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体验经济下,供应链经理的能力升级

[罗戈导读]先了解什么是体验经济,以及它如何影响供应链,影响供应链意味着影响产品和公司,那么在供应链里经常提及的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上,我们的职场生命周期是怎样的?怎样通过自我迭代来突破职场生命周期。

先了解什么是体验经济,以及它如何影响供应链,影响供应链意味着影响产品和公司,那么在供应链里经常提及的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上,我们的职场生命周期是怎样的?怎样通过自我迭代来突破职场生命周期。

什么是体验经济?

在人类发展的数千年里,95%以上的时间都是农业经济;近200年,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近50年,服务经济迅速发展。那体验经济是什么?体验经济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彻底颠覆的经济形态,它是基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基础之上,是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记忆的活动。” 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2017年《哈佛商业评论》 重新提及了体验经济的定义,这一定义事实是来源于1999年出版的一本《体验经济》的书。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属于战略学家,或者称为未来学家。也就是说在20年前在服务经济学迅猛发展的时候,体验经济就被预测到了是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之间的演进过程,就象家长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收获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从头忙到尾做蛋糕。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非常方便的自己烘烤。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面包店订购做好的蛋糕。到了今天,很多家长是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专门的宴请服务公司,请这些公司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主题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这个过程就是: 家庭小作坊 >工业标准化 > 服务定制化 > 客户参与体验

不同公司定位不同的经济形态市场,同一家公司也可以提供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经济形态。比如说,迪士尼与欢乐谷的相同与不同?体现在经济形态上的是什么?(案例分析省略)

“体验”在商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线下场景而言,体验是顾客仍然愿意专程前去某个线下门店的最重要理由。对于线上场景,体验是用户不会马上关掉浏览器或者切换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最重要理由。

体验经济有哪些特征?

短周期性:

农业经济的生产周期最长,一般以年为单位,工业经济的周期大多以月为单位,服务经济的周期以天为单位,而体验经济常常是以小时为单位,有时甚至是分钟。比如,公司在做产品的交付设计时,会有某个仪式,某个时间节点要播放多少秒的音乐,创造一个“touching moment” ,后面我们会再讲到Deliver 交付。

互动性: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而体验经济则的不同在于,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状态与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亲身参与其中。

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一杯咖啡在家里你自己冲,成本不过3毛钱,但在伴随着轻柔音乐和个性装饰的咖啡屋里,一杯咖啡的价格超过30元,你也认为物有所值。截止目前为体验付出最高价的是,有幸进入太空旅游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斯,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太空体验支付了 2000万美元的天价。而农业经济下一个农民二亩地种一年的产值不过2000千元,工业经济下一个工人加班加点干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万元。这就是体验经济,一种相对高产出的暴利经济。

为什么顾客愿意支付高价格买单呢?

体验经济下产品设计和提供产品的方式设计可以造成一种感觉:企业把每一位消费者都看做独特的个人,进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每一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在本质上不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使交易成为记忆。

在物质发达的当下,对消费需求而言,已经到达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咖啡馆喝咖啡是社交需求,签名化的产品是尊重需求,比如袖口带着你的名字的衬衣。而“自我实现需要”,很多是通过标签化来体现的。不论你否认可,是否喜欢,客观现实是:现代人愿意将人群属性标签化, 标签一个人所属的阶层,群体。所以无论是商品还是场所都会迎合这种需求,给予人群标签的心理暗示。

消费趋势看体验经济发展

在传统工业经济里,物流的交付端更多的是工业产品的送达端,而体验经济下,产品的交付端是顾客的体验端,是客户需求的收集端,是产品设计的触发端。(5个案例分析省略)

影响供应链

对供应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你会看到一些进化出的新商业模式,比如聚拢客户做圈层经济的小米。小米线下店的平效,也就是每平方米创造的销售额,是远高于传统电子产品零售店的。记得2015年时看过一个吴晓波对小米的访谈,其实也就是3年前,不是多么长久的过去。当时小米说要做生态圈,招来很多的嘲讽。今天小米的手机可以通过一个AAP, 做家里所有电器的遥控器,包括跨品牌的空调、电视的遥控器。我搬家移动空调时,装空调的人就用小米手机,非常方便,不用等你找遥控器去哪里了。

刚刚结束的双11中,小米在淘宝16大品类中登上了4个大类中的销量前10名。从手机 到小家电,到 大家电,到箱包,箱包居然排在美国老牌,新秀丽的前面了。

(关于企业估值,投资案例分享)投资分析给了我很好的启发,面对新事物,思想僵化的人通常会经历4个阶段: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刚开始压根看不见,被逼看见又因为看不懂,所以看不起,最后很可能就追不上。

相信在大冷天的周末里,放弃休息时间来参加供应链大会的小伙伴,都是思想开阔,认知能力宽广的。体验经济对供应链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有你自己的理解,我不做过多的解读,只提供2个视角,供大家参考。

SCOR 模型

谁是链主,取决于是谁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与其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没有必然联系。职能属于Source的伙伴可以思考:小批量多品种在供应管理方面的挑战。有转换的很好的公司,比如英国香缇(ABSOLUTE Aromas),做精油产品的(案例省略)。Make职能的思考: 工业4.0,MES 系统升级等等,使得个性化制造成为可能。Deliver: 体验经济趋势的重点,这点通过供应链人薪酬调查就能看出变化。

2018年美国APICS协会对美国从事供应链的人员做了一次薪酬调查,共收集到2600名供应链从业人员的可证实的有效反馈。鉴于APICS与几个机构合并后,其会员组成来自非常全面的、供应链的各个领域,以及其在全球尤其是美国的长期经营和各个产业的全面覆盖,APICS的调查可以客观反应美国的供应链从业者的全面情况。调查报告从各个维度对参与调查的美国供应链从业者的薪酬福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报告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分析文章《解读:美国供应链从业者薪酬调查报告》。

职场生命周期

在供应链的学习中可能很多人都了解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供应链策略。作为客观规律大多数产品注定会进入衰退期,那企业怎么办?管理学家们总结的,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在成熟期后,会有蜕变期,或是转型期。

(2个案例分析省略)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在成熟期后要有转型期或者是蜕变期,可能会获得新生,和更好的发展。那么个人在企业的转型期或蜕变期,怎么能跟的上呢?比如,被京东裁掉的采购跟单,能转岗到新增的岗位上吗?

在工业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是专业化分工。而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的要求是越来越全方位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甚至,现在学生入学面试时,对特长的定义都变了。我小时后,会弹琴、会画画,都是特长,年会表演节目或是班级画板报,有特长的孩子会多得老师的优待。现在呢?老师在群里会直接提醒家长,填写特长时要注意:弹琴、画画、这都不是特长,是必备素质教育。

我本人是非常羡慕95后的一代,在我熟悉的有限的几个95后朋友里,他们选择工作时,更多的都会考虑喜好,因为对他们来说,工作主要是为了寻找社会定位。财务自由靠投资,尽管投资的本金都是来自父母。不管70后或80后喜欢或不喜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考虑喜好而工作的新一代,其实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时,是更有创造力,更全身心的投入。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95后更加关注自我,探索自我,而这一点是大多数70/80被逼忽视的。但恰恰是对自我的了解和探索,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职场循环步骤

推荐MBTI,虽然它被称为职业偏好测试,但其实是基于荣格的心理学发展出来的一种大脑先天“偏好”性的分析工具。有的公司在招聘时用,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使用方式。有的公司培训管理人员时使用,在缺乏清楚的介绍情况下,这个测试做出来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原因在于先天大脑神经元擅长的偏好,在明确目的性的状态下,被人脑理性的“应该”所误导。有的人可能做了几次,每次结果还都不一样。不是工具不准,是因为错误的使用工具。

了解自己大脑神经元和心理能量工作偏好,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怎样更好的进阶。

说到自我了解,最近在学习大数据时看到一些让人哑口无言的事实。数据提供了更诚实的回答。 “大数据使我们终于可以看清人们真正想要什么和真正做了什么,而不是人们说自己要什么和做了什么。”(案例分享)

所以,数据科学家说: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其实成年人经常做自己骗自己的事,真正的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和有挑战的事。

在一个组织内,或组织外,需要通过比较,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判断。大公司组织内,如果你无法出类拔萃,那么在学习几年后就可以考虑去小公司尝试一下。也需要判断你的能力,对比同行业的职位,或这同专业跨行业的情况,要清醒的了解市场买单的是公司的平台,还是你的能力。这些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专业组织的活动,认识同行,开阔眼界,提高对自我的判断能力。

每3年或者每年设定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升职、可能是业务范围扩展,可能是进修,可能是薪酬等等。目标要写下来,倒推为达到目标的每年的,每月的步骤。推荐一本书《秘密》,你就了解可视化目标的重要性。

自我迭代的四个要素

学历和认证,仍然是有用的。因为标签化的社会,它们提高筛选的效率,企业会不会因为标签而可能错过人才?当然会,但是从概率上讲,学历和有含金量的证书,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选机制,使得企业HR在挑选人才时可以更加高效。作为专业人士,也需要一些有含金量的证书来为自己的能力做背书。关于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证书,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文章《供应链证书知多少》,系统介绍供应链证书的种类和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十几个平台都有转发,可见证书的需求量还是挺高的。但是,从你拿到学历或证书的那天开始,它们代表的就只是你的过去

有一个因素更重要,它代表你的现在,是能力。是能解决问题的执行力,能在复杂情况下做出判断的洞察力。记得前几个月朋友圈里有个刷屏的文章,你有什么能力,我会填坑。非常有趣,没看过的可以搜一下看看。

社会对能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未来10年有一件事情会发生,就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很多能力,在10年后不再是能力。

前面提到西门子的数据化变革,有医师朋友到美国麻省的医学院去看,回来以后他跟他的院长说,未来医院的放射科5年到10年内会消失,为什么?因为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看到一件事情,医生戴了一个AR眼睛,不需要任何的扫描,直接把你的淋巴结全部扫描完成。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不是像我这样的Employee有时担心工作会被机器替代。企业家是主动去寻找和研究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水平能用机器替代哪些工作和职位,有一个职位能被机器替代,就意味着企业可以用一个机器去挣这个人的工资了。

比如做酒店服务机器人的云迹公司,他们公司正在成为最大的劳务外包公司了,因为他们的机器人都是被当成员工租用给各个酒店的,而且租用的量正在迅速扩大。

所有,只有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学习力。面对变化,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乐于学习新事物,才可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

职场40岁遭遇天花板或裁员是一个公开化的现象了,比如前段时间Version 裁员,全部是针对的老员工。站在公司的角度,一个40多岁的经理或总监,上无空间,坐等退休,下面的20岁、30岁人怎么能有机会、有动力呢,更何况40岁的可能还很贵。

前段时间我招人,请朋友推荐,被推荐的人第一问题是什么TITLE?我就和朋友讲,重要的难道不应该是职责范围和薪水吗?

有个公司正在创新,在海尔的新组织模型当中,只有三个层级,就是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一些互联网公司标准签名,没有职位,只有部门。我也曾在大公司做了十几年,TITLE 灌水的也见过,有的名片印着总监TITLE的人,一个直接向他汇报的人都没有,全是虚线汇报。

学习力中有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不纠结于既有的经验,不纠结于职位,重点看你的能力和学习力是否足以支撑你去勇敢的尝试新的领域。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他长期从事智力研究。勒尔表示,大脑如果长期不进行复杂运算,供氧就会降低,神经元会变得更不活跃,前额叶也会开始变小缩水,“14天完全懈怠可以让你的智商下降20点”。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斯·库珀(Harris Cooper)和团队整理了39项研究后发现,成年人的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一段时间里起起伏伏。“就像在健身房里突击一段时间后,你的体型可以短暂地变美一样,大脑的抽象问题解决能力也可以靠一段连续的训练得到提高”。

成年人如果想要保持在自己的智商上限的表现水平,就要坚持用脑。药可以停,学习不能停!

第4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于情绪的管理、心态的调节和意义感。

现在心理学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情绪对人的记忆力、认知力、决策力都有影响。心态的调节是现代人必需,外界的变化快,诱惑多,人性中“求不得”的天性,就会带来很多焦虑。如果是人至中年,家庭、老人、子女问题,有时比工作中的挑战更会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自我的心理调节就非常的重要。

同时人要想不断的坚持学习,通常也是来自心理能量中的意义感。要做有意义的事。人生幸福的3大基石,被爱,被需要,做有意义的事。

医学上甚至发现,生活中有意义感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风险比没有意义感的要低58%。很多老人甚至大脑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但却一直不发病,没有症状。

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能力代表你的现在,而学习力才能代表你未来。心理能量的强大是基石。这4个要素是每个专业人士在多变环境下可以完成自我迭代的重要组成。

最后,无论是工业经济或是体验经济,都是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解读,作为专业人,要了解这些变化对自己所处领域的影响,对自己的职业有预测性的规划。作为社会人更要要面对变化,保持学习,自我迭代。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QNMD那一群服装供应链的“狗汉奸们”
下一篇:探明古今供应链的第一性原理 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创新基石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6-14
2024-06-14
2024-06-14
2024-06-14
2024-06-14
2024-06-13
活动/直播 更多

【6月29日北京】仓储管理实战·2024年全国线下训练营【上海、广州】

  • 时间:2024-06-29 ~ 2024-07-28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19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5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