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的一则通报中,深圳市快递行业协会曝光了空壳公司的诈骗套路。
首先是梁某等人注册了无履行能力的空壳公司,以某品牌云仓为媒介,骗取A、B两家快递企业的信任。随后,空壳公司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营造能够履行合同义务的假象,使快递企业不怀疑空壳公司的真实性及具备充分履行合同的能力。最后,在未经快递企业同意的情况下,空壳公司对外宣称自己是快递企业的客户代表大肆收货,利用月度的结算账务周期诱骗快递企业先为其提供运输服务,通过拖欠快递企业运输费用的形式谋取非法利益。最终,A、B两家快递企业遭受经济损失高达700余万元,其中A快递企业损失300余万元,B快递企业损失400余万元。据了解,目前A、B两家快递企业正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深圳市快递行业协会提醒,各快递企业要吸取本案件的教训,加强对月结客户的资质审查和日常管理,签订月结合同时注意规避风险,对涉及结算金额较大的客户开展排查,防止此类诈骗案件的再次发生。有法律专家指出,合同诈骗作为一种常见经济犯罪,往往会给受害方带来巨大的困难,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资金链断裂,最终难逃破产厄运。因此,企业应当将防止合同诈骗作为第一要务。
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454 阅读外卖战OR即配战?京东美团博弈,快递受伤?
1337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176 阅读零售企业仓储博弈:自营VS外包
1174 阅读4个低碳奖项丨2025 LOG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案例申报开启!
991 阅读顺丰再出手,领投无人车公司「白犀牛」
881 阅读降本增效,物流企业不能只是“过紧日子”
794 阅读外贸出口转内销商家在抖音电商成交3.6亿元
798 阅读快递绿色包装进校园,极兔全方位展示全链路绿色管理成果
696 阅读投资12.5亿元!京东物流、胖东来联手布局供应链产业基地
74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