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82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2016年提高2.3个百分点。8个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如下表,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业和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
2017年完成投资5986.3亿元,同比下降3%,低于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8个百分点。近年来,新版药品GMP认证工作接近尾声,一致性评价等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加速推进,部分企业选择放弃部分品种、项目或延缓评价中品种的项目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随着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9.7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得到提高。8个子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如下表,增长最快的是生物药品制造业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进口额5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出口额60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增幅达到近五年的最高值。贸易顺差49.2亿美元,同比下降34.6%。进出口均呈现较快增长,一方面国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拉动了医药产品进口,同时,本土企业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出口的快速增长,扭转了2016年出口额下降的局面。
医药创新投入持续增长,一方面“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继续加大对医药创新研发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研发投入大、创新成果显著的行业领军企业,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恒瑞、复星、海正等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了销售收入的10%左右,大量资本涌入医药创新领域,一批创新成长型企业顺利融资,有效推动了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药研究。
同时,随着审评审批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等一系列举措快速推进,大大提高了审评审批效率,医药创新环境明显改善。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全球首家获批,硼替佐米、富马酸替诺韦二吡呋酯、帕瑞昔布钠、卡泊芬净、来那度胺、特立帕肽等一批重磅首仿品种以及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等一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不断填补各领域国内空白,为提高人民群众用药可及性、减轻疾病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173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1063 阅读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967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031 阅读普洛斯携手极兔,以领先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包邮区”加速西进
929 阅读极兔上半年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
917 阅读供应链计划系统的蜕变:“计划工具”到“决策大脑”的进化史
862 阅读智加科技向顺丰速运交付超百台智能辅助驾驶重卡
913 阅读顺丰、申通、韵达冲进前五!
877 阅读DHL快递完成亚太机队更新计划
83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