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便利店行业显得有些“魔幻”。这边,全时便利传来北京区域关店停业的消息;那边,便利蜂宣布北京市场实现盈利。
从业者信心也是冰火两重天。受到疫情影响,个别便利店创始人信心动摇,甚至有企业透露计划卖掉的信息;而罗森中国副总裁张晟却表示今年是便利店的春天。
同样的经营环境,迥异的市场判断,这考验企业家的毅力、定力以及行业洞察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便利店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曾在2018年初表示,便利店处于“惊蛰”时节,接下来便迎来春天。
那么,在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下,便利店的春天是否如期来临?消费者习惯变化对便利店带来哪些机会与挑战?中国便利店行业未来怎么走?
带着上述问题,《第三只眼看零售》再次专访王洪涛。在他看来,后疫情时代的便利店进入了调整阶段,企业开始调整战略、战术、心态及节奏。
《第三只眼看零售》:大概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这个阶段,你对整个便利店行业有一个判断,便利店处于“惊蛰”的这个节气,接下来才是仲春,春天之后还会有夏天。我们还是以季节作为比喻,你觉得当下的便利店行业处于什么季节?
王洪涛:如果用四季来做比喻,我觉得便利店还在春天的阶段。如果按照节气来比喻,我觉得应该是谷雨这个节气。也就是说,便利店要想要有夏天的茁壮成长和秋天的收获,这个时候需要雨水的滋润。从行业格局来看,外资便利店、跨省发展品牌和区域龙头企业的格局基本上成形了,但是区域的密度布局还没有完成,企业也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
便利店从业者的担忧主要来自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消费本身来说,虽然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发生变化,消费者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商品本质上的需求也没有发生变化。便利店从业者要应对的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这些挑战一直是存在的,只是疫情让一些变化加速,让一些问题更早暴露。
《第三只眼看零售》:如果将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看做三个发展阶段的话,便利店在这三个阶段的主旋律分别是什么?
王洪涛:2018年是便利店的资本年,这一年不少便利店获得融资,便利店的资本泡沫也在这一年破灭,代表性事件是P2P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2019年是便利店的冷静期,便利店经营者在思考适合自己的长远布局,比如走中国特色的便利店发展之路;2020年分为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便利店进入调整阶段,企业开始调整战略,调整战术,调整心态,调整节奏。
在后疫情时代,更多的区域便利店选择了下沉市场,选择了200公里供应链辐射范围内的密集布点,选择了新的待开发市场,而不是盲目跨省发展或者向一二线城市挺进。此外,大家在探讨一些资源整合,思考如何更好地协同,个别企业调整品牌定位,兼顾好直营和加盟的发展。
《第三只眼看零售》:疫情给便利店业态带来巨大影响,便利店行业到现在为止的销售数据有什么样的变化?今年后半年局势如何?
王洪涛:从我们目前了解的便利店销售数据来看,一季度行业销售平均下降11%。目前,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恢复到同比80%-90%左右,6月过后有望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因为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随着天气变暖,也迎来了便利店的旺季。但是大家普遍会阶段性调整一下发展的步伐。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2020年一季度大部分品牌便利店没有新开门店,二季度的开店计划也低于去年同期。
《第三只眼看零售》:我们前段时间采访了几位便利店企业负责人,他们释放出来的信号是行业很萧条,甚至传出一些便利店品牌想要卖掉的信息,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王洪涛:萧条其实是对消费信心的感知,后疫情时期,消费者的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疫情让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困难,因此都有“萧条”的判断。从业者所谓的萧条,应该是相比疫情前而谈,但是如果相比其他行业,便利店行业其实谈不上萧条。
大部分中国企业家并没有经历过外部环境如此巨大的变化,心态容易失衡。我们再来看看邻国日本,日本经济泡沫之后,几十年一直处于低增长的经济大环境,这期间反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所以,疫情也是一次大考,考验大家的抗风险能力,考验大家的心态。
谈到企业卖身,有两种卖的方式,一种是在价格至高点卖掉,这样能卖个好价钱;另一种卖,是在价值低点贱卖,这是为了救命。对于后者而言,企业若能通过调整,坚持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只眼看零售》:从2018年开始,资本对便利店行业关注度日益提高,这一年也是便利店最受资本热捧的一年。在当前的情形下,资本对便利店是什么样的心态?还准备投资便利店吗?投资的价值点在哪里?
王洪涛:从2019年开始,便利店融资就已经开始退烧了。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会变得非常谨慎,同时,资本源头的钱也会少。不过,据我了解,资本还是在关注这一条赛道,但是下手比较少。
便利店业态经历过资本热捧的高光时刻,也经历过资本寒冬的暗淡岁月。对便利店企业而言,有资本助力,是锦上添花。没有资本的加持,也要保持良性发展。便利店做好自己最重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节奏。
《第三只眼看零售》:你认为今年后半年便利店的两个关键词是“稳”和“实”,可否具体阐述一下?
王洪涛:“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家要有定力;二是经营管理要更加稳健;三是扩张速度要适度。这个稳并不是慢的意思,而是量力而行,让企业这辆车稳定前行。“实” 有两个意思,真实和扎实。真实就是不冒进,不虚张声势的意思;扎实,指的是企业的基本功要练到家。
《第三只眼看零售》:是不是前两年在资本的簇拥下,便利店行业有点浮躁了?
王洪涛:不排除企业家内心深处有这种波动,之前不被关注,突然资本热捧了,有点飘是人之常情。但是一味追逐资本的人肯定做不好便利店。因为,便利店这个“苦哈哈”的行业,讲不出令资本心动的“故事”,也玩不出令资本关注的花样。
《第三只眼看零售》:今年便利店行业有两个备受关注的新闻,一个是全时便利,它宣布关闭北京区域门店;另外一个是便利蜂,它宣布北京市场盈利了。这两个新闻是极大的反差,给人一种很奇幻的感觉。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王洪涛:任何行业都有做得好的和面临调整的企业,就像每天有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倒下一样,都是一种正常现象。只不过把两个事情放在一起,就显得比较有意思,因为它们总部都是在北京,而且恰恰都是前后脚的事情。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也不能说明什么趋势。
《第三只眼看零售》:去年开始,7-11、罗森等外资便利店加速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特别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有一个“下沉”的动作在里面,今年这些企业还是保持去年的节奏吗?还是会调整策略?
王洪涛:它们的战略应该不会因为疫情而调整,节奏上可能会相对放缓一点,但是他们应该还会继续走这条本土化的路。两大外资品牌走的区域合作模式,是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或者十几年的等待之后,找到的一种可行的本土化策略。从细节上看,具体的个案成功还要看双方融合的程度和各自的投入的资源情况。但从大趋势来看,这种合作是没有问题的。据我所知,外资便利店品牌依然还在积极寻找区域合作伙伴。
《第三只眼看零售》:业内有一个判断是,疫情会让消费者购物行为发生变化。基于这种判断,疫情对便利店的单店模型或者盈利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王洪涛:后疫情时期,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可选择的购物渠道更加丰富、多元、便捷。在这种背景之下,便利店必须要做出应对和调整。如何让店内的商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如何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充品类;社区型便利店是否要增加生鲜品类;写字楼商圈的店铺是不是要加强鲜食经营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便利店经营者重新作出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变化速度非常快,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随时应需而变,切忌固守过去成功的模式。
《第三只眼看零售》:在消费信心层面,超市业态5月份开始出现拐点,增幅放缓或者出现同比下降,有业内人士担心疫情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后半年不确定性较大。便利店业态的销售情况如何?也会有如此的担忧吗?
王洪涛:相对于超市来说,便利店的波动会小一些。在疫情期间,便利店没有出现订单爆增的情况,所以便利店的销售环比会比较平稳。当然,大家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第三只眼看零售》:这次疫情对你本人产生哪些触动?它让你对便利店行业形成哪些新的想法?
王洪涛:最大的触动就是,企业其实有时候和一个人一样,意外来临的时候,生命显得很脆弱。便利店,特别是本土的便利店,一定要接地气,投入和产出要成正比,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第三只眼看零售》:这其实是企业家如何认知不确定性的问题,在这方面,你有什么样的见解?
王洪涛:要从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消费者在这儿呢,写字楼在这儿呢,居民楼也在这儿呢,消费者要吃要喝的,这些是没有改变的。不要把自己陷入对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而是要把精力投入到确定性的事情当中去。
《第三只眼看零售》:2019年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便利店数量目前是13万家。你认为中国便利店未来能够达到多少家的规模?未来有多大的空间和增量?
王洪涛:未来中国便利店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会是一个合理的、符合市场特征的发展的速度,不会出现暴增的情况,但会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连锁百强表”数据,去年便利店销售增幅为16.5%,是几大业态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业态。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台湾地区的便利店市场基本饱和,这些年大数没怎么变化。日本便利店调整几年,又增长一下,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便利店数量还没有完全饱和。日本尚且如此,中国市场就更加广阔了。
《第三只眼看零售》:这几年涌现出一些便利店新秀,他们的创始人都有丰富的便利店从业经历,并且获得了资本的投入,发展很迅速,比如合肥的邻几、南昌的有家等,你怎么看这些“新秀”的优劣势和未来的前景?
王洪涛:我比较看好他们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资本加持,也要勒紧腰带过日子,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钱不能乱花,要有节奏的投入。这些企业要有一个合理的盈利期限,不能一直投入,否则后续融资一旦无法跟进,企业就要出问题。
《第三只眼看零售》:国内零售业态中,百货、超市业态的上市比较多,而便利店业态的上市公司极少,这是为什么?目前有哪些便利店企业准备上市中?
王洪涛:便利店还是个小行业,企业的经营规模整体都不够大,上市公司少是正常的,我相信未来上市的便利店企业也不会多。而目前,筹备上市的便利店企业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上市应该不是现阶段大部分便利店企业考虑的重点。
《第三只眼看零售》:从长远来看,中国便利店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王洪涛:行业格局方面,外资品牌会以区域合作为主要方式,布局全国;以美宜佳为代表的本土巨头会由南向北,然后全国扩张;区域品牌会更加聚焦省级市场的深耕。总体而言,特许加盟是便利店品牌突破店数瓶颈的有效方式。
首发 | 富勒科技完成3亿元融资,经纬领投,高成和高瓴跟投
11292 阅读苹果社招运营与供应链类岗位
4626 阅读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岗位
4549 阅读近1500人!中远海运24-25届全球招聘启动
4028 阅读宁德时代社招物流工程师-YBSJ;高级物流工程师-进出口;海外物流规划工程师;物流规划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物流)
3609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社招仓库管理员-泰州;财务出纳专员-常州;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市-丰台区
3569 阅读拼多多集团-PDD | 2025届校招正式批网申时间延长至2025年1月12日
3469 阅读TCL实业2025届全球校园招聘供应链管培生等岗位,截止11月30日。
3232 阅读顺丰社招仓储管理经理、KA客户经理、SME客户经理、灵活业务资源专员、散单管理岗等
3284 阅读招贤纳新丨美通招聘这些岗位人才
310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