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是物流运输业更好稳健发展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非税业务会被合规,更有助于大企业的诞生。之前由于税对大企业和小企业而言是有很大差异的,对于大企业完全是不公平竞争,就如同超限超载一样,小型企业可以对于自己的路线做处理,该超超,但是大企业是碰都不敢碰的。治理超限超载是行业人士一直希望政府治理到底,不能停的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公平公正的营销环境,企业才有往效率去提的可能,否则通过技术或者规模提升上来的效率,是没有办法和超限超载以及偷税漏税的方式去PK的,小企业反而更适合存在,行业是没有办法降本增效的,物流行业不能降本增效,整个经济体其实都是受影响的,在宏观数据上就非常明显,物流额占GDP的比重是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了太多的。
治理超限超载大概率是会一直持续的,营改增是不用判断的,特别是这些年物流的增值税率不断调低,很好地构建了物流行业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宏观政策是OK的,站在行业的视角也是OK的,但是站在单个企业,这个过程确实是非常痛苦的,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是个短期极难根本性得到解决的问题,更不是发个什么政策就能马上解决的。大概率是宏观政策+行业模式不断调整去适应+企业及时应变,一起努力最终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而解决的那一天,物流就真正是拼运营效率和数据沉淀信用的竞争逻辑了。
自2017年无车承运人试点开始以来,行业内开始出现了一些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之所以知名,是因为广而告之地提供税务服务,就是开发票,并且两三年时间内做到一年开票量过百亿,物流运输行业,特别是纯运输营业额过百亿的企业在中国是屈指可数的,开发票这件事情,成了行业最大的现象级存在。
开发票这件事情自营改增之后一直都存在,只不过都是小企业在做,一个原因就是税源地就是靠做小来规避风险,所以是小企业;第二个原因是涉及到要将真金白银打入提供发票服务的企业的账上,再等对方从私账将扣掉服务费后的钱打回来,这种纯商业行为,都是建立在纯熟人可信任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可信任圈是有限的,所以一直都只是小企业在做。当然还有一个行业原因,营改增后那五六年,开发票并不是一个可以摆在桌面上说的事情,无车承运人试点给了开发票一个宿主,让无车承运人和开发票划了等号,并且迅速拓展全行业业务,打破了之前开发票都是小企业的局面。
一是因为在税源地取得了更大突破,有注册公司所属地政府政策撑腰,供应得到了保障,这个开拓者是一位前辈,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人,遗憾的是我却不能说他的名字。二是因为第一次将开发票摆在台面上来推进,让客户不用畏惧自己收到钱了跑路,大胆地甩业务过来,将以前非常多的在台面下进行这个交易的量全部收集了上来。再加上各路监管更严,痛点客观存在,很多以前用其他方式解决的也都流入到了这个通道,所以最终才有了这么多家过百亿开票量的现象级存在。之所以说现象级存在是因为如果一直都只是靠开票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些企业都在做转型,都在做合规,而网络货运再一次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规范整个运营操作过程,并且被监管,新的405号文件就是允许网络货运平台替司机开具发票,本质导向就是将以前行政挂靠导向未来的业务挂靠,全链条拉通后就将实现据票制到据实制的完美过渡。
要回答这个网络货运怎么解决开发票的问题,我需要从四个角度来先做个铺垫,这四个角度分别是宏观政策、营改增后的作用、据票到据实制、运营数据沉淀,这是个自上而下的顺序,接下来我们依次展开:
(1)先说宏观政策,网络货运试行政策是从无车承运人试点政策衍变而来,无车承认人试点期间相继出了579号函、30号文,分别对于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可以用承运过程中用到的油和路桥费做抵扣,以及可以替司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做了相应的指导,有些地方也先行先试做了一些动作,但都还没有成为主流,到了网络货运试行这一年,同期发布的405号文更加清晰地明确了网络货运资质企业代司机开具专用发票的相关操作,让物流运输这个增值税链条上末端司机无票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2)接着聊营改增后的作用,营改增对于物流运输行业的影响,就是将很多非税收入变成了应税收入,将之前作为现金生意没交的税开始收起来。因为营业税的缴纳是主动申报制,除了上市公司、国企、大型企业相对规范外,中小型企业基本是有很大空间操作的,特别是小微企业。而增值税本质上是让商业链条里的链主主动要票,通过商业链条的内循环模式实现了全面营改增。
(3)接着聊据票制到据实制的变化,增值税是抵扣制,在物流运输领域基本是据票逻辑,稽查只能是在有人举报以及触碰了税控系统的预警后发生的,当然抽查也是一种。而业务的实际运转是否遵循这个逻辑,其实是动态的,当然,税务逻辑本身不应该干涉经营,就是作为基础规则存在,但是只有在税务逻辑尽可能的符合经营规则,才可能实现合理化税收,并且不会影响到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据实制。
(4)最后说说运营沉淀数据,物流运输行业的运营数据是非常缺失的,从基础数据到行为数据到企业模型数据,全行业这么大体量,却没有可信度高且完整的结构性数据,行业要有大的聚集效应,通过技术、组织方式变革提高效率是缺乏基础的,这是宏观逻辑,任何一个大经济体,大领域拆开了看就是因为模型不断健全、数据沉淀很丰富、标准才能形成、信用体系才能构建、品质和品牌才可能出现,整个行业才可能稳健发展,才可能最终降本增效,并且影响整个经济体,物流是这样一个大盘子的行业,却缺乏这些基础,这应该也是我辈为之努力的最好切入点。
ps:更多“光头杨谈网络货运”专题的详细内容,请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2839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2822 阅读物流行业如何破“内卷”?
1650 阅读电商件单票 36元,中国快递企业扎堆到中东搞钱
1458 阅读全球海运市场动态(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364 阅读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1277 阅读5000吨!创单日历史新高!
1027 阅读打破成本困局:重塑企业运输采购新范式
1069 阅读顺丰控股:2024年12月营收264亿元 速运物流板块业务量同比增近20%
1060 阅读⾸批中国物流碳计算⼯具获得GLEC⼯具的授权认可
10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