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上周,永辉召开了一场集团与各省区分公司的集团级别大会,核心议题是关于生鲜供应链改革,永辉要大幅增加自有买手队伍了。
“9月开始,永辉生鲜供应链的变革会进入深水区,从这次会议曝出了的一些内容看,一是,永辉未来要大幅拓展自有买手业务,由此,相对应的则可能会减少面向供应商的采购份额。二是,永辉各省区市场被要求建立生鲜加工中心,以增加标品,减少散货。”
"此次改革,集团是有一些采购收权,比如强化了调度权,各省区也可能不能像以往那样爱跟哪个供应商合作就跟哪个供应商合作了。同时,各省区分公司要自己增加买手人员,直采自采参与市场竞争。业务流程大致是:买手买完后,运到省区物流中心,加工后再到门店。"
“架构生鲜加工中心则主要是对原有物流园进行扩容,由此,这个也不会花太多钱。目前来看,包括建生鲜加工中心,永辉生鲜供应链改革的先导区域市场,主要是福建、重庆、成都、北京四大省区市场,这四大省区市场要先攻坚,要先跑出来。”
2023年,永辉的一大重点工作是做“阳光供应链”,重新梳理采销,并阳光化。
此次,永辉要强化买手能力可以说是“阳光供应链”的纵深一步,价值是:有助于提升永辉的商品差异化能力、生鲜标准化水平与品控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采销环节的灰色空间。
落到经营端,“买手集采”可能会有助于永辉生鲜业务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比如更好更深更大做透单品,扩充标准化的加工生产能力。
至于难点,某种角度上看,强化买手可能会减少供应商的份额,因此,会呈现出一定的去中间化特点。这个在当下中国商超市场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很多企业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但这也意味着,永辉未来需要更多采用现金方式采购。
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这次的生鲜供应链改革,其实就是回归初心,最初,永辉的生鲜经营就是买手制为主,供应商制为辅。”
对于整个商超市场(线上线下)来讲,行业的这波自有买手能力的构建浪潮,将有可能提升整个生鲜市场的集中度。同时,对于一些资金能力不强、依赖供应商供货及“输血”的零售企业来讲,这波浪潮也将可能会为其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
“目前来看,永辉生鲜供应链的深度改革,已经启动,启动会已经开了,当下,永辉也在低调地做,但未来节奏如何,进程会如何,仍还不好说。”
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1562 阅读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432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353 阅读极兔上半年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
1246 阅读震坤行:让“AI+制造”真正渗透进供应链
1174 阅读零担收入破200亿,连续多年稳居前三,跨越速运的竞争武器是什么?
1056 阅读荣耀新机搭载固态电池
984 阅读极兔速递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包裹量73.9亿件,东南亚市场增长65.9%创单季记录
921 阅读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
908 阅读月薪上瘾,困住了越来越多物流打工人
9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