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的库内作业是仓库的重要工作,也是核心。用户订单下发到仓库后,仓库会进行接收任务,生成波次,打印单据,然后经过拣货、分拣、打包,最后交给配送商进行发货。今天分享一下,WMS如何管理拣选与分拣工作。
对于出库流程有很多人分享过很多比较好的文章,相信从事电商WMS系统的研发与产品人员也比较熟悉这些流程,主要如上图矩形框中几个步骤,即:订单接收、生成波次及单据打印、拣货、二次分拣、打包与出库。
下面将对每一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打包、出库留待再后续介绍)。
用户通过购物平台下单,经过支付、拆单会经过WMS提供的API接口将订单同步到WMS系统中,等待仓储处理,一般情况下仓储会自动接收订单,这时用户如果想取消订单则需要经由WMS系统的验证。
经常购物的人都会知道,下单时会根据收货地址(一般是三级省、市、区)来选择销售配送模板进行库存的判断,如果库存不足则不能购买,其实判断库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判断可发货的仓库是否有商品库存。
如果一个区域对应多个发货仓,则还会根据发货仓的优先级进行计算,为了OMS与WMS系统间解耦及前端系统的并发响应,很多判断逻辑都是上位系统完成的。订单下发后,当WMS进行订单接收时,在WMS系统内会进行库存的判断,如果仓内实际库存不足,这时便会产生缺货订单。
例如,在京东购买一个自营商品后,下单成功后,最初在订单状态都会显示一个“您的订单正在等待仓库处理”等信息,当仓库接收后,则会变更为“仓库已受理,等待出库”,这个过程就是上位系统订单进行分发与仓库接单的过程。
注意,对于订单的出库等库存判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或指定批次出库,通常都是指的正品货位库存。
订单接收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订单的汇集与打印,这就是所说的波次,WMS根据波次操作出库的。
所谓订单波次出库是把多份订单集合在一起, 先把其中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汇总拣货,再逐个的将品项按照订单要求数量通过分货设备放置到各订单的包装箱中(也叫分货或者播种),又称「汇总分播」。
每一波次就是一个拣货批次,它包含了很多个待拣货的销售订单,同时如果用户需要纸质发票打印组进行发票打印,但现在都是电子发票了,所以发票打印环节很多公司已经取消了。
波次与单据打印是订单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是整个订单生产过程的中枢,它的重大意义是聚合后的订单决定了后面的拣货、打包等工作,要兼顾后端拣货环节的生产能力与难度。
那么波次与单据打印要应用什么样的策略呢?
为了提高拣货、打包效率,一般分为单个商品订单、二次分拣订单、单个订单等几种情况,如下图。
单个商品订单
订单只有一个商品,此类订单不需要二次分拣,同时此类订单可以根据拣货区的区域进行分配,主要是为了方便拣货员拣货。
在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仓库区域进行自主选择,同时区域和货位是拣货路径生成的重要因素,在业务人员选择单个商品订单波次生成并打印时,如果涉及跨区域等系统最好给出提示,优先考虑波次只对应一个拣货区域。
单个商品的订单也有两种场景,即数量为1或大于1。此时需要考虑商品数量与体积,在拣货时选择不同的大小的拣货笼车。
分拣订单
此类订单是指多件商品订单的聚合,即多单多商品。这此波次在拣货后需要进行二次分拣,所以在此将其称之为分拣订单。
同样,分拣订单在生成波次时也要尽可能不包含跨区域的订单,一个波次的订单一般不超过30个,以方便二次分拣,具体关于二次分拣的内容在下面有具体描述。
多件商品的订单是数量最多的,在生成波次时要根据订单的下发时间时间进行选择,以避免影响出库,从而最终影响用户体验。
分拣订单由于需要进行二次分拣,所以在单据打印时要对应分拣笼车上的编号,波次批次号,订单号,分拣编号等这些信息在系统中都需要进行对应。一个波次下包含多个订单,每个订单对应一个分拣编号。
单个订单
单个订单是根据订单类型或特殊属性判断的,主要是指大宗订单或即将延期或紧急的订单。此类订单一般都是单独打印,快速拣货,快速出库的原则。
在波次与单据打印的模块中,如果未拣货,可以进行波次撤回或补打的功能,这些主要是为了应对异常场景。
拣货是根据打印的拣货批次单据,仓库人员推着移动拣货车到拣货区进行商品取货,这时拣货路径是WMS系统的关键部分,因为路径规划计算的是否合理,会影响到拣货效率。
拣货路径在生成波次时系统就已经规划好了,拣货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到相应的货位拣下即可。
对于拣货有「摘果法」和「播种法」两种方式,虽然有些同学很熟悉,但是还是需要解释一下。
摘果法
是指让拣货员巡回于拣货区,按某客户的订单挑选出每一件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拣货作业,然后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待发区指定位置等待打包发货。
播种法
是指将每批订单上的同类商品各自累加起来,拣货员按照系统提示从拣货区的货位上将商品集中拣出,当本批次全部拣完后,集中运到分拣区,分拣人员再根据订单商品归属分配到不同的订单上,分拣完成后再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在待发货区,等待打包发货。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到,不同的波次策略拣货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仓内拣货时流程也略有不同。
单件商品订单要拣货时需要将打印的单据与商品放在一起,而且要按要求码放整齐,避免混单。这里有个名词「压单」。
所谓「压单」是指把商品放到拣货车时要和单据匹配并码放好,订单放在下面,商品放在上面,俗称“压单子”。
对于拣货不同的商品拣货要求也不一样,但基本流程大同小异,对于使用机器人拣货的仓库不仅要求系统和硬件设备,同时对仓内商品摆放、货位规划等也都有不同的要求。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下京东或Amazon的机器人智能拣货视频。
我这里介绍的还是人工操作,也是最普遍的。
拣货人员首先要去领取手持,然后登录系统,再去领取拣货车,每个拣货车都会分配一个编号,这就是前期讨论货位移动时的移动货位。
拣货就是将商品从拣货区的固定货位转移到移动货位上。在开始拣货前,要扫描移动货位号与领到的单据批次号,将其进行绑定。
绑定完成后,系统便会提示去哪个区、哪个货位取多少个商品,这里重要的信息是货位与商品,拣货时要看懂货位信息。
关于货位编码的格式在前期的文章《再聊货位管理》总结过:「库区号+通道号+货架排号+货架层高+货位序号」,如:P18-11A-1-01。
系统上应该提示应拣数量,可以拣数量,待拣数量,并提示下一个货位拣哪个商品,PDA手持系统信息提示原则是简单明了,重点信息要加粗加工显示。
在拣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缺货,即在拣货时发现提示拣货位上没有系统提示所要拣的商品,在此需要拣货人员在邻近货位上查找,如果确认无货,那么可以进行缺货处理,系统应该继续下一个拣货任务。
在所有商品拣货完成后,系统需要提示已拣货多少个订单,缺货几个订单,缺货订单在二次分拣后会交由仓内异常处理组。
拣货就是一个重复的循环的过程,如果仓库的货位是按品类或商品存放的,不是随机上架的,那么相对会简单,所以系统的复杂度是与实际操作流程规范相互影响的。
在拣货时由于是PDA,所以不会像电脑上操作系统那么方便,这在设计时就需要自动处理,而且在无线网络环境要求也比较好,不能有延迟。
记得上上个公司负责WMS系统研发的同事曾参观过亚马逊的仓库,他们的有些系统都是linux的,PDA当时也没有采用winCE,没有图形界面,就是为了降低网络要求,提高响应速度,几年过去了相信很多已经大变样了。
拣货依赖拣货路径、上架商品规范、库区通道部署合理,这是效率提升的几个关键部分,拣货完成后便进入到二次分拣环节,有兴趣可以继续向下看。
什么是二次分拣?
订单二次分拣流程也称订单配货流程,二次分拣衔接与二次订单拣货流程,二次分拣的下一个流程为订单打包流程。
简单的来讲,就是将拣货后的波次订单进行商品与订单的匹配,这在前面介绍「播种法」拣货时也有提到,之前在了解这部分流程时觉得挺有意思的。
对于单个订单拣货是不需要二次分拣的,直接打包发货即可,单件商品订单也提到过采用“压单子”的方式在拣货时将订单也商品已经匹配,所以也不需要二次分拣了,二次分拣更多的对多件商品多个订单的处理。
多件商品多个订单,在生成波次时要求不能超过30个订单,这主要是因为需要二次分拣。当然具体二次分拣可以处理多少个订单可以根据二次分拣车货位的规划进行设计。
上图就是一个分拣车有30个分拣货位,编号要与订单打印时的分拣编号对应。二次分拣就是扫描二次分拣单,将打印好的发货单与拣货商品按系统提示放在这30个分拣货位上。
由于商品是多个,订单也是多个,在扫描商品时系统会提示分拣货位号,同时要提示货位号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全部分拣完成,具体就看WMS系统中的分拣模块如何设计了。
在分拣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批,即此次分拣完成,但是在前面提到过,在拣货过程中会有货位上商品数量与系统提示要拣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这类缺货订单,在二次分拣完后也会有所体现。
如果有缺货订单,这时分拣车会先处理缺货订单,然后再进行正常订单的打包与发货;所以拣货与分拣的异常情况基本上就是缺货场景的处理。
在此补充一下,在拣货时货位商品实际数量与系统提示的数量不一致也有两种情况,即多或少,如果待拣数量大于实际数量产生缺货订单,对于数量多了拣货人员一般不会处理。
对于这种不一致的情况会通过盘点来解决,盘点是随时的,曾经做过一个分销商仓储系统,管理的是IBM小型机与散件,因为价值高,所以要求每天早上都要进行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货位都进行,当时设计的是根据货位上发生过上下架(增或减)的生成盘点任务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盘点。
这种方式可以借签,具体的待梳理库内其它作业流程时再做介绍,至此分拣工作也已经完成,后续将进行打包与发货。
根据计划,已经介绍完到货入库、上下架、拣货与分拣几篇内容,对于波次、拣货与分拣主要是针对销售订单来梳理的,对于库内不同类型的订单流程是不一样的,而且仓间调拨也需要拣货,由存货区向拣货区补货时也同样需要拣货。
不同的库内操作流程是不一样的,记得在上家公司做到店到家项目时,订单会先集单,然后下发到仓库进行集中拣货,然后在门店进行拣货,这其实就是仓内拣货,店内二次分拣只是操作地点的转移。
系统的设计开发是要依据业务场景的,仓内是订单驱动的作业为主,考虑的是效率、成本,这与中台的目标似乎相似,脱离了实际业务而设计的产品很可能会失败,看完这篇您对库内订单的分配、拣货、分拣等有所了解了吗?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409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2785 阅读极智嘉冲刺港交所,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附招股书下载)
2719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610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632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535 阅读赢在供应链:外包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1499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350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199 阅读大胆预测:2025供应链趋势抢先看
11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