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手把手带你自学碳核算(一)组织层面碳核算|附思维导图

[罗戈导读]碳核算是碳中和行业最基本的业务,也是入行者应该首要掌握的业务。从大方向来讲,碳核算分为区域层面、组织层面和产品层面的碳核算,这三个层面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本节先介绍碳核算三大层面中的组织层面。

一、组织层面的碳核算指南及标准

组织层面碳核算俗称企业碳盘查,最早的组织层面碳核算方法源于2001年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简称《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这个标准迄今为止仍是最好的温室气体核算启蒙读物之一。

后来碳市场兴起,几乎每个控排行业都发布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碳核算指南或标准。虽然总体框架与《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基本一致,但各自的规则又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别。

对于非控排企业,则可以选择《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ISO 14064-1:2018作为核算指南。

二、组织层面的碳核算步骤

1、确定时间空间

为了避免企业间在进行碳核算时重复计算或者漏算,需要界定企业在碳排放活动中的时空边界。

时间上的边界定义为基准年,基准年是为了便于判定今后每年的碳减排是否取得了成果而设置的一个起始年。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这句话中,1990年就是一个基准年。

空间上的边界定义为组织边界,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设定自己的组织边界:股权比例法和控制权法。

股权比例法是根据企业在其组织或排放设施中的股权比例核算碳排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与企业财务信息高度一致,但由于计算范围太大,且计算出的碳排放量并不能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因此现实中几乎没有企业采用股权比例法来核算碳排放。

控制权法是普遍采用的界定方法,即企业只计算受其控制的业务的全部碳排放量,具体可以从运营或财务的角度界定。

2、确定运营边界

企业的运营边界,就是在确定属于公司运营产生的碳排放部分的排放源。

设定企业的运营边界主要考虑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确定温室气体种类。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运营边界需要考虑这七大类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第二件事是确定运营边界的范围。在《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运营边界的设定根据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能力划分为范围一排放(直接排放)、范围二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和范围三排放(其他间接排放)。

( 企业的运营边界示意图)

确定运营边界后,就需要识别排放源,即在边界范围内找到那些产生排放的设施。

我国各行业碳核算指南或标准已经把各行业的排放源都识别出来并且定格了,即使企业存在其他排放源,也不在我们的核算范围内,不用去识别它们。但也有例外,如石化、化工行业的碳核算指南或标准中的排放源就描述得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识别,识别步骤如下图。

在识别排放源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凡是可能排放温室气体的设备和工艺流程都需要被识别出来并列表。但不是所有排放源都需要纳入计算,可根据上图的3个原则进行剔除。

3、排放量的计算

绝大部分情况下,某个排放源的排放量都采用排放因子法进行计算:

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GWP

活动数据是指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表征数据。例如,某工厂一燃煤锅炉,它在消耗燃煤的时候会产生碳排放,燃煤消耗量就是计算燃煤锅炉排放量的表征数据,通常这类数据来自工厂的实际测量。

排放因子是上述表征数据与实际碳排放量之间的转化系数。如,单位燃煤消耗的碳排放量就是排放因子。大部分排放因子在对应的碳核算指南或标准中都有默认值。

GWP叫作全球暖化潜势,是指其他温室气体转化为造成等效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转化系数。例如,排放1吨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等同于排放25吨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那么甲烷的GWP就为25。

在石化或者化工等含碳输入和输出物质成分复杂的工序中,因为无法确定排放因子,所以会采用另一种计算方法:质量平衡法。相应的计算式如下:

排放量=(输入的碳-输出的碳)×44÷12

4、监测计划编写

监测计划是保证企业碳排放量计算的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透明性最重要的指导文件,需要包括排放源、排放设施、排放数据、排放因子、计量仪器等影响企业碳排放量计算的所有相关信息,监测计划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1)排放源及剔除原则

监测计划中需要列出所有的排放源、剔除原则及不纳入计算的排放源。对于需要纳入计算的排放源,还需要提供排放设施或工艺的名称、型号、所处位置及涉及的温室气体类型。如果是控排企业,那么还需要确定该排放源是否纳入补充数据报表的边界范围。

(2)排放源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对于每种需要纳入计算的排放源,都需要把它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记录到监测计划中。当然大部分排放源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都是基于排放因子法的,如下所示:碳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GWP

(3)数据来源及管理情况

这是监测计划的核心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要追溯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中的每个数据是怎么监测及怎么一步步成为计算碳排放量的数据的。这里包括数据的监测方式、记录方式、报送方式,以及数据缺失时的处理方式等。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手把手带你自学碳核算(二)区域层面碳核算|附思维导图
下一篇:碳管理业务(五)一文读懂碳行业内服务及碳中和+业务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活动/直播 更多

12.7广州;12.21上海【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4-12-07 ~ 2024-12-08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0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