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业务量超过2.6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行业服务民生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950亿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用时仅5个月,比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达到400亿件提前了7个月,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再次刷新纪录,显现了我国快递市场巨大的发展韧性、蓬勃活力和增长潜力,也彰显了邮政快递业在促进消费和畅通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业务量再次刷新记录,而且价格战也已经有趋缓的迹象,拐点将显现,价格有望回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从已披露的最新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看,今年4月,圆通、申通、韵达快递企业的快递单票收入下滑幅度已有明显收窄,价格战处于趋缓走势。而且下半年第一波旺季大促“618”即将来临,各快递公司极有可能会在6月份上调价格,从而抓住第一波盈利期。
数据来源:各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
今年4月,浙江省通过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要求快递企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草案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避免局部地区掉入过度价格竞争的困境。预计随着政策的规范以及整改力度的加大,短期行业价格竞争将有所缓和,而且价格战的核心目的是各快递企业抢夺市占率、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价格战持续过久就必定损伤到企业根基,所以价格战的脚步也就会放缓。
由于价格战过于激烈,导致“产粮区”单票收件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网点运营成本,根据双壹实际调研发现,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很多网点处于极度亏损,已经达到“崩盘”临界状态,网点“厌战”呼声日益高涨。而且根据各快递品牌2021年一季度以及4月份公布的经营数据分析来看,总部净利润基本都处于下滑趋势,所以各快递总部也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寻求突破。比如圆通在5月28日新开设一条昆明至新德里的南亚国际货运航线,迄今为止累计已开通30多条国际航线,并且圆通国际行政总裁孙建在“圆通成立二十一周年暨网络管委会十五届二次会议”做汇报时说“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携手网络分公司共同开拓,共赢未来”,足以证明圆通已经把战略目标放眼国际,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除了圆通其他各快递品牌也都纷纷有了新的举措,顺丰、中通和京东快递等企业升级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服务体验和品质,创新寄递模式改善农产品等寄递时效。邮政、和顺丰开通运行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航空运力稳步提升,运输网络不断拓展,行业综合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各快递品牌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也许是意识到“劳民伤财”的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寻找新服务、新增量才能突出重围,独占鳌头。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785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0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269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234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63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1003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913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21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47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