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若干个月以上的变革项目推行过程,往往能令变革推动者甚至变革团队的不少成员抓狂:本职工作仍在手,变革任务又压上肩;经常加班加点,回家太晚被家人埋怨;偶尔团队成员家里有急事要请假,变革阶段性的成果交付期限却迫在眉睫、唯恐又得推迟了……仿佛杂技团演员要同时转动8个盘子一样,任何一个盘子转慢了就会掉落碎一地瓷片。
掌握平衡的确很重要,但非红不是要教你杂技般的高难度平衡功夫(我也不会),而是可操作的简易平衡方法,即像骑自行车一样的动态协调法。
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为什么能不倒?就是因为它在骑行过程中不断地保持平衡,通过手、腿、眼,甚至身体的重心变化,小孩子掌握了都能自然地做到。本节我们就来分解骑单车的步骤,学习一下动态平衡的方法,用以指导变革团队的领导和平衡。
假如你只用一条腿骑自行车,它既要踩下去又要将脚踏板提上来,连续几百下估计大腿就罢工了;而正常骑法是两条腿轮流踩踏板,左脚踏到底时右脚在放松状态自然就被抬到顶了,那右脚接着踩下去同时也让左脚得到休息……这样两腿都有同样时间的发力和放松,故能持续几个小时往前走。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就应该分清楚什么是左右踏板,什么是左右脚。例如日常工作(类似每日收发货)可以是左踏板,变革工作(如物料管理由库存模式转成JIT送货模式)是右踏板,我要花的精力就是左右脚,一脚把日常工作推动起来,有惯性时用另一脚把变革工作往前推一步,在变革工作跟进时再换一只脚推动日常工作……如此循环往复,让日常工作和变革工作都不会被晾得太久,从而保持平衡地向前走;又或者把自己的精力看作是左腿,其他同事(们)的精力是右腿,大家做好分工轮流干,日常工作和变革任务也都有人跟进,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两条腿用力均衡的要求做到了,自行车就能平稳地往前走;而要让两条腿可以更持久地保持工作状态,则要防止突然压力过大。对于日常工作我们有总结规律的足够经验,譬如哪段时间要备货、哪个月份开始做预算都能提前应对,而变革工作的可参考性低一些,这时可以用前瞻性来弥补,以我们在《圈人,来的是手还是脑》中介绍的变革任务分解方法,用临时性的人力资源或脑力资源,加上合适的时间分配来缓冲即将要涌来的大量变革工作,防止工作量平衡被突然被打破。
工作量大了,正常下班时间几乎下不了班,有时加班到很晚,这在工作角度看似乎是正常的,但在生活上又是不正常的。忙到陀螺般停不下来时,家人意见会很大,甚至劝说别干了、辞职吧(团队女成员更容易受此影响)。更好的策略是:制定下班纪律并严格执行。
举例来说,当你估算出整个变革团队平均每人每天要多出两个小时的工作量(剔除日常工作优化和授权的量之后),可以规定团队成员每天下班不得超过晚上七点,普通员工朝九晚五上班,变革团队成员在下班后还可以在办公室继续两个小时加班,到了七点强制关灯,也建议员工别把电脑带回家,第二天可以早半小时到公司接着干,或者周末在公司加班半天。
只有限制了工作的时间,变革团队成员才会努力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控制在规定之内,再考虑到加班的时间有一半可能都在交通拥堵,而晚点走或许实际到家也没有晚两个小时,团队成员家人清楚他们的纪律后更能理解,只要该把工作丢下时坚决放手去陪伴家人,家人自然也会积极配合、支持公司的变革工作的。
除了严守下班纪律外,外出清单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某个团队成员家里发生了状况要离开去处理几天,就把他手头上的任务延后而影响变革进展,或者急匆匆地找其他人来顶。变革推动者应设计一个标准格式的外出清单,将要短期外出成员把手头上的工作需交接部分填写进去。例如:
与上图进度控制表对应的如下外出交接清单:
最好是用电子存档,例如上图成员A要请假三天,但此时刚给物流现场司机培训完了APP,正要收集培训效果和纠正存在问题,以进行整体演练,在这个关键节点他必须找到变革团队中其他成员(B),将明细的工作交接给成员B。邮件由成员A发送给自己团队的工作组组长和成员B,抄送给变革推动者。若是组长或变革推动者从外出清单上发现任务交接不清楚,或者还有影响变革进度的风险,需提出修改意见,并最终让接手方认可、进度管理可控,且交出方能够安心投入到自己外出的家事中。
在骑行的旅程中,假如眼睛往下盯着手握的车把,或者脚踩的踏板,精神会很容易紧张,前面突然出现小石头、急转弯等情况就会让自行车晃动起来,影响平衡;而眼睛持续望着前方,看清还有多远就存在什么状况要应对时,当下的骑行动作控制起来则轻松得多。变革过程也一样,视线要放长、心态要放宽。变革推动者须致力于团队成员的心理互动,定期交流以掌握他们的心态,持续引导他们从当前紧张、繁琐的焦虑中抬头看到未来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以恢复心态的平衡。
正如长途骑行时我们也会发掘枯燥动作之外沿途的好风景、小乐趣一样,给变革过程适当安排一些放松的方式也是能对变革团队起到缓解压力,平衡心态的好办法。在《看团下馆,分人点菜》中我们讲到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会随着组织形态在各时间点的不同而变化,变革推动者要努力将黑色实曲线描述的普通形态尽可能往蓝色虚直线去靠,除了运用恰当领导型态能起主要作用外,放松方式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思考一下,户外拓展、小礼品(有变革logo的挂饰、水杯、鼠标垫)、饮酒、K歌、出游、纪念VCR等方式分别可应用于以上哪些组织形态中?
最后,变革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量均衡也是影响团队士气和心态的考量因素。虽然《谁的孩子谁抱》中我们清楚界定了每个成员的工作量,不过很多情况下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忙都是很正常的(包括前面提到外出清单),让一个成员帮其他人分担一次不难,经常都要帮时就得学习雷锋——写日记。用固定格式把每次委托别人帮忙超过1小时工作量的内容记下来,定期将委托记录分享给团队成员,让被帮的人明白帮忙不是免费的,提供帮助的成员也不是义务劳动,大家心态上会更平衡。
总之,变革过程艰难险阻,除了要奋力向前的动力,还得有保持平衡的艺术——工作量的平衡、生活的平衡还有心态的平衡。只有整个团队都尽可能达到平衡状态,变革工作才能不焦不躁、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
1、40篇文章目录
2、专栏发布:以图文形式发布在罗戈网专家专栏,每周一中午12点更新,现已更新21期。
3、费用说明:
专栏订阅价格:199元
享受权益:
(1)干货:传统物流中小型企业管理变革一本通(40篇)
(2)案例:至少50+可沿用参考案例
(3)福利:收获2个多月价值50万管理咨询服务等价内容
(4)答疑服务:专属社群,十几年经验物流总监及资深行业专家定期互动答疑
(5)交流:前沿资讯,资深人士专题案例讨论加速落地
还在犹豫?不如看看他们怎么说
快来订阅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