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8点至9点30,由超市周刊、龙商网组织的第19期公益直播课以线上直播形式开展。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受邀作为本期嘉宾,对话超市周刊主编高建成,向线上2000余名观众分享了《疫情后零售行业的反思和机会》相关思考,同时在线回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
李燕川表示:面对疫情,作为零售企业需要反思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是否有针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平时是否维护好了与供应商的关系;平时各种应急演练和训练是否做到位了;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想办法自救而不是等;对疫情时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有预判。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在政府层面,需要反思是否真正了解基层企业的真实需求;政策的倾斜是否给了真正需要的企业;发挥政府能力,整合资源共渡难关。只有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才能帮助企业真正站起来。政策若不想滞后,就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痛点,把握好前置性、倾向性、让政策真正落地。
作为北京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在疫情期间真正体会到了会长在企业的好处,只有真正了解行业才能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为会员及时做出提示。北京连锁经营协会自疫情发生至3月15日,共向95家会员企业针对货源何时紧张、口罩如何备货等问题发出15次实质性经营建议;向政府提出4次提案,解决经营企业口罩供应问题及物流通道问题;进行了16次的会员企业优秀经验分享。发挥了协会的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协会平台打通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实现会员之间的互助与业务指导。
在谈起疫情后的零售业,李燕川表示:疫情后线上线下的融合会有进一步的促进;社区店、生鲜店这些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小店会有一定发展;跨界融合也会加速发展,如超市与餐饮融合,点心小吃进超市卖;供应链也会经过本次的锻炼变得越来越强大;健康商品会成为趋势,零售商要做好商品结构的转化;科技助力零售加速。
超市发由于经历过03年非典疫情,从1月22日起便根据形势及时对此次疫情做出判断,及时成立疫情专项小组指挥各部门储备民生商品及防护用品。在春节期间保障了货源充足和物价稳定,稳定了民心。随着疫情发展不断调整战略,为隔离社区和小汤山建设者送货、开辟订货微信群、设立自助提货柜等,用各种方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舍利取义,以大局为重,以社会为重,以稳定为重。最终超市发在疫情期间没有一品断货、没有一品暴利、没有一名员工感染、没有一家 门店关门,1-2月销售同比增长超24%。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全程回放: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498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431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302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116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981 阅读传化智联:紧跟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助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974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956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900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鹰鸽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897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8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