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现场
物流是个勤快活,不屑于动或懒得动,是物流管理者的大忌。特别是我们每一个项目的主管,要对本项目现场情况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做到胸有成竹。不到现场就没有了指挥的前置性和前瞻性。
等靠的思想和遥控指挥,不可能使自己的决策百分之百的执行。就会犯瞎指挥的错误,产生不听指挥的抱怨。
毛泽东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要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最好的工作方法就是——到现场去。
2.用心做
每一名物流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对工作的整体认知:对所持项目基本运作的了解;不同运输条件下业务操作流程的执行。同时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入库、出库时对货物品项、数量的准确。
无心者,只看到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把自己作为一名驮兽,把工作当做是一份苦差。用心者,关注在意每一个动作,哪怕是一个败笔,也能够使自己激灵一下,找寻全体的、本质的、内部的联系。把它归集上升为概念、理性的东西,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辛劳中体味成功。
3.做完整
物流供应链环环相扣,周期切片螺旋式上升。由物流结点,物流细胞,编织而成物流网络。物流的相关各方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物流三维模型。
岗位因职责而繁简,职责因动作而迟早,动作因套路而长短。装卸简单,文员繁杂;仓管早而配送迟;实物流短而资金流长。不同的岗位对完整的概念理解不同,要求也不同。
4.重证据
如果说物流运行重点关注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执行、落实的话,那么,物流监管的重点就是要在运行中提取证明工作指令、货物保全、货物到达的纸质证据。
包括但不限于电话记录、传真、电子邮件、发货指令、入库单、出库单、签收回单、盘点签字、月末对账单。
证据就是刀俎。谁掌握证据,谁就拥有工作的主动权。
没有证据,工作就没有结果,把工作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并引发无尽的纠葛和嘴战,说不清也道不明。
工作中不仅要有证据意识,更要落实取证方法和措施。
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采集证据的过程,采集证据就是保护自己。
5.要求变
人不可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收货、理货、盘货,仓储、装卸、运输,物流基本动作不变,操作流程的主框架保持相对稳定。
但是,每一次配送,客户不同,每一个操作,关注点不同。在物流供应链的操作中,唯一不变的是恒久的责任心。处变不惊,修补有道。
在重复的物流操作中,境界不同,感悟也不同。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国内运输物流服务【冰淇淋业务】
4938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贵州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2445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河北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1714 阅读“反内卷”之后,快递公司的“护城河”在哪?
1313 阅读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032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954 阅读单品年销千万,新品研发提速,国民零食如何借拼多多复兴?
876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833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728 阅读美团闪购携手家电品牌实现空调半日送装
75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