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近日表示,即使到2050年全球能源部门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航运业也不会成为零排放行业。
在一份关于零排放新路线图的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至1.2亿吨,与2020年相比减少86%。由于市场上缺乏可用的低碳燃料船舶,航运业是少数几类到2050年无法实现零排放的行业。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IMO的目标将在2023年进行修订。
国际能源署表示,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到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与本世纪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的全球目标相一致。报告警告称,大多数政府的承诺仍缺乏配套政策和措施,且即便兑现,到2050年仍将有22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到2050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下降90%,能源使用量占比将降至1%;天然气需求下降55%,至1.75万亿立方米;石油需求下降75%,至2400万桶/天。在净零排放的情况下,2050年能源供应的三分之二来自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地热和水能,其中太阳能成为最大的单一能源,仅有五分之一的能源需求来自化石燃料。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假设,到2030年全球经济增长40%,能源消耗下降7%,则能源强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4%,大约是过去20年平均增长率的3倍。
该机构表示,在转向低碳燃料之前,航运业是短期内受益于能源效率提高的行业之一。根据净零排放的前景预测,到2030年,近80%的船舶燃料仍将是化石燃料,氢燃料和生物能源所占份额将超过天然气。十年之后,化石燃料的占比将降至40%,而氢燃料占比将升至40%。到本世纪中叶,氢燃料占比有望达到60%以上,其中氨占的份额最大,将达到45%。但这需要政策制定者的积极支持与推进。政策制定者还需要找到方法来降低氢气的成本,并实现规模供应。
此外,随着汽车和卡车的电动化,2030年之后,电动船的普及率将会更高。但国际能源署表示,电力的作用非常小,因为与液体燃料相比,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只适用于200公里以内的短途航线。
途虎养车2025年中城配线路运输招标-报名公告
6857 阅读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032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1880 阅读新产业、新客群、新场景:顺丰控股“激活经营”3月营收236.61亿元,速运业务量超行业增长达25.36%
1388 阅读京东物流的“唯一性”:为何它在物流循环经济中独树一帜?
1216 阅读2025年全球物流100强榜发布!
861 阅读快递大盘强劲增长势头不减,Q1业务量完成451亿件
710 阅读供应链网络建模革命:混合整数规划遇见机器学习
715 阅读超越二元思维:价值导向的供应链组织变革
649 阅读消费品巨头供应链变革案例:宝洁库存优化实践的深度解析
70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