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从四种运营模式看中国城市配送企业未来的出路

[罗戈导读]城市配送市场规模巨大,据行业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约占国内总GDP的1.5%,超10000亿元,而且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但在城市配送领域却没有出现一家像快递、快运领域“顺丰”或“德邦”这样的标杆企业。

编者按:

城市配送市场规模巨大,据行业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约占国内总GDP的1.5%,超10000亿元,而且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但在城市配送领域却没有出现一家像快递快运领域“顺丰”或“德邦”这样的标杆企业。

三易智运董事长丁率强调,城市配送行业作为物流体系的一个板块,本质与后者一样,是基础服务业;“成本”与“服务”永远是物流的核心要素,城市配送也不例外。

演讲嘉宾:三易智运董事长 丁率

针对城市配送企业运营模式,丁率也带来了一些思考。1)车货匹配(货主与运力的撮合交易);2)环境友好(环境友好型车辆,低成本&零排放);3)智慧物流(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GIS、大数据等智慧物流技术);4)平台与规模(平台规模与车辆金融)。

(本文根据4月21日由物流沙龙举办的“第四届城市物流高峰论坛”现场录音整理)

产业环境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碎片化和大爆炸的时代。现在城配领域很火,可以说是物流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因为资金上来了,资本是推动所有产业的唯一动力。

资本投资投一个项目很容易看三点:

一个是市场规模,城配作为物流的一个分支,市场足够大,因为我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第二是看行业机会,快递业就不说了,四通一达,顺丰,快运有德邦。但城市配送方面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标杆性的企业,没有巨头的话,大家都有机会,大家都有机会,资本就要押宝了。

第三就是时机。五年前如果做这个事情真的很难,现在我们政府的顶层设计真的很棒。我去年参加了一些部里的会,或是各市交委、交通局的会,发现政府其实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推动起来有难度。

行业分析

城配领域规模巨大,有着上万亿的市场,但从业个体较多,规模化企业较少,这一点和美国差得比较多。

我在美国走过几次,美国跟中国很像,国土面积非常大,所有的快运、大的干线物流也是大货车司机为主,但它的城市配送却有几家比较好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比较专注,不像UPS这种大而全,什么都做。例如,Tiger是只做搬家,它们就把城市配送的几个大领域分得比较细。

城市配送另一个行业特点是场景复杂,需求差异。快递和快运相对简单,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仓到另一个仓,而城市配送可能今天要从一个冷库送生鲜水果到一个菜市场,明天要送家具到一个客户家里,大后天又要把烟草送到超市。因此,想要大而全就很难了,所以有些平台用一些技术,就想解决一切问题,有点太理想化。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配送的成本持续走高。这几年城市生活成本都在持续走高,在一线做运营的人应该蛮辛苦的,因为成本在增加,但是售价又提不上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有一定的改观,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快到了尾声。

行业本质

物流是基础服务业,“成本”与“服务”永远是物流的核心要素。这段话是日本一个物流鼻祖说的,这句话说得很对,他说的是物流,物流的本质就是成本和服务。城市配送作为物流体系的一个板块,本质和后者一样。

模式思考

国内很多成功企业的模式都是从欧美学来的,之前有很多平台,今年很多平台就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高的曝光率了,还有的在转型。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有些东西不是抛出一个概念来就可以付诸实施的,还得是往接地气的方向走。那么,我们的模式怎么来?

1)车货匹配,货主与运力的撮合交易。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肯定是需要解决的,车货匹配具体要怎么做,怎么做到护城河?我们单纯做撮合交易的情况下,怎么做?尤其是未来,如果城市配送也像美国那样,是有几家比较大规模的公司,排名前几的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的话,我们的撮合交易的市场体量还有多大?我不太清楚。

举个例子,如果是租房子或者买房子,可能真的需要中介,因为中国所有的房子理论上是在14亿老百姓手里,你不可能谁都认识,一定需要中介机构给你提供有效的信息。但是如果你是办一张手机卡,应该没有人会找中介,因为就三家公司,电信、移动和联通。如果未来我们也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北京市可能就是4到5家比较著名的城市配送企业,每个人有不同的强势区域,我们的客户再去找运力会不会通过撮合交易?这是一个疑问。

就像我们送一个小的快件,可能我们一想就想到闪送,不会想到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直接给闪送就好。

2)环境友好,环境友好型车辆,低成本零排放。

其实这一点上,我倒是觉得过渡期还是很长的。首先是电动汽车现在各种技术和燃油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充电和加油是两个概念。深圳在政策上是所有的路权开放,北京为什么不一刀切?这很难,一是因为污染和道路资源是大问题,如果全放开,所有的车上路,北京会更堵。第二,深圳比北京热好多,北方城市锂电池的低温特性,技术很难解决。到了冬天非常冷,续航里程很短,充不进电怎么办?

所以,电动车一定要提升到高度,要有意识,但是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宝都押在这上面?每个链条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成本,还是要循序渐进。但是作为运营公司,现在去上电动车,我觉得值得商榷。这一点京东就做得很好,京东今年要在北京全部换成电动车,但是一台都不买,全部是租,他们还是对电动车看不太清楚,先租,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买。

3)智慧物流,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GIS、大数据等智慧物流技术。

智慧物流,一定重要,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觉得技术是一切。其实我们知道现在有GPS定位,或者是GPS再往上走ADAS系统的安全辅助,说是可以监视驾驶员,可以帮助踩刹车。但是这些都是管理,技术是管理提升的手段,真正的核心还是在管理。

例如,驾驶员打不打手机,抽不抽烟,但是他抽两次烟你就要开除他吗?开除他,明天这个车有没有人开?还有派单,如果驾驶员昨天还在送家具,明天就要他送水果,他没有送过水果,可能就把葡萄放在下面,香蕉放在上面,这些东西是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技术真的是管理的一个途径,单纯想靠技术做大,有点难,最终还是要看管理能力。

4)平台与规模,平台规模与车辆金融。

城市配送和干线物流有很大的区别,城市物流应用场景很复杂,车越多管理越不到位,单车成本会很高。理论上一个车队队长如果管10到20台车,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都占有的话,是一定要有人管最后的车队的,管不过来成本很高,规模越大,就亏得越厉害。怎么看单车的成本和规模的协调,怎么协调?还有怎么样看平台,平台是提供生产资料?是提供管理软件,提供财务系统,还是提供汽车金融?整体评估这一切,都得要一线的车队运营起来做支撑。

金融作为一个虚拟产业,一定是金字塔的上游,金字塔的底座就是基础服务,需要人搬着东西上楼,在超市接货、退货,需要人在物流园装车,就一定避不开最后的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怎么管,成本怎么控,才能让底座执行起来金字塔的上游,这值得思考。

模式思考

1)价值提供、整合与放大。城配企业做大就一定要强调管理,作为平台,就要看价值的提供者能不能放大,还有规模和成本怎么做最好的对应。

2)特许经营色彩。我们要认识到,做城市配送和做干线真的是不一样。做干线,国家提供物流园,有装车和卸车的地方,提供高速公路,在物流园交了停车费租金,高速公路交了过路费之后,一般来说不超载,不危险驾驶,都没人管你。

而在城市做配送,看似很简单,就是走个路,每一个信号灯、商场、道路,甚至是每一个城管,每一个公安,每一个执法大队,每一个市民其实都在做配合,几乎每一个部门都在做配合。做城市配送,政府提供的保障和配套资源是很多的,是隐形的,如果想要政府不管你,肯定不行了。

3)基础服务业。技术服务业,一定要牢记我们是基础服务业,就是要接地气。现在来看,经过三年,单纯地瞄上面可能走不了太远。所以,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基础的东西,要往踏实走,有些东西就是很苦很累,不容易出名,得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今天说的很多,不知道对不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们学习,再一次感谢大家。谢谢。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快递小哥工资调查:顺丰、德邦、三通一达、安能、优速……
下一篇:亚马逊、菜鸟在用的八爪鱼平台,一次能把分拣岗位产能提高97%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9-30
2024-03-26
2023-12-18
2023-10-24
2023-08-03
2023-07-18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