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批集装箱已经运到港外,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运上船?答案是用“飞”的。
可别不信,前段时间山东港口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竣工,“会飞的集装箱”首度“亮相”便引起一阵哗然,它是如何作业的?以后还需要无人集卡吗?能推广吗?别急,咱们一起来探探究竟。
真的那么牛吗?
在青岛港的空中轨道集疏运示范段,一辆辆载着集装箱的“卡车”进入港区后,有序停靠在空轨下方,空轨检测到集装箱位置后,便会从上方伸出四只“小爪子”,将集装箱稳稳“抱住”开始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早已等在终点的卡车“接走”集装箱,运往堆场或船边。
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难事儿,但这里面可大有乾坤。这段空轨起于自动化码头交流中心北侧、AGV运行区西端,终点位于QQCTU的R09堆场。有意思的是,虽然全长仅有620米,但这段空轨不仅横跨自动化码头和传统堆场,而且还特意设置了坡道、直角转弯、“S”弯等等高难度路段,为的是考验智能空轨在有人作业、无人作业、港区的复杂路况等多种情况下的表现,便于日后在不同类型的码头进行推广。
此外,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智能空轨系统采用“空轨+集卡”的作业模式,那么这里的集卡是指有人集卡、无人集卡、还是IGV、AGV呢?作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当然是都要了!为了满足各类港区的环境与设备要求,智能空轨系统练就了“十八般武艺”,5G通讯、“北斗+差分”、机器视觉、交叉感应环线、激光扫描、磁钉导航……无论是哪一种集装箱运输设备上场,它都能做到精准识别,无缝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空轨系统还有一项绝技——“火眼金睛”。为了最大程度利用智能空轨系统解决效率问题,设计团队将海关查验环节也嵌入其中。简单来说,就是在集装箱的运输过程中,空轨通过扫描技术给集装箱做了个“全身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实时传送给海关。不仅省去了原本繁琐的查验流程,而且进口箱机检率也从传统抽检的6%—7%提升到100%全覆盖。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绿色环保、噪音小等等都是它的优点。综合来看,山东港口的这个智能空轨系统,的确挺牛。
无人集卡会“失宠”吗?
此前,由于港区内路况复杂,一旦进港车辆过多,一不小心就会堵车不说,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为了解决人工驾驶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无人集卡成为自动化码头追捧的“宠儿”。而现在,这个“大块头”不仅能够在各种场景应用,而且还能做到像空中“地铁”一样定点运输,到站即停,这是不是意味着,无人集卡快要“失宠”了?
不必担忧,一方面,就如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样,智能空轨系统要想在港区内落地,少不了需要和集卡车打好配合,在这其中,无人集卡与有人集卡相比优势明显,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另一方面,建设智能空轨系统需要在港区停工的情况下完成,这与落地就能跑且成本投入少的无人集卡相比,中间的“差价”也是一笔无法忽略的数字。
空轨与无人集卡,一个全能高效,一个便捷灵活,两者搭配才是最佳的“王炸组合”。
贵吗?
说了这么多,想必有人在小声嘀咕,山东港口“家大业大”,别的码头装得起这样的系统吗?
确实,一分价钱一分货,智能空轨系统的建设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不过山东港口也并非“财大气粗”,在建空轨集疏运系统前,他们也曾细细算过一笔账。以青岛港前湾南岸的集装箱码头集疏运为例,需征用铁路建设用地,预估成本约80亿元,而智能空轨系统占地面积仅为公路建设的30%,建设成本比原铁路方案节省成本50%以上,而且还避免了铁路进港导致港区疏运效率降低和公路运输车辆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道路安全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空轨系统不仅能“省钱”,还发挥了大作用。
不过,上亿元的建设成本也的确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各家码头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集疏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自动化改建过程中,还是需要“量体裁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另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自动化、无人化建设项目在提高码头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港口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挑战,如何踩好智能化发展与用工问题的平衡板,仍是一个问题。
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68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3049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569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72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844 阅读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1740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67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451 阅读刚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无霸市值已缩水211亿
1409 阅读2024年低碳供应链&物流十大事件
135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