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篇
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
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
市场总监成功地遏制住了
“自动话”篇的“野蛮生长”,
回归到理性科普公众号,
那就从仓库的起点说起吧!
托盘技术和箱式技术
首先让我们把仓库内物料处理的设备进行第一轮的分类,就是按照物料存储搬运使用的容器进行分类:托盘技术和轻载技术。
托盘技术:以托盘为载体的物料处理设备。
轻载技术:以料箱(纸箱)为载体的物料处理设备。
托盘技术包括:托盘,托盘货架,人工叉车,托盘堆垛机,托盘输送机,托盘提升机等等。
轻载技术包括:料箱,隔板货架,箱式货架,箱式堆垛机(也叫Miniload),箱式穿梭车(也叫多层穿梭车或Shuttle),箱式输送机,螺旋提升机等等。
杭州立镖机器人的创始人朱建强先生,虽然以前并不从事自动化物流设备行业,但是看待物流设备的角度非常有新意。他总结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物流设备分类逻辑,我觉得很有道理,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他不会问我要版权费。
朱先生说:“我认为物流设备就和信息系统一样,分为:存储,传输和交换三类。”他的理解其实非常准确,熟悉物流设备的朋友可能一看就明白,但是今天我还是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存储:货架,堆垛机,叉车,子母车等等都可以看成存储设备,作用就是存储。
传输:输送机,直线或环线穿梭车,AGV等等都可以看成传输设备,作用是输送和搬运。
交换:小件分拣机,货到人拣货,机器人拣货等等都可以看成交换设备,作用是将货物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如:分拣机让货物从箱存储模式通过分拣变成件状态,然后又包装成箱状态。
“大题小作”之大题
之前的公众号文章已经把“物流网络”的重要性介绍过了,这里再复习一下。一般情况下物流成本的组成包括:运输,存储和管理。
大部分成本都集中在运输环节,所以选对仓库位置就非常重要。存储成本是第二大成本,其实包括仓租成本,操作成本,自己的设备成本等。
管理成本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是偏高,但是正在逐渐通过国家政策,信息技术,标准化等一系列措施逐渐降低。
“大题小作”之小作
中国物流集成系统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先引进,后学习,再超越”的标准路线。我们通过网上公开的信息调研了中国物流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应商,从国外品牌公司进入市场的时间和中国本地公司成立的时间来研究一下技术的演变过程:
首先第一梯队基本上都是“国家队”。他们成立时间很早,早期并不一定重点研究物流系统集成领域,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制造能力,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
接着从90年代开始,陆续地开始有一些以托盘技术为主的国际知名物流系统集成商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在国内也有一批专业从事物流系统集成的公司成立,这个时期主要发展的就是托盘技术。
然后从新世纪开始,又有一批新的以轻载技术为主的海外知名物流集成商进入中国市场,其实从2010年以后,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企业也逐渐成立,只是我们这个报告研究的时间比较早,所以没有把这些国内公司写进去,但是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的就是轻载技术。
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898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645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383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300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1181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106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1049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926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944 阅读外卖战OR即配战?京东美团博弈,快递受伤?
91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