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阿里零售通以及京东掌柜宝作为大厂内部的一条业务线,定位已经更偏向于配合企业的其他战略。
易久批成立于2014年,最初名为「易酒批」,由连锁烟酒店切入到酒水B2B的供应链交易,逐渐拓展成为覆盖整个快消品行业的B2B平台。
在2022年以实现盈利为目标砍掉70多座城市之后,易久批目前运营的城市有125座,月活跃用户在40万左右。
销售增长停滞和人力成本增加双重因素影响下,快消品B2B在2013年开始出现,寄希望于通过提升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来推动快消品行业实现降本增效。
到2016年,快消品B2B行业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期,不但有阿里零售通以及京东掌柜宝入局其中,还催生了包括中商惠民、易久批、掌和天下在内的200多家快消品B2B平台。
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注入进一步催动了行业的爆发。
易久批在成立当年就获得了BAI资本的A轮融资,此后又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33亿元,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钟鼎创投、景林资产、美团、腾讯、华平投资等。中商惠民在2019年完成了16亿元C轮融资,创造了行业融资规模记录。
随后行业迅速降温,前期过度追求增长的积弊开始显现,不断有平台资金链断裂,关停业务。有数据显示,鼎盛时期的200多快消品B2B到2020年底仅剩下不到50家。
洗牌之下,快消品B2B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幸存下来的易久批成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并总结出了一套以密度为抓手的快消品B2B增长逻辑。
总结此前的发展规律,易久批COO陈晟强在日前举行的FBIF首届线上论坛(2022)上提到,快消品B2B行业迅速降温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味参考to C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经验,过早、快速地增加市场覆盖面,过度追求终端客户数量,而忽略了服务群体的特殊性。
快消品B2B面对的是专业买家,对价格和成本极度敏感,基本不会给平台留下高价收割的机会。也因此,to C互联网平台可以依靠低边际成本、高连接效率实现广度制胜,快速聚拢流量,快速转化为用户规模,然后进行变现。
而在快消品B2B行业,平台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线下批发商,竞争往往局限在本地,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局部区域范围内用户密度和订单密度,实现行车距离与整车配送点位的减少,降低履约成本,配合品类选择,摊薄总体成本。
「我们的生意只要有密度就能挣钱。一、二线城市只要努力了,都能实现足够的密度,三、四线城市密度不够,是因为消费能力弱,店面少,日销低。」陈晟强表示。
易久批目前主要依靠地推获取终端用户,目前有1200名地推人员。因为这些用户的特点就是门店都开在大街上,且不愿意互相推荐好的渠道,依靠地推可以实现最精准地触达。
线下地推实现拉新之后,易久批就通过APP与终端用户建立了直接联系,后续会有线上运营团队负责维持终端用户的密度。
例如,对于一定时间内没有下订单的用户,易久批的线上运营人员会联系他们了解原因,通过发券等运营活动来召回这些用户。此外,线上运营还能够帮助平台快速知悉价格与交付存在的问题,做出有效应对。
易久批目前商品品类划分为酒、饮啤副食和休食日百三类,分别占比30%、40%和30%。
其中,酒是易久批赖以起家的品类。易久批团队最初经营的是近似1919的连锁烟酒店,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和仓库,随后在周边烟酒店的需求下,开始为其供货,从中发现商机,在2014年上线了易久批的雏形。
拓展到饮啤副食,则是受到to C互联网平台高频打低频的逻辑影响,试图通过拓展高频次品类来应对中商惠民、电商互联等竞争对手的威胁。
现在回头看,陈晟强认为,易久批的这次拓展背后其实隐藏了很大风险。
一方面,高频打低频的逻辑在快消品B2B行业不一定成立,更多还是取决于供应链的深度和用户的密度。
另一方面,饮料对快消品B2B平台而言,是一个死亡品类,看似每个终端都需要,进入门槛低且容易获客,实际上却容易将企业带入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如果一家B2B企业单做饮料,实现盈利的概率是极小的,甚至可以认为不太现实。」陈晟强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箱饮料的平均货值在四十块钱左右,品牌方到终端的差额是四到五块钱,经过代理商转手,最终到B2B企业手里的利润是两到三块钱,竞争激烈时甚至到不了两块钱,而企业需要付出的仓储、物流、人力成本在三块五左右,几乎是铁亏的生意。
货值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四到五块钱的渠道分销费用已经占了一箱饮料货值的十几个点,品牌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给到渠道。同时,终端用户的价格敏感度又太高,一些商品的批发价是28.5元,终端用户会接受,涨到28.6元就没人买。
因此,饮料品类的价格低一点就能快速吸引用户,但价格过低也会快速吞噬企业的资金流。
还有一个原因是,饮料行业竞争更激烈,品牌集中度高且传统分销渠道完善,行业上游相对集中,且能有效触达终端用户。
一级代理商会通过批发商实现对终端用户的触达,一级代理商获取两到三块钱的利润,给到批发商两块钱利润。而一个传统线下饮料批发商一般覆盖周围两到三公里的范围,自己送货,一箱赚一块钱就足够覆盖履约成本。
易久批在饮料行业总结出的挣钱之道是,在规模足够的基础上,通过组合不同品牌来覆盖成本。
按内部划分,一线品牌是可口可乐、怡宝等畅销品,规模大利润低;一线品牌推出的新品或者非主力商品,比如零度可乐,被视作二线品牌,利润比主力商品高;三线品牌具备全国知名度,但销量相较畅销品有限,往往也能给到渠道更多利润;四线不知名品牌,销量最少,也贡献最高毛利。
「对快消品来说,任何一个品类都应当是赚钱的,甚至赚钱的逻辑都是一样的。畅销商品毛利低但周转快,长尾商品毛利高但卖得慢。」
陈晟强表示,快消品B2B平台需要进行务实的品类与区域核算,「你需要一部分畅销商品在摊薄你的成本,一部分商品在赚取足够高的利润。摊薄成本并不意味着亏钱和流血。」
在这个基本逻辑下,易久批继续拓展到休食日百是一种必然。
酒利润率只有2%-3%,但货值高,收益高,一箱600块钱的酒可以有十几块的利润,履约成本却与饮啤副食一样都是两块钱,缺陷是规模小。
饮啤副食利润贡献少,但规模大,一个大城市每个月可以周转15-20万箱,可以将履约成本摊薄到合理范围内。
休食日百介于两者之间,有酒的利润率和饮啤副食的销售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上下游都很分散,是一个天然的B2B品类。
与饮料企业相比,休食日百企业体量不够大,没有能力去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需要有更多渠道来帮助其完成销售。这也意味着,休食日百企业会更看重销售的结果而非过程,对于渠道的限制条件也会更少。
进行品类扩张的难点在于供应链建设。易久批刚进入到饮啤副食品类时,是在批发市场的区域倒货商那里高价拿货,然后按照市场价出售,通过不断扩大的销售规模、来说服当地的代理商为其供货,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
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增大,易久批开始与品牌建立联系,通过提供销量、市场数据、市场管控来获得合作机会。目前,易久批与二三线饮料品牌的合作大部分都可以做到一级半。
「与品牌直接合作的一方叫做一级代理商。我们与品牌合作,谈好相应的价格,品牌会指定一个一级代理商给我们供货,这就是一级半的模式。」
陈晟强解释道。从2022年开始,易久批也逐渐去与一线品牌接触,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进入休食日百品类时,相对于饮料几百个SKU就能覆盖主流市场,休食日百的SKU数可达七八千个,这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是极高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易久批是通过收购该品类B2B的头部企业惠进货来实现的。
「惠进货的整个管理团队都被吸收进了易久批,本质上是收购的供应链建设和仓储管理两项能力。这些如果要自己去摸索,不知道要掉多少坑,赔多少钱。」陈晟强表示。
在野蛮生长带来的市场乱局平息之后,行业进入到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格局也基本稳定下来。
阿里零售通以及京东掌柜宝作为大厂内部的一条业务线,定位已经更偏向于配合企业的其他战略。活下来的快消品B2B平台变得更为理智,不再进行亏钱扩张,而是追求「攻一城守一城」,在一个城市达到一定密度之后,才会去拓展下一个城市。
陈晟强认为,易久批的特点在于重管控、轻资产。
一方面,易久批利用一套系统将供应商、仓储、物流分拣、地推、终端下单等环节打通,实现了对各个环节的直接管理,没有依赖外包。
另一方面,易久批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是入驻方式,不持有商品,而是通过线下仓储物流与线上交易平台为其提供销售服务,并且仓库和车辆也都是租用的。
从线下连锁店转向线上B2B,易久批团队的传统线下基因帮助他们对行业建立了更清醒地认知,更注重经营成本的核算,既没有在融资窗口期选择以烧钱的方式盲目扩大规模,又在恰当的发展节点通过收购顺利完成了业务扩张,最终成为快消品B2B行业中的头部企业。
目前,易久批的发展重心是在2023年实现盈利。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402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2729 阅读极智嘉冲刺港交所,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附招股书下载)
2719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596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625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514 阅读赢在供应链:外包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1492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336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192 阅读大胆预测:2025供应链趋势抢先看
116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