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业务量超过2.6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行业服务民生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950亿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用时仅5个月,比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达到400亿件提前了7个月,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再次刷新纪录,显现了我国快递市场巨大的发展韧性、蓬勃活力和增长潜力,也彰显了邮政快递业在促进消费和畅通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业务量再次刷新记录,而且价格战也已经有趋缓的迹象,拐点将显现,价格有望回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从已披露的最新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看,今年4月,圆通、申通、韵达快递企业的快递单票收入下滑幅度已有明显收窄,价格战处于趋缓走势。而且下半年第一波旺季大促“618”即将来临,各快递公司极有可能会在6月份上调价格,从而抓住第一波盈利期。
数据来源:各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
今年4月,浙江省通过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要求快递企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草案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避免局部地区掉入过度价格竞争的困境。预计随着政策的规范以及整改力度的加大,短期行业价格竞争将有所缓和,而且价格战的核心目的是各快递企业抢夺市占率、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价格战持续过久就必定损伤到企业根基,所以价格战的脚步也就会放缓。
由于价格战过于激烈,导致“产粮区”单票收件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网点运营成本,根据双壹实际调研发现,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很多网点处于极度亏损,已经达到“崩盘”临界状态,网点“厌战”呼声日益高涨。而且根据各快递品牌2021年一季度以及4月份公布的经营数据分析来看,总部净利润基本都处于下滑趋势,所以各快递总部也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寻求突破。比如圆通在5月28日新开设一条昆明至新德里的南亚国际货运航线,迄今为止累计已开通30多条国际航线,并且圆通国际行政总裁孙建在“圆通成立二十一周年暨网络管委会十五届二次会议”做汇报时说“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携手网络分公司共同开拓,共赢未来”,足以证明圆通已经把战略目标放眼国际,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除了圆通其他各快递品牌也都纷纷有了新的举措,顺丰、中通和京东快递等企业升级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服务体验和品质,创新寄递模式改善农产品等寄递时效。邮政、和顺丰开通运行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航空运力稳步提升,运输网络不断拓展,行业综合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各快递品牌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也许是意识到“劳民伤财”的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寻找新服务、新增量才能突出重围,独占鳌头。
“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2374 阅读嘉诚国际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
2333 阅读深圳拟扩大试点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加速产业规模化进程(附编制说明等下载)
2167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收购,9亿美元交易值不值?
1652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12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267 阅读国内首条无人机城际物流航线首航,1200公里续航会否冲击货运格局?
1262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1132 阅读普洛斯中国2024年表现稳健强劲,卓越运营助力新经济势能攀升
1128 阅读物流行业唯一!京东物流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
111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