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共配”事件能否成为监管深化的分水岭?这恐怕将是一条关乎未来的生死线。
前几天,自春节开始持续发酵了两个多月的“吴江共配停摆”事件,终于在邮管局及当地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有序恢复运营。
该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其产生的影响却颇为深刻且深远。
客观讲,“吴江共配”在暴雷之前,不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整体投入,包括运营管理等等,均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也曾被认为是共配领域的代表性案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标杆”,说倒就倒,毫无还手之力。以至有人感慨:
吴江之后,快递江湖恐再无共配。
事实上,确实有快递公司总部已经行动,从今年开始对分公司或加盟网点的共配行为进一步“收紧”,甚至直接要求“退出”。总部限制共配、反对共配的态度越发明朗和强势。
与共配在市场和实操层面的“水深火热”截然不同,国家最近几年一直在大力提倡和鼓励共配发展。
比如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等新模式。
国家邮政局也表示,2023年要进一步加强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鼓励发展共同配送模式,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开展农村电商快递协同示范创建。
问题来了:“吴江暴雷”之后,会不会触发监管层面做出更多的规范动作,比如出台关于快递共配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或管理办法?接下来,共配的这条路又该怎么走?共配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之所以说“吴区共配”影响甚广和深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监管层面的介入持续升级。据公开报道,在苏州市邮政管理局将情况上报至省邮政管理局后,今年2月,吴江区信访局、公安局、人社局、松陵街道等多个部门联合成立了“信访专班”处理该问题。
信访专班采取的是“筹措资金、通盘考虑、快速起网”的策略,帮助吴江共配(主体公司“宝必达”)转让经营权,资金将存入政府监管账户用于偿还债务,尽快恢复快递揽件派送。此外,苏州市邮政管理局也在积极帮忙招商,确保经营权以合适的价格快速转让,用于偿还薪资、债务,从而彻底解决相关经济纠纷人员阻碍网点运营的问题,恢复当地快递行业的经营秩序。
苏州市的这一做法,在快递专家徐勇看来,确实解决了眼前问题。但徐勇同时也指出,共配是一种市场化行为,长期来看,想要治本,还需制定规则,这种规则是“市场化规则”,即「参与共配的合伙人之间‘以诚信为前提,以经济杠杆为约束’的合同合约方式」来做这件事,只要有人违反合同合约就要处罚。
“共配出现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是没有完善的市场化规则。”徐勇认为,吴江共配事件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肯定会重新审视快递共配的发展。快递行业产业集中度低,集中度低会引发价格战,价格战必然导致利润低,利润低就会产生共配。如果共配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则,去规范运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出现问题,所以需要靠规则来规范。
从国家鼓励快递共配角度来看,本质上的出发点是推动“快递进村”,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快递集中度不高,而共配是一种集约化行为,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各快递总部末端成本。
某区配网点老板蒋治国深耕一线多年,根据他的经验,快递共配在乡镇发展会好些,县城以上最好不要涉入。为什么?
一方面,县城以下是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并主导各快递公司发展共配的”重心“所在,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共配,快递公司也都非常支持。但县城以上的快递业务量相较都比较大一些,假如在这些地方共配出了问题,那这整个区域的快递派送都会处于真空状态,像吴江共配所在的地区就很敏感,它离上海也近;
另一方面,对于共配网点而言,每家快递公司对派送的要求都不同,尤其是像吴江这种产粮区,每家快递公司对共配的业务指标都比较高,这家要量,那家要量,网点不出量就罚款,肯定做不好。现在吴江共配这件事的发生,导致快递公司总部对共配很怕,以前很支持共配,现在不怎么支持共配;
再者,共配还有品牌独立性与主导权问题。在县城以上地区,快递公司体量不同,出台的派费政策以及要求也不同;你不能用领先的品牌去平衡落后的品牌。像中通、圆通体量比较大,对应的派费力度就大;但极兔的派费力度就普遍比较低,这样自然会产生一个”服务差“,而共配网点提供的却是”同等“服务,如此一来领先的快递企业肯定不买账、不支持,甚至不允许。主导权方面,共配方也没办法做好平衡。
基于以上考量,蒋治国表示如果想做好共配:
第一、要独立股东老板,独立管理经营,财务独立。合伙人太多,容易在管理上发生分歧,也容易被架空;第二、成立单独对接快递总部的部门;第三、要做到前端各快递品牌独立运营,末端派件共配。
分析共配赛道的发展前景时,徐勇直言共配确实不利于快递总部打造品牌。如果大家都采用共配方式,今后电商平台的快件也可以直接送到共配网点,完全无需再经过快递总部的网络通路。
“共配发展的关键症结还是在规则,不管在乡镇还是县城以上共配,都需要遵守规则,大家应该正确去看待,吴江共配发生在产粮区,不代表乡镇地区就不会发生,最主要的还是规则问题。”徐勇表示,这次吴江共配出事之一是罚款,这是资金量断裂原因之一,从事共配的企业或网点只要遵守规则,快递总部就没有理由罚款。
当然,就罚款一事,徐勇也称,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规定或引导——罚款多少最为合理。现在劳动法已对“在职员工的处罚规定”有明确界定,处罚超出这个规定会被视为无效。现在针对网点,也要出台该规则,总部不能利用自身的支配地位对网点以罚代管,罚款也要合情合理合法,也或者相关部门或协会成立一个“合议厅”,让网点有个申诉的地方和渠道。
共配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针对这个话题,综合多位快递研究者和从业者的沟通,多数人的态度并不乐观,普遍认为快递共配已不再是一门好生意,成功的案例也极其稀少。
首先,共配涉及到多方利益问题,如果没有规则,加之又不懂快递经营,很难去平衡各家快递的利益需求、派送路由需求,及主导权问题。共配表面是资源整合,可实际上它违反了各快递品牌的独立性。以极兔为例,极兔进入中国,能够在全国网络不完善情况下快速成长崛起,除了烧钱,最关键的就是”蹭网“,蹭通达百的网络和资源,这是通达百不愿看到的。
其次,就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共配模式只是短期内的一种过渡性业态,它在接下来的发展大致还可以生存5年,最多不会超过10年。因为从长远角度出发,共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它对快递走出国门、打造国际化快递品牌是不利的。最终,快递市场还是要走向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方向。
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个过程,一些快递品牌会消亡或转型,玩家会集中在3~5家。按照行业规律,最多5家,3家最佳,前3家快递品牌占据90%的市场份额。现在的关键是一些快递品牌还没完全出清,还在洗牌。这样一来,共配会有生存空间,但可能钱会越来越难赚。
共配发展有一个最佳组合——规模化效应。然而,从前年开始就有一些快递公司反对县城以上的末端共配,打造自己的末端派送网点、末端驿站。他们反对,何谈集约化?何谈规模化效应?共配只有当快递总部量很大,但赚不到钱的情况,才会去共配。这就又回到价格战了。
“为什么现在有些快递总部不愿意去共配?因为要突围。价格战已经打的非常激烈,继续下去会拖累大多数快递品牌,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不如来的更猛烈些。”从业者张肖凡表示,今年绝对是通达兔竞争大踏步的元年,对于各品牌快递而言,非常危险。这不单单指竞争激烈,而是该突围的要突围,该站稳脚跟的要站稳脚跟,该走的就得“走”了,现在是老大的不代表接下来就一定是老大,市场还在洗牌。
最后,就是涉及到共配系统的数据信息泄漏问题。现在很多快递公司不愿意打开共配系统接口,最大原因就是怕自己的数据被第三方机构掌握,像此前发生的消费者快递信息泄露、数据被倒卖等问题,都是公共系统所泄露。
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12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3119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667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00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984 阅读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183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70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07 阅读刚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无霸市值已缩水211亿
1493 阅读聊聊2025年物流企业如何做营销规划
147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