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惨”字了得。
15家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几乎都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据《灵兽》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5日,15家批发零售类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包括中百集团、鄂武商、苏宁易购、天虹股份、供销大集、中兴商业、广百股份等在内的上市公司一季度均处于亏损之中。
这些企业亏损的核心原因,都归咎于新冠疫情的影响。
合肥百货、友阿股份、通程控股、三只松鼠虽在一季度业绩预告盈利,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降幅。
只有新华都和华致酒行一季度保持盈利,并取得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22.39%-294.03%和8.25%-10.51%的成绩。
新华都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中称,本期业绩预计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公司2019年关闭和处置了长期亏损的门店和子公司。
华致酒行则将业绩增长归结为,春节旺季产品备货计划与营销策略得当和电商业务使业绩增长。
但仔细分析这15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大部分处于业绩下降状态,更有几家业绩直接反转,从盈利转为亏损。
数据更有说服力。
新冠疫情让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实现了“大反转”,反转力度比较大的是苏宁易购,直接从2019年一季度盈利1.36亿元变为2020年一季度预亏4-6亿元。
苏宁易购一季度业绩预告中称,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各地家电 3C、百货门店根据地方疫情管控规定进行了阶段性暂停营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受交通管制、小区村庄封锁及上门安装等条件的限制,上门安装类的产品销售也受 到较大影响。
3 月复工复产以来,线下客流虽逐步恢复,但仍有所下滑。但苏宁易购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12.78%。
但身处“新冠疫情”核心的中百集团和鄂武商一季度业绩预告则下降幅度较大。
中百集团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超过700%,鄂武商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超过170%。两者分别从去年同期盈利2662.56万元、2.96亿元变为一季度预亏1.62亿-1.82亿和2.2亿-2.3亿元。
中百集团在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称,一季度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下属百货、电器所有门店自1月23日起按要求闭店暂停营业,中百仓储、中百超市、中百罗森等业态30 多个门店也受疫情影响陆续闭店停业,保持营业状态的近1000个门店大部分时间开展社区团购,销售结构单一,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二是,公司服从抗疫保供大局,以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为原则,平价销售居民生活必需品,导致商品销售毛利减少。
三是,疫情期间人工成本、配送成本剧增,员工防护物资和门店消杀等刚性支出增加,导致费用大幅上升。
鄂武商则称,一季度因封城闭店影响,公司收入大幅减少,毛利率下降,同时员工费用上升,防疫消杀用品费用支出增加,导致公司利润亏损。
同时,鄂武商下属购物中心自 2020 年 1 月 23 日起陆续暂停营业,自 2020 年 3 月 20日起陆续复工;超市门店以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为主,主要销售低毛利的社区生活必需品,营业收入下滑。
此外,服饰户外类的三夫户外和美邦服饰均从盈利转为亏损。前者一季度业绩预告亏损1350万-1400万元,后者一季度业绩预告亏损1.5亿-2.5亿元。
三只松鼠一季度业绩预告同比下降15.76%-28.6%。
实际上,包括百货、超市、零食、服饰等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的预告中就可以看出新冠疫情对企业和对经济的影响。
更关键的则在于现在和未来如何去应对。
《灵兽》创始人陈岳峰认为,第二季度的经济相较一季度会有所回升,但不会太大。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一是,全球疫情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疫情不可预测,控制住后全面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二是,如果像很多研究机构的预测那样,疫情可能延续到2022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就更不乐观,尤其外贸可能会遭遇极大损失。
当然,中国内需市场强大,但问题在于,如何保证就业的稳定,保证老百姓基本收入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才有可能保障好内需的基本动力。
“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可避免会受到较大影响,总体来看,今年除超市业态外的其他零售企业,公司业绩都很难有大的增长,能守住阵地就是胜利。” 陈岳峰称。
一位生鲜连锁企业负责人认为,下半年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大,除生鲜以外的业态都会受到影响。主要是,消费者整体的消费力下降。”
一是,过去一两个月不开工,消费者没有工资或只有基本工资;二是,复工复产后,一些企业没有订单,尤其是部分外贸企业只能暂时停工闭厂。
“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致命的’。外贸不是只卖口罩和其他医疗防疫用品。”上述生鲜连锁企业负责人表示,“除了收入下降外,消费预期也下降了,这导致消费者不敢花钱,对经济和商业影响特别大。”
但疫情对生鲜企业影响却很小,因为是民生行业。
上述生鲜连锁企业负责人表示,3月份的水果销量和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是下降的。“以疫情期间的武汉为例,大家只买吃的,能够买到菜和肉就不错了,根本就想不到买水果。所以,今年的水果可能会滞销得非常厉害,因为中国的水果本身就过剩。”
疫情影响不可避免,更关键的是如何应对。
陈岳峰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全力降低成本,压缩所有不必要的项目和开支,并对亏损严重的业态和项目,及时止损,“活下来是硬道理”;
二是,向最基本的民生业态转型;
三是,与任何可以增长的新业态、新方式、新渠道合作或尝试。
四是,大部分非必需品业态,未来很长时间都会比较萧条,这与自身努力与否并无直接关系。
同时,陈岳峰表示,生鲜加强型超市、社区服务型业态、生鲜折扣店和性价比高的会员商店四种业态可能是未来的机会。
上述生鲜连锁企业负责人表示,要做好现金流的管理。
“我们深刻体会到“不开业”这件事情对大家的影响,因为没有现金流进来,企业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周转。” 上述生鲜连锁企业负责人表示,“哪怕开业你不赚钱,但你有现金流,也会活得非常好。零售做的就是现金流的生意。”
而上述生鲜连锁企业早已准备好了“过冬”的粮草。
你呢?
就在前不久,蚂蚁商联召开了内部的成员会议,要共同应对这场生存危机。
蚂蚁商联判断,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肯定会到来,下半年的消费市场不容乐观,这也必将成为既定事实。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零售业“解决吃比解决吃得好”更加重要。加大生鲜品类占比、提升生鲜品类的满足度和满意度,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将是未来零售企业的重中之重。
蚂蚁商联认为,零售企业经营的核心是长期主义,短暂的爆发式增长,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并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
这种现象不但破坏了零售经营者对市场的预判和分析,更是破坏了零售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
宏观经济持续下滑,消费市场低迷不可避免,三到五年的经济周期内,没有消费反弹,只有储蓄增加。消费者经历大灾大难后用更加理性和保守的姿态应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另外,经济萧条带来居民收入的锐减,也定会让顾客在消费环节中压缩支出成本,尤其是对民生商品的支出。
零售企业现阶段的业绩增长大概率是提前透支了未来经营所得,必须冷静思考如何应对经济大萧条时代的到来。
1、本次疫情对于零售企业最大的挑战体现在供应链的供给能力。
疫情期间做到“有货卖和好货不贵”,是考验零售企业供应链的基本标准。从日本和欧美市场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危机,自有品牌扮演的角色越加重要。其开发和销售的过程,不仅是为零售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有品牌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了解和掌控(这里的自有品牌也包括生鲜产品和加工品的开发和销售);
2、联合采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降低商品采购成本的方式之一。
同时,蚂蚁商联强调,要重视全渠道业务的发展,尤其是生鲜品类的到家业务,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特别是在耗材设备方面的控制。
更关键的是,当下是要“生存”,而不是发展。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46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1578 阅读聊聊2025年物流企业如何做营销规划
1527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466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937 阅读极兔速递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长32.5% 全球日均单量超8000万件
958 阅读京东紧急驰援西藏震区,首批救援物资已由专车送出
955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868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843 阅读人民日报“晚安短信计划”关注电商西进:拼多多新农人传递温暖
8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