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以来,随着消费市场需求变化,人工管理成本的一再提升,信息化和自动化等设备工具的应用,不断有企业出于各种目的和目标,陆续投入重金上物流自动化设备,或者正在考虑上物流自动化设备。
物流成套自动化设备项目的整体周期很长,从开始有想法,调研,方案,商务,进场,联调,爬坡,验收,维保等等,上百万级别的投资通常得半年以上,千万级别的往往伴随各类土建工程,跨年是常态。但同时、事物总是运动的,尤其是宏观环境,市场行情,本企业情况不停在变化。
所以,期望、承诺、规划、目标变化等等会不停发生变化;于是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没有想到的事情。从可查到的结果看,有意思的情况之一是,一锤子买卖比较多,较少听到二期三期;二是很难复制模式,供应方抱着打造产品的目的,最后还是得按照项目制推行;三是供应方通常大张旗鼓宣传,使用方保持缄默的多。
为了探讨拨开现象看本质,本人结合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道听途说传闻一些情况作了简单查证,然后按照,一是为什么要上,二是影响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三是供应方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层次分类,三个顺序来做观点的总结,和各位读者分享。我觉得受众应该是既包括同行,供应方,也包括其他上下游环节的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
欢迎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进行修订。
要说明物流自动化,首先的问题是,企业上自动化要解决什么痛点?
从经营角度(一般是上下游和公司整体角度),销售是为了提升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至少不低于竞对的速度;供应链是希望缩短货物在途流转时间,提升存货周转,毕竟提升一天周转就是提升1/360,乘以库存资金占用金额,节约金额可观。
从管理角度,为了降低单位产出内的单位投入;为了降低管理难度;为了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了扁平化管理。
既然通常物流自动化项目由物流负责实施,那么解决管理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向内的因素考虑会更多。
影响采购物流自动化项目决策的因素有很多,物流内部微观因素大家耳熟能详,不做赘述。此处提醒其他内外经营方面。
一是企业内利益相关方。自动化项目一个显著特点是标准化,部分设备对箱规,对平整度,对装箱都提出了很多要求。结合笔者过去、以及同行的经验,例如miniload等夹抱设备对箱子的硬度要求很高、对箱规格也有限制;打印标签的识别程度(识别精度);胶带的质量(天热胶带脱落导致光电感报警);用于自动识别破损程度的通道机对平整度有要求,导致装箱量的限制(不能太),等等。所以在规划时候,务必要注意本环节的改善,是不是其实在转移问题和转嫁了成本到上下游环节,是transfer problem, 而不是fix problem。
常见的问题是,有可能为了自动化环节降本增效一块钱,导致上下游增加两块钱,交换比达到了1:1.5或者1:2。所以规划自动化项目不是物流部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充分调查、综合考虑上下游环节。如果事先不考虑上下游环节,通常别人要么是拒绝配合、要么是继续转移问题到其他环节,对企业整体经营来说,是无法达成预想效果的。
二是需要考虑全部环节的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项目直接涉及环节的1-2年。第一,一般设备和软件折旧在3-5年左右。在5年之内,能否保证上设备时候的情况和现在还是基本一致呢?核算投资回报率时候,设备方通常都会告知人力成本每年都是上升10%,但是其实企业内部通过挖潜,即使没有设备投入,也往往会取得5%以上的提升(不然企业为什么要涨薪,涨薪很大程度是基于人效的提升);因此核算投资回报率时候,需要注意成本是动态的,效率也是动态的。第二,关于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按照国内年每年6%-8%的费率计算五年维保费的话,其实投入应该是130%-140%之间;如果为了不耽误工时需要增加冗余(备机,伴随生产的人工费),其实真实投资可能会到账面投资的180%。这点和家用小车用十年,全生命周期成本大致是2倍购车价格有类似的地方。
三是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也就是消费者需求现在大多数是盲从平台为主的诱购消费主义导向,变化非常快。而设备是刚性的,可能不仅无法及时响应需求变化,反而可能成为累赘。具体案例可以参考之前另外一篇文章:《对于零售物流的自动化,需要跨过什么坑?》。
四是宏观经济和经济规律的影响。货殖列传里头计然说的很清楚,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个摩天大厦理论,安德鲁·劳伦斯作的研究表明,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世界最高大楼的兴建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前兆,离经济衰退只有半步之遥,这一点已经被大都会人寿、帝国大厦和吉隆坡的双塔所印证,其中原理无非是盛极则衰类似。对整体项目来说直接后果就是,后续投资无力、设计可能变更,降低各类配置,降低成本。然后被降低的成本通常会用其他看不见的方式进行报复回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再明白不过。当然最可怕的还是完工启用后,宏观规律导致订单量不足,从而不支持最开始投资回报率中核算的订单量。
既然文章目的不是为了告知如何选择供应商,因此做了上述影响决策方面的说明后,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企业主、使用方角度,一起来看下项目的设备和软件提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我自己倾向于分成如下几个层次。注意,不是说供应商提供方的经营层次,而是其本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层次。因为一个设备提供方,可能在不同场景下,会按照客户要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乃至解决方案;完全取决于和购买的交流沟通程度,以及购买方物流团队的整合能力。大致是卖硬件的,卖成套设备集成解决方案,教授标准/know-how的。
第一种,盈利导向,通常是一锤子买卖为主,也就是俗称的卖鱼导向,包括硬件公司多卖点设备,软件公司多卖点用户和独立模块。好比房主自己设计图纸购买材料,准备自己装修卫生间,对购买方的集成能力要求很高。当然这里的硬件更多是单机为主,不是集成设备;也就是取代物流内部一个或者多个动作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因为安全,合规等等非经济因素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只从要被取代动作的四个维度,判断采购硬件的必要性。
动作和对象是否简单:按照动作拆解,动作越简单越好;替换复杂动作的设备,不仅昂贵,可靠性也会大大降低。处理整托的堆垛机比处理箱子的夹抱/miniload,可靠性显然高很多。这里有个误区,可能认为工资低的岗位就是简单动作;实际上,例如拆同一个规格的纸箱,收拾同样的废弃物就是一个低薪但是复杂的动作;更加别说拆不同规格的箱型了。不用自动化,无非是紧急、重要程度为低,同时市场上有岁数大、无社保的廉价劳动力在充分供应罢了(此处不是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说明市场分工体制下,不重要不紧急+复杂动作+简单管理、这样的岗位,也会有对应的劳动力供给)。
动作重复和稳定性:数量足够多,并且均衡分布。设备因为本身刚性的问题,所以同样一台设备,你不能指望通过对电机提速100%,来实现100%效率提升。设备赢在稳定性,耐久性。但是从实操看,物流因为受到上游订单量分布不均特点的冲击,以及本身可以断点作业的特点,注定不像工厂可以实现三班制、设备连轴转。这点上注定核算投资回报的时候,物流设备是比不上工厂设备投资的。
这个动作和上下游的关联性:一定是解决问题,切忌转移问题;也就是为了满足本环节动作的设备要求,而去要求上游做一定的投入,要求下游降低一部分标准来纠正本环节中可能无法顾及的部分。当然这个上下游也不可能无限扩大;从经验角度,一个上游一个下游、加本环节,把三个环节放在一起考虑也是足够了。
是非判断:因为自动化设备的动作保持连贯性才有效,因此这个动作的价值是非判断必须是零和壹,没有其他0.1-0.9的选择。例如发生破损、异常后,是否需要举手,要停下来请示,做让步签收,还是决定拒收,还是待处理。看似停下来请示判断只是影响了动作的1/3时间,实际上请示完成后、重新开启这个动作,还得有效率爬坡,所以实际可能完成这个作业的时间会大大延长到2倍。所以,好比自然害怕真空、自动化设备讨厌碎片化;碎片化对自动化作业来说,终究还是个伪命题。
第二种,设备集成,解决方案导向,也就是售卖渔网导向,通常表现方式是一个供应商集成所有的软件硬件,解决客户物流端的问题---注意通常只是物流端表现出来的问题,而根本原因未必都是在100%发生在物流端。这种情况类比房主全委托一位工长,包工包料装修一个卫生间。另外一个类比是今年珠海航展,中国向沙特、卡塔尔等国家推销的的陆军合成旅;之前中国只是出售单机版武器例如PLZ45榴弹炮,再到出售完整的翼龙2、彩虹5无人机生产和使用系统,再进化到合成旅—成套解决方案的模式,也代表了这种演化。
企业实操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家都说软件是企业的灵魂;但从实际结果看,往往是硬件方集成软件方,也就是硬件决定软件、自下而上的方式,而非做好顶层设计后自上而下的方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值得购买方深思;不是顶层设计有问题,就是推广的决心不够。当然实事求是的说,这和国内整体还是偏重硬件,忽视软件,轻视知识产权的氛围有关。虽然数字化信息化喊得山响,但是客观上展示的成果都是无形的、有形的无非也就是几个被嚼烂的看板;硬件投资则完全不同,展示的效果是很壮观的,客观上无论对内交流,还是对外向客户展示,效果显然比软件的看板要更加有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这种导向的公司又可以分为产品型和项目型。至少从我接触的公司和了解的案例看,无论甲方还是乙方,一般都会希望是产品化。甲方希望买的是模块化的、即插即用的产品,实施周期不要超过一周,兼容性稳定性高性能都有。乙方希望的是提供模块化产品,卖出去免维护或者少维护,降低售后的成本压力。但是从现实看,很少产品化实施成功的案例。原因分析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不做重复。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势的角度来看这个不匹配的原因话,客观上是企业实力的不对称。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谚语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用经济学的话就是为了一个小客户转变自己的成本太大,收益太小。结论就是产品化的尽头还是项目制;其实反过来这个也是B业务的最大特点,也就是知识产权、好的项目经理存在的最大意义。
这里提出的一个实操建议,一是谈合作时候,一定对项目经理进行面试,并且把项目没有验收之前、项目经理不可更改作为合同约束条款,明确写入合同----并建议甲乙双方都做这个约定;二是如果中途不幸发生更改,那么必须对甲乙双方进行约束,规避很常见的一换人就重头再来的情况。只所以对两边都进行约束,而不是只对乙方约束,因为在合作项目上,其实双方完全是对等的的;一是有了这个约束机制,甲乙双方意识到定期进行整理,总结,把能力和成果建立在团队上,建立在知识库上,而不是个人上,对提升甲乙双方团队知识管理体系都有好处;二是无论哪一方更换核心人员,对项目的打击、人力成本支出都是很高的,企业必须意识到这点、也只有意识到中途换将的巨大后果,从而在一开始决策阶段就做出最佳选择。
结合上面的说明,我自己判断,从长期角度看,软件供应商对比硬件供应商,更加贴合企业的整体流程设计,尤其是在目前各个公司围绕软件形成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机制下,由软件厂商牵头集成,可能是更加好的选择。至于软件厂商打造集成能力、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拜访了若干伙伴后会另外说明,此处不做展开。
第三种,知识转移和能力建设,也就是编织渔网的能力,以及整体捕鱼知识体系。可以看做是咨询类。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公司,或者说有能力、有意愿的供应商确实非常稀少,某种程度上是告知客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咨询公司了,也就是传授know-how,做成导师型的公司了。考虑到实际市场情况,符合这类标准的公司太少了---或者说目前为止,只是活在甲方的愿景之中,还没有走出蓝图,因此不具有代表性,只是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可趋近却无法到达,也就不做专门讨论。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22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565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963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50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207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217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029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990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1015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9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