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居民对生鲜易腐品的大量需求。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生鲜食品贸易实现大发展,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冷链物流标准作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标尺,愈发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作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重要一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对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对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完善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作出努力。
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我国物流行业新的增长点,国家政府和行业等部门在促进维护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方面也在不断持续发力,自2014年以来,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和标准。随着政策的不断实施和相关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冷链物流即将转向高门槛、新基础设施、大整合、强监管的转变,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我国逐步探索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警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不断完善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
(一)冷链物流标准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愈发重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相关规范不断增加,冷链物流标准数量不断增长。2019 年,我国形成了一系列标准,例如《航空货物冷链运输服务规范》《鲜活易腐物品名录与物品保鲜条件表》及《鲜活易腐物品包装》等。根据我国最新版《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22年版) 我国目前冷链标准共计348项,相比2021年增加50项,相比2019年增加65项标准,冷链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冷链物流标准数量的大幅增加正是冷链物流供给适应冷链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一种响应。
(二)冷链物流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一个完整、独立、高效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是我国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推进完善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2021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我国第一个冷链物流五年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打造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提出要求。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地,相关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致力优化枢纽港站冷链设施布局,提升冷链运输支撑保障能力。202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聚焦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细分越发明显。在按内容分类的基础上,基础标准按标准性质可分为冷链术语,冷链分类与基本要求;设施设备相关标准按冷链物流作业环节又细分为预冷加工设备、冷库设备、运输设备等标准;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根据服务对象划分为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加工食品(速冻食品;冰淇淋;奶制品等)、特殊商品(药品、部分化工产品等)等。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推进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进程,对促进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冷链物流标准层次结构不断丰富
近年来,随着标准建设不断加强,我国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出台数量明显增多,层次结构不断丰富,企业和团体标准也正逐步完善。
在国家标准方面,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建设已成为政府制定标准的重要的环节。2019年7月30日,“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政府列为重点实施的补短板工程。政府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城乡冷链物流发展,推进冷链物流政策制定和实施。另外《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建设不断加强。
在行业标准方面,针对冷链物流行业管理部门众多,行业标准难以明确统一的问题,我国通过成立冷链物流相关行业协会,整合各部门的意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促进整体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发展。此外,针对冷链物流行业经常涉及标准建设的环节,我国设定了8项相关标准,对冷链分类、信息管理、追溯管理、冷藏/冷冻食品物流、易腐食品控温、保温车冷藏车、冷库设计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地方标准方面,自2011年起,我国冷链物流地方标准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地方标准对地方冷链物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不断完善地方标准建设也是促进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6月1日,京津冀联合制定的《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等8项冷链物流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开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冷链物流地方标准水平的又一大跃升。该标准的施行有利于京津冀区域冷链物流品牌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京津冀冷链物流行业的统一和规范,有助于实现我国冷链物流健康有序的发展,其经验可推广至全国,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所借鉴和复制。
在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方面,相比与其他标准,团体标准在制定时自主性较强,容易实施,是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重要环节。团体标准作为企业参与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重要契合点,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18年,我国《标准化法》正式确立了我国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冷链物流团体标准也不断得到发展。另外,国内出现的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如中粮、双汇、光明乳业等,对冷链物流巨头的形成提出了需求,随之顺丰等冷链物流巨头不断形成,促使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壮大,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参与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企业标准不断得到完善,对冷链物流行业产生较好的影响。
(四)冷链物流标准中作业与管理标准占比增大
随着冷链物流标准总数量的增多,细分下的各类标准数量不尽相同,通过查阅《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22版)的分类。将冷链物流标准内容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由于我国易腐品种类较多,涉及不同的操作环节,对操作技术要求有不同的标准,导致我国冷链标准中作业与管理标准数量逐渐增多,占比增大。由表1可看出冷链技术与管理标准共计267项,占总标准的76.7%,比2021年占比增加7.4个百分点,作业与管理标准的比重逐渐增加,表明我国在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中越来越满足当今冷链物流发展的需求,在冷链物流标准建设工作方面越来越完善。
表1 冷链物流标准分类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22版)
尽管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不断推进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在标准化建设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我国冷链物流标准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系统性缺乏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覆盖范围较广,标准属性种类较多,内容较为复杂,涉及部门较多,不仅只有一个标准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由于冷链物流环节涉及交通、民航、信息等部门,导致这些相关政府部门也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管理活动。由于管理部门众多,在制定标准时意见容易参差不齐,致使行业标准协调性较差。另外,由于冷链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分布比较分散,一些关于冷链产业的技术组织、研究机构也相对分散,在研究制定相关冷链物流标准时,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从而难以达成统一的标准制定意见,容易造成标准重叠,杂乱无序,致使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缺乏系统性。因此,构建系统有序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是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重要前提。
(二)衔接性较差
冷链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数量众多的海外冷链企业逐步进入内地市场,继而冷链物流标准的要求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由于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标准建设方面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国际上的通用冷链物流运输技术标准化协议以及关于冷链物流标准法律法规已经非常完善,为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而由于受之前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制定冷链标准方面比较闭塞,我国并没有大范围的引进国际先进冷链物流运输标准的全部内容,只是借鉴了一小部分,致使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性较差,标准要求较低,导致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合作交流时容易出现障碍,不能满足国际企业相关要求,阻碍我国冷链物流进军国际市场,降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因此,加强与发达国家交流建设冷链物流相关标准意见,紧密衔接国际先进标准是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关键。
(三)完整性不足
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标准内容完整性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尽管我国有不少标准有总则或总体要求,但细则较少,部分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比较难掌握,在冷链物流标准的完整性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以对猪肉运输设置的标准为例,我国标准只是对猪肉的整个运输环节及相关人员做了标准要求,而新加坡对猪肉运输的标准中,更加注重整体观念,覆盖了从养猪场最开始的环节到屠宰场、剔骨场、以及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环节,再到配送、处理、零售直到最后到消费者的整个流程,对整个流程的冷链进行管理,注意其中最薄弱的环节以确保冷链物流标准的完整性。对比发现,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中忽视了零售和消费者等环节,很容易出现“断链”的问题。此外,在多式联运背景下,我国冷链运输向冷链集装箱运输模式发展,冷藏集装箱的周转对冷链标准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完善整个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才能避免冷链运输流程中“断链”风险的发生。
(四)强制性较低
据统计,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尽管数量上不断增多,但推荐性标准占绝大部分,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都不是很完善,有些管理法规相互交叉,强制性较低,特别是针对运输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冷链物流没有严格的服务标准要求,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和惩罚机制。近几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制定了《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多项冷链标准,并进行了标准试点工作。但是协会的强制性较弱,监管缺失,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的企业为节省成本,敢于违背相关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在运输过程中经营间歇性供冷,造成冷链的“断链”问题。
而发达国家对冷链物流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例如,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简称ATP)作为强制性标准,利用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实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日本实现冷链物流标准的强制性的方法也是通过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在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服务体系来保障冷链物流标准强制性的背景下,我国加强相关强制性标准建设,完善冷链物流标准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明确各部门职能,增强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系统性
冷链物流标准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的制定与管理,针对各部门分管容易出现协调性较差,监管不到位,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应从协调部门管理情况入手,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构建系统性的现代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其次,在现有标准体系中,针对存在不一致的细化运作环节,进行逐一分析,加快对现有各类标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梳理,逐步减少重复或重叠的冷链物流标准情况。另外,为增强冷链物流标准系统性建设可以通过建设标准共享等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增强相关部门沟通的积极性,实现冷链物流标准的透明性。
(二)加强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与国际接轨
我国冷链物流全球化趋势明显,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冷链产品进出口业务增多,冷链物流标准化国际性需求增强。为加快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追赶国际标准的速度,一方面可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制定的冷链物流标准,借鉴其发展经验,发现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不足之处,用先进标准不断完善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弥补不足。另一方面,在我国冷链物流逐渐进军国际市场的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也应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紧密对接国际标准,大范围引进国际先进标准,保证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国际性,不断加强与国际间关于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标准的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
(三)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
为保证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完整性,要不断丰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内容,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完成对冷链物流全方面环节的标准建设。因此在构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时,一方面可以从整个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覆盖的全部环节进行标准建设,包含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到零售冷藏货柜、信息处理等,对其中每一部分内容都设置相应的标准,保障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构建标准体系可以从硬件和软件标准建设出发。硬件建设方面,促进相关部门发布并完善冷库以及其他设施建设标准,比如通用性冷库工艺建造标准等。软件建设方面,应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如数据通道、信息处理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另外关于追溯、培训、认证等体系方面的标准也应不断加强,进一步丰富我国冷链物流标准相关内容,保障其完整性。
(四)增强冷链物流标准的强制性
针对冷链物流标准指导性不强的问题,应加强冷链物流企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各部门应提高对冷链物流标准的监督及执行能力。首先,应加强冷链物流企业对标准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参与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积极性。由于企业是切实执行冷链物流标准的主体,一旦企业忽视标准,就会容易出现“断链”的情况。其次,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设立监督机制,出台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严格规范冷链物流行业对于标准的执行情况。最后,由于企业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需要高成本的投入,政府对此行为应该给予支持,因此政府可以颁布相关激励政策来引导和激励冷链相关企业实现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工作。
作者简介:高玉玲 航空运输研究所航空物流室。
2024年物流十大事件
1815 阅读稳居全球货代十强,嘉里物流的2024做对了什么?
1766 阅读解密“破卷”标杆:顺丰2024年谋变突破的新故事
1301 阅读永辉超市:转型品质零售,超市龙头涅槃重生
1292 阅读普洛斯ASP智慧零碳解决方案助力中储上海数智低碳物流园建设
1179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114 阅读运筹学:从军事起源到现代决策科学的进化之路
1096 阅读日本调研:综合商社、快递、航运启示
1069 阅读电商风云2024:拼多多引领西进,包邮无问西东
1043 阅读2024年11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94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