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热文传遍关务圈。
全文有点长,读者有兴趣可以直接上网阅读全文:http://www.gov.cn/hudong/2019-04/24/content_5385832.htm
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大好事,所有人都举双手赞同。但前提是制度和措施必须科学合理,从南到北,不同企业都在反映 ,说明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1.海、陆、空进出口货物,直接运抵和转换运输工具的多式联运,一般进口货物和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集装箱货物和大宗散货等等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商品种类、不同贸易方式的货物之间的通关流程、通关时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合理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分类、对症下药。如果简单地以直属海关为单元、将所有进口货物的通关时间一律以报关单为单位作加权平均,进行内部排名,我认为过于简单化,也看不出这样的比较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2.参与货物口岸通关的除了海关,还有港口码头、境外境内运输、进出口商家、货代、报关、理货、堆场、熏蒸消毒处理等近十个机构。下面这个由研究中心绘制的简化流程图大致提供了影响进口货物通关速度的环节和因素。从中不难看出:海关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无疑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绝对不是货物通关的全部。海关可以做、应该做的是通过对其中涉及海关管理的通关流程的优化以及审单、查验等由海关管理所耗费的时间的合理压缩来提高通关效率并通过海关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共同参与,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而现在,海关把这么多口岸企业自身经营、运营的事项,大包大揽当作自己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不但辛苦自己,为难企业,也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
3. 通关速度确实是口岸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相比于这个指标,企业更大的愿望是“适用性”、“舒适度”和“获得感”。如果不考虑企业实际、不体恤企业的苦衷,将不想快、不能快的货物都强制按照海关设定的时间完成通关手续,不但违背企业意愿,也同样不符合营商环境的初衷。
4.一项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和实施,监督检查是一个重要环节。海关作为实行准军事管理的行政机构,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坚决实施、严肃问责,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同时,对制度本身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以及实施过程出现的偏差,也需要及时督察纠偏,以求最终达到制度设计初衷。
李克强总理曾明确要求:要开门搞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以上文稿在推送前让圈内朋友过目,其中一位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特原文附录
1. 个人觉得首先要充分肯定海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通关一体化改革后,海关的通关时效大大加速,海关锐意改革的精神,显著的改革成效是主流。企业和社会有目共睹。
2.问题在海关绩效考核 (KPI)上。不合理的KPI导致基层海关不得不攀比效仿。货物到港后何时申报以及海关审结后何时完成缴税,理应由企业自行掌握。所以反映海关绩效的海关作业时效,应该把非海关作业所耗费的时间扣除,因为这不是海关所能左右,也超出了海关的职责范围。
3.任何的政府行政行为和改革,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突破了这一底线,改革就会走样,也必然达不到改革者的初衷。海关法赋予进口企业对货物有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申报的权利,有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缴纳税款的权利,逾期的,法律也对征收滞报金、滞纳金作了明确规定,越权行事真的不好。
4.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相信海关能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完善考核指标 ,真正达到“好心办好事”。
讲实话,海关这些年也不容易。要同时站在海关和企业两方面的立场看问题,通过海关和企业之间充分的沟通、协商、协调,跨越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断提升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932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1503 阅读8家快递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递违规收费全清单!
1464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1290 阅读DPD英国与Yeep!达成战略合作 将新增8000个自提柜
1049 阅读马士基与沙特邮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945 阅读实用且干货的仓库选仓技巧
967 阅读抖音电商:“茂名荔枝”订单量增长超过21倍
888 阅读杨兴运带队,兴满城市合伙人走进满帮!
921 阅读京东发布自研无人轻卡,注册无人物流商标?刘强东深入汽车圈了?菜鸟、顺丰、京东无人物流车哪家强?
84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