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晓女士发言
在“迈向零排放交通论坛2023——暨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年度会议”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晓女士作题为“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发言,以下是对郝春晓女士发言的总结呈现:
PART/ 01
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两大类型。其中,工程机械主要为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占比超过95%;农业机械主要为拖拉机、收获机械,占比超过60%。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机械的年销量虽然有小幅度下降和波动,但整体还是处于上升趋势。农业机械近几年呈现出大型化发展趋势,总动力在10亿千瓦左右。
从排放来看,《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数据显示,移动源NOx排放量约占全行业的60%,非道路移动机械NOx排放量占移动源的29%,PM排放量占移动源的57%。工程机械中,约92%的NOx、97%的PM来自于挖掘机、装载机和叉车。可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占比非常高,且预计在未来保有量仍会有小幅增量的情况下,其碳排放将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也是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实现减污降碳和零排放的关键原因所在。
图1 2021年中国移动源NOx排放情况
图2 2021年中国移动源PM排放情况
PART/ 02
关于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转型的机遇,目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引导政策、燃油机械淘汰更新补贴等激励措施及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等行业环保激励政策,为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转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设立了零排放控制区,中国部分地区非道路低/零排放区也已有法律基础,可以在地方实施试点,运用低排放区+经济激励的政策组合实现非道路机械的零排放转型。
但也应看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零排放转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非道路移动机械种类繁多,工程机械应用场景复杂;零排放化处于起步阶段,仅小型叉车有成熟产品;电动农机多数为概念机或样机,商业化产品较少;欧美园林机械设备电动化程度高,我国电动化率还很低。这些现实情况阻碍着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零排放转型的进一步推进。
PART/ 03
加速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转型,以下政策建议值得思考: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相关要求纳入环境法典、研究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办法、升级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等;
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加强非道路在线监控管理及划定低/高排放区等;
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制定零排放货运示范区实施方案、对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定指标中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程度提出进一步要求等。
玛氏中国|2025年度皇家宠物沈阳地区仓配一体服务遴选
2365 阅读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获聘成为中物联碳排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专家
997 阅读百世越南与胡志明工贸厅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越南商品加速出海
1032 阅读价格战致现金流枯竭?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打响
883 阅读连续2年上榜!本来生活入选2025中国独角兽企业
918 阅读京东服务+/大件安装全品类招商陕西省招商
875 阅读菜鸟推出适用于欧洲快递的自动分拣机,助力快递公司提效30%
891 阅读美国加收海运船50万—150万美元特别费用,海运成本要暴涨多少?
837 阅读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国家馆与物流服务在柬埔寨上线
739 阅读最快六小时送达!德邦快递刷新服装批发市场履约标准
73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