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遭遇疫情影响,国内快递行业仍然值得期待,即将到来的双11,无疑将会再次创下一个新的业务量记录。
纵观上市快递企业半年报,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恶性价格战之后,终于迎来了利润大幅修复。各大总部纷纷表示,主要系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业务量稳健增长、产品定价能力增强以及数智化发展,推进精益化资源规划和成本管控等原因。
亿豹网发现,作为快递产业最后一环,“快递小哥”这些年的收入却没有提升。在曾经月入过万的光环下,小哥群体在这几年的收入不增反减,在派费下滑的背景下,他们最终承担了价格战的一切。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从快递行业长期发展来看,总部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网络的分配机制,让小哥们同样享受行业向好带来的红利,让这个行业重新变得有吸引力。
从上市快递上半年业绩来看,中通净利润最高,达27.11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而顺丰净利仅次于中通,达25.12亿元,同比增幅最高2.3倍。圆通净利为17.74亿元,同比增幅近1.75倍。而申通实现同比扭亏,净利1.89亿元,同比增幅近2.3倍。韵达净利5.46亿元,同比增幅超两成。
刚刚发布的8月份经营数据显示,各家在营业收入、单票收入的关键指标上均实现同比增长,收入增速继续超过业务量增速,旺季之前行业继续向好转变。
亿豹网了解到,与快递公司业绩稳健,赚得盆满钵满相比,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并没有感受到行业的“暖气”。甚至有不少小哥因为工作量大、罚款多跳槽去了外卖平台:“公司赚得再多,也不会影响到我啊,我们还是一单一块前,又不会多给我。”
快递员本来是一份多劳多得的职业,行业内卷下,连年提升的业务量和快递员到手工资似乎难成正比。长期以来,快递员面临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工作量和收入不匹配、工伤认定难、社保福利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种种问题。
其中牵涉到小哥收入问题的关键,还是派费高低。“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块五的派费,后来就一块三,前两年直接降到了9毛钱”,一位从业多年的小哥吐槽,末端网点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快递员大量流失,网点稳定性下降,倒闭事件频发,用户服务体验也随之下降。
恶性价格战之下,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快递员的收入不断走低,不仅总部利润大幅下滑,小哥也成为末端最不堪的一个群体。好在是监管部门陆续出手,稳住了大局,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重新走向正轨。
总部在利润修复的同时,也在谋求网络平衡发展。但各地监管部门的动作却一直在持续,为保障小哥权益,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20余座城市,签订了当地首份快递行业集体合同,涉及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派费标准、工资增长机制、工时与待遇等等方面。
以苏州为例,首份苏州市快递行业集体合同规定,快递收派员最低工资3500元/月,投递普通件每件不低于1元。并将快递员的派费标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快递员福利制度、休息休假权利、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等写入集体合同条款。其中规定每件最低1元的派费水平为江苏全省最高。
针对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统一、一线收派员工单票投递核算标准不明确、职工流动性较大等核心问题,各地根据当地的工资标准,对快递行业各岗位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设置底线,其中针对一线收派员的最低工资标准从3000元~4000元不等。
没有吃上行业增长的红利,快递员群体,还成了过去几年激烈快递价格战的直接受害者。按照国家邮政局的计划,今年持续督促快递企业有效落实派费调整承诺,推广实施《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对超出劳动定额的情况,要引导快递企业充分考虑工作时间和工资收入等因素,使快递员多劳能够多得。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快递员以多劳多得为主,很多都没有最低保障收入,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的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出台,形成对快递员收入的有效兜底,是保障快递员权益的集中体现。
亿豹网获悉,随着旺季到来,在行业价格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市场上传出快递再次涨价的消息,但这波涨价能不能给小哥涨点派费,力度能否比去年同期的一毛大一点,还有待于观察。总部开始吃肉,小哥也该喝点肉汤了。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玛氏宠物华东区域成品仓储运输服务(B2B&D2C)遴选
2384 阅读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1037 阅读海晨股份: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物流机器人开启未来产业征程——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28)
887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762 阅读“倒货”现形!运满满重拳出击,1分钟赚900块的黑心生意没了!
721 阅读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中国五大机场上榜
694 阅读阿里推出“饱呗运力”,入局校园即时配送
640 阅读菜鸟牵手健力宝为供应链提速:工厂直达冰箱仅需24小时
463 阅读1400家门店 90%自动化!万纬如何让咖啡巨头效率翻倍?
439 阅读最新快递业绩:顺丰增速继续领跑,申通再超韵达
42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