约发展的因素,开启了扩张之路。

2016年,“高调”成为超市发贯穿全年的一条动作主线:一是,重新定位;二是,千店千面。

在李燕川的主导下,超市发开始更专注地梳理现有门店,并以“分类管理、精细经营”对门店进行了重新定位:

社区超市:定位是电子化,面积在500平方米以内,靠近社区突出便利;

生鲜超市:定位是家庭化,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围绕家庭的需求做好相关商品的服务和提供;

生活超市:定位是精致化,面积为1000-1500平方米,精选果菜、生鲜、奶制品、副食、调料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提高生活品质;

食品超市:定位是实用化,面积在1500-2000平方米,满足顾客日常生活基本需求;

综合超市:定位是突出体验化,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更多的美食,更多的互动,构建生活场景化模式,让顾客感受体验化购物。

同时,李燕川提出,根据不同业态的门店和门店周边不同的核心消费客群,打造千店千面。

“每个店的主顾客群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他们所追求的商品品质、店内陈列和环境,都有区别,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这些主顾客群的需求。”李燕川称。

也正是在这一年,外界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超市发的新变化:

第一,开店步伐加速。原本计划在2016年仅开店13家的超市发,最终实现了近一倍的扩张,开店23家,店铺数量达到152家;

第二,对门店进行改造升级,不但重新设计,还调引进和调整了商品品类,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超市发在这一年完成了蓝润店、万泉庄店、花园路店和万柳店的改造,完全颠覆了此前的卖场形象,变得更加年轻、时代,迎合了品质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

以蓝润店为例,经营面积缩减到了1200平米,主要经营生鲜,果菜、现场加工类、方便食品等,SUK数3500,引入了大量进口商品、特色商品、新上市商品,还引进了烘焙面包房、咖啡、韩式小菜、披萨等现场制售项目。

一位日本零售业的资深人士认为,蓝润店从形象、商品和经营水平上,已经非常接近日本目前超市业态中业绩表现最好的食品超市。

2019年3月,为支持北京海淀区的发展建设工作,蓝润店因故搬迁至原址西侧150米1处,面积缩小了70%,只有300余平,但销售日均保持在8万左右,好的时候能达到10万元。

好的超市,无论在哪里,都深入人心。

3、改造与腾飞

在围绕一家人一日三餐的五种业态基础上,2017年,超市发又与罗森便利合作,衍生出了“做一个人的生意”的新业态——超市发罗森便利店,目前,超市发罗森便利店已近30家。

惟一的不变就是创新。

2018年,超市发又迎来了对门店新一轮的升级,对包括旗舰店双榆树店、学院路店和玉泉路店进行改造。

更关键的是,在改造期间,每家店至少要停业2-3个月。无疑,这将会损失一部分客流。

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足够的魄力和底气。但李燕川坚信,改造升级后,这些客流还会回来,“这是基于门店和顾客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建立起来的信任感”。

事实证明,李燕川的判断是对的。

一位双榆树店的老顾客表示,“我三个月没吃熟食,直到双榆树店重开。”

李燕川表示,“我们和顾客的联结是很深的。比如双榆树店,有的顾客搬家了,还开车或坐公交车来这里购物。”

李燕川的自信来源于对超市发不同门店顾客的深入研究和了解,这亦是超市发打造千店千面的初衷: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比如,超市发学院路店,因为是高校聚集区和周边社区林立,因此设计和商品组合就更加时尚、活泼、有活力。

学院路店的复合客群就要求超市发平衡客群需求,做好商品的节奏。

全新亮相的学院路店超市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SKU约为8500个,生鲜商品面积占比达到50%,餐厨类商品(包括生鲜熟食、烘焙、调味料等)SKU占比较之前提升了10%,加大了净菜、半成品、鲜切水果的占比,未来还将不断提高。同时,门店还针对学生客群增设了大量文创用品和创意小家电,例如一人食电热锅,超迷你料理机,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的台灯等。

正如李燕川说的那样,每个店的顾客群不一样,门店就应该不一样,我们需要以不同的组合和形象让我们的顾客更加便利、舒适、温暖。

超市发玉泉路店因为是老北京人聚集区,所以专门设置了文化墙,将具有商业传承特色的老照片陈列其中,让顾客切身感受北京商业的变迁,找回记忆中的温暖。在装修装饰中以红墙、灰瓦、云纹、燕窝、格窗、脸谱等元素点缀,尽显老北京范儿。

针对周边餐饮缺失的情况,将超市面积压缩了1000平方米,与大懒龙、文宇奶酪、包子炒肝等京味小吃合作,打造特色美食街。此外,在经营品类中还引进同仁堂、红螺、稻香村、月盛斋等北京老字号品牌,更显店铺的北京特色。

双榆树店则被定义为,社区范儿,暖暖的家。

双榆树店是超市发最好的旗舰店,4000余平米的面积,年销售3亿多元,是超市业态的坪效之王。改造后的双榆树店,以30~50岁的家庭女性为主力客群,同时引进了乐高体验管。

SKU数上进一步扩大,同时压缩了日百用品的SKU数,将品类进一步深化细化。双榆树店经营面积为4200㎡,调整后SKU数不到1万,减少了近20%,生鲜餐厨面积扩大了近30%,同时增加了高端水产、寿司等商品,如挪威空运来的三文鱼、波士顿龙虾、面包蟹等。

三家旗舰店的改造非常成功,业绩均实现了良好增长,销售与利润的增长均在2位数以上。

李燕川表示,门店5~6年就要进入下一轮的调整与改造,因为周边环境和顾客群本身的年龄、家庭状况、职业的一些变化,都会对门店造成影响。“超市发要让消费者感知到,我们一直都在因客而变。”

4、困惑与未来

无论是零售商业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还是一片哀嚎之时,超市发的发展都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速。即便与在同一商圈辐射范围内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相比,超市发依然能够保持每年6%左右的增长,无论在客流,还是营收上都是。    

2019年前三季度,超市发可比门店增长5.8%,预计今年增速不低于7%。

对于门店的营运之道,李燕川仅用了六个字概括:回归零售本质。

所谓的零售商业本质,就是“顾客、商品和服务”,只有了解到顾客的需求,才能准确地按照顾客变化配置和优化商品。

如今的零售业充斥着各种新技术、新概念,但李燕川始终认为,“新零售”就是要不断迎合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不要被目前行业的浮躁所带偏。超市的发展经历的是从便利、到品质、到时尚三个阶段的演变。

李燕川很坦诚的告诉《灵兽》,超市发同样也有发展上的小困惑:其一,有很多想法想在超市发内实施,但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见到更大的成效;其二,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未来零售业的发展变化;而最后,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并非超市发个例,也是所有传统零售企业的困惑所在。

在零售业摸爬滚打近40年的李燕川,如今已不再需要为超市发制定要在行业内达到怎样的名次了。更多是希望,超市发能为行业带来启示,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于超市发本身,只要年年效益都在增长,员工收入在提高,消费者满意就好。

或许在超市发的成长中,正是因为伴随了冗长的野心、危机与鏖战的故事,才更能代表这个时代下的零售企业。

 李燕川也依旧保持一颗在超市发的初心:不跟风、不折腾,坚持做自己。

“我们要做一家有温度的零售商。”他说。

这是一位在行业浸淫了40年、看透了本质的老零售人,对企业的最新定位,也是未来期许:有人情味,有技术含量,有温度,有温暖——超市发一直在路上。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大事件!顺丰联姻唯品会,电商与物流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5年蝉联天猫双十一服装榜TOP1,这家“亚洲最会卖衣服的企业”靠的是什么?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1-10
2025-01-06
2024-12-31
2024-12-26
2024-12-23
2024-12-23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