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436.6亿元,同比增长53.3%;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55.2%;农村网络销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17年12月,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具体增幅如下图所示。
2014-2018年我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情况
来源:311供应链研究院,中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报告2018
电子商务在生鲜市场销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生鲜电商的市场交易额仅仅占全年生鲜交易额的3.44%。但是至2018年,其比重已经预计攀升至11.28%。根据预测,到2020年,生鲜电商的销售比重将占据全年生鲜总体交易额的21.74%。而且自2015年以来,这一比重持续增加,2017年之后将稳定在40%左右的增长幅度。
据数据显示,2017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预计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158亿元。以天猫生鲜、京东生鲜为代表的平台电商,以易果生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垂直电商,以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为代表的新型零售电商,以百果园、多点为代表的线下企业转型电商等,继续推动生鲜电商市场拓展,加快模式转型。
2015-2020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测
来源:311供应链研究院,中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报告2018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主要包括农户主打经营模式、超市主导经营模式和专业批发市场定向模式三种。在传统的农户主导经营模式中,农户与产地批发、销地批发、农贸市场、消费者是分段链接的,中间的每一小段都是一个独立的链条,并不能称之为供应链。在超市主导的经营模式中,超市作为核心来打造和管理供应链。在专业批发市场定向模式中,完整的信息物流尚未建立,也不能称之为供应链。因此,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条基本上是由市场主导的,农户几乎没有主动性。
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支撑,打造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水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商平台替代供应链节点,缩短农业供应链的长度,减少农产品流通时间,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传统农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至最终的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原材料供应、农民耕种、工厂加工、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消费者等环节。而互联网经济下的农产品将一级批发、二级批发及零售集中到电商平台上,农户或加工厂自建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中。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2408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2299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827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718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733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562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445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432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381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1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