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需求管理,其是所有计划角色中距离公司的客户端最近的计划角色,其重点工作就是把客户订单/需求转换为使用公司内外部资源运作起来,实现交付的向内的需求信号,所以,可以说需求管理整体上是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客户之间的需求传递的关键转换桥梁。总结下来,它可能会涉及这几个输入条件:
预测,预测数据所使用的基本的假设条件
产品&品牌管理
市场,销售
商业策略与计划
基于每个公司的组织架构特点,需求计划的工作可能会设置在不同的部门,有的放在供应链下需求管理组,有的放在销售运营组,这里面也可以一定侧面体现出公司的需求主导方是哪里,会一定程度影响后续交付执行的方向,所以更成熟的公司会把需求管理角色放在供应链下,实现交付和需求端的全面联动,并且需求管理本身有相当的中立维度,实现收集各方信息体现于需求中的作用。
从所预测的周期长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长周期需求预测,中期需求预测,短期内需求计划;前文关于需求计划的基本业务逻辑举例其实是面向中期或长期预测的典型管理过程(各个行业或各个公司对中长期的跨度定义可能有所差异)。
长周期需求管理的输入端需要产品迭代规划、市场销售策略、符合产品的长周期需求预测模型等,以输出给到运营计划四部曲中的第一个大环节,战略规划。
如本公号历史文章提及的,历史销量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输入条件,对其做数据清洗,获得年维度的预测量周期变动基本模型,此处是需要结合预测模型/算法等工具辅助的,不同的产品选择的预测模型可能有所差异。
而长期需求预测通常是面向至少产品族层级的需求,它是战略规划触发后续一系列资源规划等给关键数据输入。
长周期需求计划制定完成后,我们一方面需要对产品族层级的需求做拆解,拆解到各个产品型号或产品系列之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会以月维度、季度维度的周期对中期内的需求计划做管理,如果需要修正需求也会做相应的记录和迭代更新,这个管理过程即为我们常常听到的S&OP销售与运作计划,这是中期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输出,后续文章对此做展开介绍。
输出是主计划MPS,是对产品系列的再次拆解,到组件甚至物料层级,因此这个层级和产品BOM有较多关联。这是需求管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对需求计划和实际达成之间的差异做记录,用以下一个周期的需求计划的更新等。
鸣鸣很忙VS三只松鼠 ,谁的供应链更抗打?
1176 阅读从规模到质量,韵达开启2025年增长之路
1084 阅读Gartner 2025 WMS魔力象限看仓储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003 阅读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的高管工资奖金有多高?
994 阅读河南首辆跨境电商TIR国际卡班发运
920 阅读2025年4月电商物流指数为111.1点
706 阅读图解4月仓储指数——需求保持增长 行业延续向好
709 阅读商务部:中美取消91%的关税,暂停24%关税
731 阅读5月5日-5月11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672 阅读顺心捷达上线“承诺达”产品
6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