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介绍:自1996 年以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tate)供应链管理临床教授和以供应链研究中心(CSCR)开发总监约翰·兰利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与其它供应链组织合作,每年会发布一份第三方物流(3PL)的研究报告。2021年第25 届第三方物流(3PL)年度研究(以下简称25报告)考察了全球外包市场以及物流业中货主和第三方物流的领先趋势。
今年的主题包括:
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技术为货主提供可扩展性和移动性
新冠疫情的影响
供应链风险管理
当代问题
以唐博士为主的罗戈团队对25报告进行了翻译,欢迎下载报告完整pdf。
我们将对25报告的关键要点进行展开介绍,分为三个部分。
01 技术推动3PL数字化转型——3PL现状及未来
02 创新技术应用供应链
03 “精益供应链”与疫情的碰撞——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
2021年第25届第三方物流(3PL)年度研究(以下简称25报告)的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结论:
有许多创新对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以及促进第三方物流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有用的。其中包括分析、5G网络、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这些技术应用于改进供应链的精确性,以及重新思考和改造供应链。
25报告调查显示,总物流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第三方仓库管理的运输费用和第三方仓库管理费用的占比分别是64%和48%。企业总物流支出的53%与外包有关,这比上一年的56%略有下降
货主外包了广泛的物流服务,其中最普遍的是国内运输(74%)、仓储(63%)、国际运输(62%)、报关(49%)和货运代理(49%)。更具战略性、IT密集型和面向客户的活动往往外包的程度较低。目前的研究结果记录了货主外包以下活动的百分比:订单管理和履行(22%)、LLP(主要物流提供商)/4PL服务(16%)、信息技术服务(11%)和客户服务(8%)。
未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成功将取决于他们对货主供应链趋势和创新的理解、预测和领先程度。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与货主客户建立有意义和富有成效的关系的能力将有助于公司取得成功,因此客户关系将被视为识别和解决未来供应链问题和挑战的关键信息来源。货主和第三方物流都认同他们的关系正在从交易型发展到战略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优先型供应商的地位非常类似于交易型和战略型之间的桥梁。
随着供应链概念本身的转变,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认识到改进供应链的重要性。这将包括关注端到端供应链、供应链对组织及其企业的战略价值,以及将供应链定义为像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
在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受访者中,对未来成功的第三方物流的特点达成了相当大的共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
25报告的调查数据中得出,目前在货主外包的物流服务中,其中最普遍的是国内运输(74%)、仓储(63%)、国际运输(62%)、报关(49%)和货运代理(49%)。更具战略性、IT密集型和面向客户的活动往往外包的程度较低。目前的研究结果记录了货主外包以下活动的百分比:订单管理和履行(22%)、LLP(主要物流提供商)/4PL服务(16%)、信息技术服务(11%)和客户服务(8%)。
从罗戈网发布的2020中国合同物流发展报告中,在2B层面,84%受访者所在企业对干线运输进行外包,其次为配送约66%,成品仓储运营64%。在2C物流服务层面,69%的企业外包电商配送,52%企业的电商仓库由第三方运营,网络规划、运营优化等供应链咨询业务外包比例较低(26%)。
两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国内外的企业,企业外包的主要部分都是在物流运营层面(运输、仓储等)。
目前对于供应链来说,准确与快速是企业生存之本,只有在满足了快速,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发展个性化服务,才能谈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因此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方向,以提升效率从而促进客户的关系是有用的。
25报告中提到包括分析、5G网络、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在内的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应用于改进供应链的精确性,以及重新思考和改造供应链。
分析:随着供应链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数字化和分析的兴趣继续增长。除了用于描述目的分析外,研究人员发现预测性甚至规范性分析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认知能力的进步也证明分析是有效的。
数据分析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模式。从物料来源来讲,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将产品以特色进行区分,物料来源渠道的选择,供应商达到一体化水准,供应商进行谈判。从加工生产来看,首先进行存货优化,再进行产能维持,接着工厂选址,最后是人力资源。从物流配送来看的话,则是配送與物流优化,再选择好的运输方案,然后例行路线的安排,接着是指定完美的运输路线,最后配置运输车辆。从销售服务来看,首先基于地域的市场开发,其次分析店内的消费行为,接着对客户群进行精细的划分,然后进行多渠道的市场开发,最后优化开发方案。
大数据分析有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也就是预测性描述分析,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层级也就是我们的预测性分析,告诉我们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是我们的规范性分析,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案。
第四个是认知性分析,总结某一个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实现这个事件的掌控与预防。
大数据分析的特点,第一个是数据量巨大,第二个是数据的多样性,第三个是数据的处理速度需要非常快,第四个是数据的真实准确性需要再次确认和筛选。
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如何构建?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上层是一个数据引擎,基于物流可视化,收集财务、需求、制造、产品一直到环境,收集了这些数据之后,就会延续刚刚提到的大数据分析的四个层级,从描述性到预测性一直到规范性,以实现企业的预案。
认知性的分析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多年大量数据的积累并且要长期时间轴下的时间模型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总结认知性规律。
以沃尔玛应用大数据为例,他们把大数据还有机器学习以及物联网结合,为了保证线上线下客户体验的无缝连接,第一个医药板块会更加高效,通过模拟分析预测需求峰值。第二个可以改善客户结帐效率,优化客户体验,确定收银台的数量。第三个管理供应链优化码头到门店的过程,规划出货次数安排司机的时间。第四个优化货品的分类,通过对客户购买行为的分析,大数据分析新产品和停产产品的支持力度,个性化购物体验可以通过对消费者偏好的深度分析量身定制并进行个性化的延展和售后服务。(资料来源: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峰会)
5G网络: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网络,旨在为几乎所有人和一切事物(包括机器、物体和设备)提供非常全面的连接。在利用5G能力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以及利用移动技术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与4G相比,5G的峰值速率提高了30倍,用户体验数据率提升了10倍,屏幕效率提升了3倍,能效和流量密度也大大提高。
5G将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发展为智联网。5G的高带宽、低时延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无缝融合,能把强大的云端能力虚拟化下沉到终端,增强了终端的能力,从而实现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物流、交付全流程的打通,这也是智能供应链的重要体现。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关联起来,可以实现软件即服务平台上的软件流程自动调整,生产效率至少可以提升25%。
在机器人领域,5G可以改进机器人,基于5G网络可以实现云端统一调度和直接控制大量机器人,节约机器人的编程成本。目前已有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五百个机器人协同作业。
在车联网领域,5G可以让车到车、车到红绿灯、车到停车场实现很好的通信,这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其本身也是一个大产业。
在区块链领域,利用区块链可以实现5G的产品溯源,进行更好的数据收集,避免人为造假。据了解,美国高盛公司已利用区块链实现整个过程的管理和交易,能节省60亿美元成本。此外,5G下的区块链还能助力信任经济发展,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可以说,5G 推动下的智联网覆盖了企业设计、采购、生产、物流、交付全供应链,能贯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来整个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及效率提升,进而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案例:2019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在全国启动了25座“亚洲一号”智能仓、超过70个无人仓以及非常多的分拣中心,日处理订单量超过100万,从而支持京东92%的自营订单实现24小时达。京东物流北京亚洲一号5G物流园区正在探索和实践身份识别、智能调度、车路协同、数字库存、无感安防、自动驾驶、实时追踪等十多个关键场景的应用和落地,涵盖智能园区、智能枢纽、智能仓储三大领域。
可以预见,结合5G和人工智能,供应链将变得更智能。
机器人和自动化: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未来还将取得更多进展。例如,增材制造和3D打印、仓库和配送自动化、自动车辆、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所有这些进步,以及其他许多进步,将承担促进货主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关系并创造价值的关键角色。
以快仓为某5000㎡电商仓库提供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为例。效果对比如下图所示。电商订单的特征为订单特征:SKU多、订单结构复杂、时效性要求高、大促需求大涨等,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后,仓库处理订单的能力大幅增长,并且在人工成本方面有所减少。
未来几年,机器人技术的复杂性和能力的提高将提升仓库中的自动化程度。目前,在操作速度和精确度方面,人类无法与机器人匹敌,但在灵巧性方面,机器仍然落后于人类。因此,涉及精细物体的操作仍然需要人类的操作,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最后一公里——最终送货给客户是自动化流程中的另一个领域,改善客户体验,并更加注重个性化是每家公司的首要任务。然而,大规模个性化是更为先进的公司的一个主要差异化优势,以数字方式捕捉客户需求,灵活地将设计转换为实物产品和包装,并迅速将其交付给客户,无疑将改善这一自动化的最后流程。
技术正在为机器人在供应链中的更广泛应用铺平道路。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导航系统,使机器人能够将包裹递送到某个特定的“前门”或“车库”,而不是送到某个由地图上的坐标划定的地址。
更大的传统运输工具,如货车和卡车,也正在实现自动化,尽管在公共空间实现完全自主还需要很多年。不过,包括美国邮政服务在内的机构正在测试自动驾驶卡车,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将它们部署到指定路线上。与此同时,一些创新技术,如单兵编队控制多辆卡车,正在推动货运车辆的自动化。
精确度,灵活性和敏捷性对于改善和改造供应链来说是必备的,通过这些创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的转型。未来,第三方物流的成功将取决于他们对货主供应链趋势和创新的理解、预测和领先程度。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与货主客户建立有意义和富有成效的关系的能力将有助于公司取得成功,因为客户关系将被视为识别和解决未来供应链问题和挑战的关键信息来源。货主和第三方物流都认同他们的关系正在从交易型发展到战略型。
关于供应商关系分类的问题我们以两个汽车品牌为例:
丰田汽车和各级供应商是长期合作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因此丰田公司的各级供应商愿意投入做研发,愿意持续不断做技术和工艺优化,反过来促进丰田公司所生产汽车的安全、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成本也更有竞争力。而通用汽车和供应商建立的是简单的交易关系,邀请主要的零配件供应商每隔一、二年招一次标,价格最有竞争力的供应商成为下一供货周期的供应商。这样致使很多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在研发上不肯投入,不肯和客户共享最新技术成果。
制造企业需要采购机加工件,市场上这种物料的供应商数量很多且做出来的成品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大部分的机加工供应商属于交易型供应商或优先型供应商。如果是提供ERP系统服务的供应商,若系统本身没有较大的问题出现,更换供应商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随着货主使用系统的体验和建议,系统服务供应商也会不断升级系统,这就属于战略型供应商的关系了。像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可以是一次性的运输活动,也可以是长期的货运规划运营,这取决于企业对物流服务外包的理解,根据25报告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货主还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都认为未来的关系会走向战略型合作,侧面表明货主对物流外包行为和第三方企业服务的认可。
随着供应链概念本身的转变,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认识到改进供应链的重要性。这将包括关注端到端供应链、供应链对组织及其企业的战略价值,以及将供应链定义为像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然而根据罗戈网发布的2020中国合同物流发展报告中,仅有19%的中国企业关注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对于供应链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供应链是个系统,各个环节通过流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始于下游顾客需求、逐渐到上游的需求预测计划、物料设备采购、生产装配、库存和配送,最终到达顾客。优化端到端是以整体目标为最终目的,连接所有供应链活动并优化,每个节点需要互相协作是关键,保证及时交付的同时,减少供应操作成本、改善营运资金(减少库存和呆滞),减少短缺而增加营收,准确预测及保证质量(减少退货),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同时又能提高供应稳定性。
2020年美国第三方物流研究报告发现货主为寻求获得整体竞争优势而对供应链转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着货主转型工作更集中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变动性、改进复杂性管理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作为转型计划成功的关键因素。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供应链转型提供土壤与养分,带来数字化供应链新形态,许多企业开始往数字化供应链进行转型,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数字化供应链对供应链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传统供应链模式的链路单一,如果上游的供应商出现了问题,下游企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数字化下的供应链模式则不再是以一条道路走到底的链路模式,而是打破了供应链角色之间的联系隔阂,形成企业、客户、供应商、渠道商等多角色互通的链路,使各个角色之间的联系更加的便捷,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总的来说,未来成功的第三方物流的特点主要的几个特征包括:
a) 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能力帮助转变客户的供应链
b) 增加自动化的使用,能够快速识别客户需求和主动响应
c) 发展更有意义和有效的客户关系。
02 创新技术应用供应链
通过技术为货主提供可扩展性和流动性,相关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大多数货主(89%)表示,他们已经将技术用于供应规划;83%的货主将其用于需求规划;78%的货主用于销售和运营规划;61%的货主用于产能规划。少数第三方物流公司使用技术进行供应计划(51%)、需求计划(40%)以及销售和运营计划(34%)。然而,有超过82%的人将技术用于产能规划。
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结合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支持其核心企业的解决方案。大约一半的受访者(45%的货主和47%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表示,目前使用的系统有些是内部的,有些是由外部管理的;43%的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表示,系统通过企业内部的IT技术支持组织。只有7%的货主表示,他们的解决方案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还有少数人(5%)表示,他们的系统由第三方技术供应商进行管理。
只有超过一半的货主(54%)表示,他们投资移动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用移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高达72%。货主还利用移动技术改进关键信息的访问路径,从而改进实时决策(46%),并改善对员工和经理的远程支持(39%)。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中,61%的公司表示,他们正在投资移动技术,以创造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扩展性和增强整体能力,改善关键信息的访问路径以增强实时决策,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启用先进技术。42%的货主计划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计划投资区块链——43%,而货主的比例为26%;投资电动汽车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占比为34%,而货主的比例是28%;无人机的占比是28%,而货主的比例为17%。计划投资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货主比例(25%)略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比例(22%)
实时数据是供应链中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58%的货主正在利用仪表盘或工具进行实时数据可视化;48%的货主通过系统来组织和评估用于报告的实时数据;45%的货主可以从供应链中收集到超过一半的实时数据。
为增强未来供应链的整体效率,25报告展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货主对于未来计划启用的技术总结。42%的货主计划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计划投资区块链——43%,而货主的比例为26%;投资电动汽车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占比为34%,而货主的比例是28%;无人机的占比是28%,而货主的比例为17%。计划投资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货主比例(25%)略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比例(22%)。
RPA是Robotic Process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简称,是指可以模拟人类在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中的操作,并利用和融合现有各项技术减少人为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任务,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机器人软件。
以制造业为例,在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中,有许多需要快速完成的重复性工作场景,目前RPA已经应用在如物料清单自动生成自动化跟踪、采购订单创建与管理、工厂记录管理及报告等制造业典型场景等,减少业务操作流程中人为操作失误所带来的非计划停机损失。除此之外,RPA还可应用于制造企业的财会领域(如AP自动化、运费等级和付款审计等)、运营环节(如库存、SKU更新、销售、定价报告创建、MES集成等)、客服环节(如订单更正、与供应商沟通、向客户发送更新等)以及合规方面(GDPR要求的客户记录更新)。RPA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推动因素,可以有效简化和优化复杂的后台运营流程,帮助企业降本提效。(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区块链信息难以篡改的特点,有利于供应链的防伪溯源供应链运作通常都涉及若干利益方之间的合作。链条长了之后,难免会产生质量问题,无论是实物的质量损毁,还是信息的质量下降。为此必须在必要的节点进行监控,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追溯。但是监控和追溯的信息往往缺失或被篡改/隐匿的可能。
因此,区块链信息难以篡改的特性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一切信息都在链条中留待查证,如果有人故意输入了虚假的信息,也会被节点中各方接收到,造假证据也将被永久记录。所以区块链特别适合多方协作(例如跨境交易)中的信息防伪溯源。
区块链各个节点的信息完全一致,可削弱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困扰供应链运作的一大难题。其主要表现为:当供应链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时候,订货量的波动性从下游(最终顾客处)到上游(原始供应商处)逐渐变大。
牛鞭效应有很多成因,其中最关键原因之一是信息的不对称。各级供应商因为不能看到全局的信息,只能根据相邻一级客户的情况作需求预测; 如果每一级都加上10%的保险系数,订货量的“振幅”就会明显增大。
在区块链中,由于所有节点存储的数据信息都是相同的,所以能够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最上游供应商和终端客户所看到的市场需求/库存水平完全一致,因此可以作出更加精准的全局判断,而不用在日常运作中加上过多的保险系数。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级库存水平,从而改善供应链的成本和质量指标:库存水平低了可以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而且还能降低库存时间过长所带来的货物损毁风险。
区块链节点的数据自动更新,有利于实现信息流的精益
除了肉眼可见的浪费(比如堆积如山的库存),其实企业中还有很多不可见的浪费,尤其体现在信息流方面。例如:一道手续需要花三天时间才能办完,因此相关的确认文档一直停留在上游审核环节。这就使得下游相应的人员/机器等资源处于等待状态,从而导致时间的浪费和资源的闲置。
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区块链技术,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实现同步更新,则有可能把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压缩到最短:实物流的生产加工时间不可能无限压缩(由物理特性决定),但是信息流所占用的时间可以接近于0。供应链响应速度快了之后,向客户的交付时间会变短,库存也会降低,从而库存货物的质量问题也会减少。所以信息的自动更新对于成本、质量和交付都有好处。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运作,可以减少相关的人力投入
上面提到的“数据自动更新”主要保证了各个节点彼此之间的存储内容一致,而“智能合约”的运作则可以在每个节点内部自动生成新的数据。智能合约是什么?它是一个计算机协议,可以用来数字化地验证和执行一个合同的内容。或者说:它是一个在计算机系统上存储的合约,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被自动执行。
如果单从这个定义来看,我们日常的信用卡自动扣款、水电煤自动交费都可以称之为智能合约。这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对相关方有足够的信任:我们相信,大银行不会平白无故多扣钱。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供应链操作,合作关系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例如,对于货物进出口流程,有许多验证步骤和单证流转,而且相关的接触方往往是没听说过的陌生人/外国人。这使得我们对于计算机全自动交易有所顾虑,觉得有“黑纸白字”的文档审核和手写签章会带来些安全感。
区块链因其信息难以篡改、可供追溯的特点,而特别适合于“信任缺失”情况下的金钱交易和信息交换,例如跨境供应链运作。只要各方事先确认了货物通关的规则(写成计算机代码),就可以用算法来自动确认通关,不必担心造假,因为造假的证据会被永远记录,被抓到则有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所以,智能的算法执行取代了纯人工的确认过程,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成本。
区块链运作不需要中介参与,可以降低信任成本
区块链的这一条优点和第四点密切相关,只不过第四条主要说的是“无人化”,而这里说的则是“去中介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运作,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往往会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交易–例如:银行支付渠道、支付宝等等。为此不得不向平台支付相应的费用 – 这就是所谓信任的成本。如果区块链本身可以消除我们的信任焦虑,则网络中任何两方可以进行直接合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资料来源:摩方智享)
案例
2017年6月8日,国内电商平台京东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将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开放平台”,逐步通过联盟链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零售的商品追溯与防伪,更有效地保护品牌和消费者的权益,帮助消费者持续提升在京东的品质购物体验。
以生鲜食品为例,未来,用户在京东购物后,只需打开京东APP,找到订单,点击“一键溯源”或直接扫描一下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溯源信息。拿牛肉举例来说,通过所购买牛肉的唯一溯源编码,可以看到所购买的牛肉来自哪个养殖场,这头牛的品种、口龄、喂养的饲料、产地检疫证号、加工厂的企业信息、屠宰日期、出厂检测报告信息、仓储的到库时间和温度及抽检报告等、直至最后送达的配送信息也可以一一追溯展示,让非法交易和欺诈造假无处遁形,用户可以吃到放心的食品。“京东商城作为自营B2C电商的领头羊,坚持品质购物生态的打造责无旁贷,而技术将成为京东品质购物的重要支撑。
自动驾驶是指让汽车自己拥有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并且自主实现车辆控制的技术,也就是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进行的仿人驾驶或是自动驾驶。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根据系统对于车辆操控任务的把控程度,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L5,系统在L1~L3级主要起辅助功能;当到达L4级,车辆驾驶将全部交给系统,而L4、L5的区别在于特定场景和全场景应用。
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实现在特定区域内对车辆操作的完全接管,系统需要实现:对周围障碍物的感知、车辆定位以及路径规划,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构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这三个层面的技术架构,这三个技术层级分别代表着L4自动驾驶系统的眼和耳、大脑以及手脚。
以物流运输为例,人工费用及运输成本费用是物流运输公司最主要的成本,如国内公路物流上市公司标的“德邦股份”年报显示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分别占公司营业成本的 45.12% 和 37.51% 。尤其是人工费用,随着未来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将会对物流公司的利润水平造成巨大的压力。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公路物流公司对于卡车司机的需求尤其是在干线运输环节,根据调研,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成本因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可以下降2/3,此外,预计自动驾驶技术在固定线路上可以实现最有效率的驾驶方式,并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燃油费用和保险费用也会因此相应下调,最终由于引入自动驾驶系统整体利润率可实现近3倍的增长。(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的主要价值在于替代人类完成空中作业,并且能形成空中平台,结合其他部件扩展应用。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近年来在各个领域迅速崛起。
无人机机身成本低,运行时的能量耗费也低于其他飞行器;不需考虑停放场地建设以及培训飞行员带来的额外成本。
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拥有飞机、卫星无法具备的灵活性,组装后直接使用,且起飞方式简单,对环境要求低。
无人机隐蔽性强,抗干扰性能较强,无需担心驾驶入员的安全,可在恶势的环境下执行危险任务。
2017年10月30日,由陕西炼石有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AT200完成首次公开飞行。
2020年底,京东JDY-800“京鸿”货运型固定翼无人机在四川自贡凤鸣通用机场顺利进行载货检飞,取得京东支线物流无人机试验的阶段性成果。“京鸿”是京东自主研发的货运无人机,其翼展超过10米,具有全天候全自主的飞行能力,续航1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高达840公斤,巡航高度可达3000米,巡航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
实时数据是供应链中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58%的货主正在利用仪表盘或工具进行实时数据可视化;48%的货主通过系统来组织和评估用于报告的实时数据;45%的货主可以从供应链中收集到超过一半的实时数据。
在整个供应链中,实时数据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从而提供了整体货运的可视性、实时状态的更新和更高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比如,通过监控大屏分屏去实时监控业务运转情况,哪个环节出问题第一时间在仪表盘预警,信息有效及时,还能监控库存中每个仓位中物料比例及存量,监控订单数量完成比例、拣选进度、订单齐套数量及比例,以及监控生产车间里各生产机组的生产效率、下线比例。
对供应链中所有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监控,获取实时数据对于生产环节中各个步骤的物料库存匹配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提高效率。
创新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象征,供应链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利用创新技术构建快速、准确的供应链网络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货主需要关注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技术将高度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之路值得我们期待。
03 “精益供应链”与疫情的碰撞——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
根据2021年第25届第三方物流(3PL)年度研究(以下简称25报告)的调查结果 显示,货主指出,国际物流运输、生产制造和重新进货的能力受到的冲击最大。第三方物流表示,人才和劳动力管理、国内和国际的物流运输受到的冲击最大。双方都表示,国际物流运输收到了较大的影响,逆向物流受到的影响最小。
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大范围爆发,使全球在2020上半年陷入停滞。各国政府积极管控疫情,纷纷采取封国、封境或居家隔离等措施以阻止和减缓疫情的传播,各行各业也因人流、物流受限而导致缓产甚至是停工停产等连锁冲击,所有行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受“控制成本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多数企业工厂实施的是精益供应链的模式,即低库存以优化闲置资源的衍生成本。当今的供应链运营结构大多呈“线性”模式。供应链上游出现干扰时,必将影响下游,譬如原物料短缺会中断生产,成品交付延迟则导致市场缺货,最终冲击销售等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此种“线性”特点造成供应链在结构上无法灵活应对日益增加的突发事件。以下从疫情期间供需两端的变化分析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
(1)需求端急剧变化
比如,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中国实施居家隔离的措施,而中国占全球汽车总产量以及总销量的1/3。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月发布的汽车疫情期间销量预测,同比下滑80%。再比如,由于疫情扩散和防治需要,医护人员、患者乃至普通居民对防疫物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20年2月22日我国N95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达到2月1日的8.6倍。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比2月1日增长2.8倍,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以上两个例子是疫情对于需求端产生的影响,前者是需求的迅速减少,后者是需求的急剧增加,以上两种需求的剧烈波动使得生产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难以招架。
(2)供给端资源受限
在供给端,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复工难、原材料短缺、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受到延迟开工以及复工后隔离政策的影响,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问题。再加上销售异常引起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企业出现原材料短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例如由于零部件供应商复杂,汽车企业纷纷宣布延迟复工,陷入生产停滞,几乎所有合同都面临暂停、延迟交付的局面。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供给端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资源的成本上升也让企业难以承受。
(3)供给端到需求端的中断
在疫情背景下,物流和运输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除铁路运输外,公路、航运运输量急剧下滑,小到相关工作人员延迟复工、复工后隔离观察造成劳动力和运力萎缩,大到全国多数省市交通管制、国际航线关闭导致运输路线难以规划,成本上升。这就导致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过程的中断。(资料来源:凤凰网)
对于应对新冠疫情这种突发的事件的爆发,增强供应链韧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韧性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与一直推崇的精益供应链存在矛盾性。精益型供应链主要是通过降低库存,加快响应速度,来缩短提前期和降低供应链成本。增加供应链韧性,从长期来看会增加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从短期内来看会增加供应链成本,需要在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和韧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因此,每个行业供应链对建设韧性的需求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一般来讲,可承受缺货时间越短,需要建设越强的供应链韧性。
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传统的供应链结构将在未来被颠覆,僵硬的线性模式将转变为建构于云端和数据之上复杂的网络化生态系统,结合数字化技术对供应链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是加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方式。
以供应链控制塔为例:
供应链控制塔,是供应链的指挥中心:
提供端到端的无缝整体可视化
提供实时数据分析
提供预测和决策
及时解决问题
协同的、一致的、敏捷的和需求驱动供应
资料来源:Control Tower Technology Value Matrix 2018,Nucleus Research, 2018/11/20
例如,一次危机造成某跨国消费品公司关键原材料的短缺,对其维持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产生重大挑战。因此该公司设计并部署了实时货运追踪系统以及物流和库存控制塔,对交货进度进行跟踪与监控,使其能接收到日常运营相关问题的警报,有效地管理其供应链风险。
企业应建立端到端供应链网络的风险监控,对于每个供应链节点构建一套风险实时衡量机制,进行持续的风险和管理评估,提升整体供应链的韧性。(资料来源:安永)
资料来源:One Network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供应链变革是一大发展突破。端到端数字化使企业能够处理日常频繁发生但影响程度较低的风险问题。此外,结合监控及报告功能,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协助企业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迅速且恰当的响应措施。企业可借助预先测试好的风险场景规划和危机响应管理程序,配合供应链优化后的端到端可视化手段来洞察和快速确定目标行动方案,建立预警系统以触发标准操作程序,对风险或者破坏进行早期响应,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通过端到端供应链供需信号的实时监控,以清晰和开放的方式来监控和处理供应链异常情况,避免问题恶化并失控。
不论是通过传统备库存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创新技术示警的方法,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经历着疫情的冲击和贸易战的打压,以后还会不断有突发状况考验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适当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是当下企业需要关注的迫切问题。
大疆【深圳】社招高级仓储管理岗、中级运输管理岗、高级关务管理岗(国内)、高级采购代表、中/高级产品上市管理岗(GTM)
4274 阅读跨境物流公司社招仓库操作经理
3934 阅读中粮粮谷2025年校园招聘物流管培生、仓储管培生等
3785 阅读校园招聘 | 山姆采购管培生、配送中心营运管培生
3715 阅读顺丰社招SME客户经理、区域客户经理、灵活业务资源专员、零担整车运营专员、产品管理专员等
2926 阅读中国区精益物流专员招聘!梅特勒托利多测量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2887 阅读菜鸟社招业务拓展(海外仓)、AGV机器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物流科技
2870 阅读盒马十二月新店热招物流生产岗位、配送岗位等
2833 阅读美团社招运输主管、运营经理、冻品自营采购、服务站城市运营、城市仓配运营等
2788 阅读联华华商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物流管培生等岗位
27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