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碳阻迹】双碳两年,中国碳管理十大洞察及趋势分析

[罗戈导读]9月23日,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碳阻迹在北京国贸举行了一场“赋能 释放, 企业碳力量”的双碳两周年纪念活动-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

9月23日,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碳阻迹在北京国贸举行了一场“赋能 释放, 企业碳力量”的双碳两周年纪念活动-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邀请了包括全球第一家碳管理公司Best Foot Forward的创始人Craig Simmons、高瓴创始人张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李怒云、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前特别代表高风、国际资深碳管理专家Gregor Pecnik等嘉宾代表以及腾讯、美团、字节、阿里、微软、飞利浦、戴尔、茄子科技、贝壳、中国移动、星巴克、蒙牛、隆基、高德、Apple、北汽集团、可口可乐、Patagonia、居然之家、空客、Velux、高瓴、红杉、经纬、高盛、中金、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大唐、国电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和平、世界资源研究所、能源基金会、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Ecoinvent、国际咨询公司ICF、SGS、BV、TUV、得到、BCG、灼识咨询、正谷、抱朴再生等400多家企业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全球碳管理议题。

在疫情背景下,举办一场数百人规模的大会,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幸而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才让首届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顺利举行,甚为感恩。

2020年9月22日,中国庄重承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社会最热的议题之一。恰逢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纪念日,我们也希望把碳阻迹对过去两年碳管理、碳中和领域的一些观察、分析和研究做一个分享。过去两年对大多数碳圈或者低碳行业从事者来说都是激情澎湃的两年,也都是难忘的两年。两年内,行业也发生了很多显著的变化,有包括一些可喜的,也有一些纠结的现象。

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把GCMC大会上重点发布的《中国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以及趋势分析》,包括演讲中提到的《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研究》、《中国碳价预测报告》、《中国电网排放因子报告》以及最新的创新成果进行分享,希望与大家探讨,共同促进中国碳管理和碳中和的健康蓬勃发展。当然,写这篇文章也是笔者重拾记忆,并且把很多在会场没有展开的信息进行一个更加完整的陈述,希望对大家对自己都有所收获。

在分享我们的第一个洞察之前,我们首先邀请了全球第一家碳管理公司(199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的Best Foot Forward,简称BFF)的创始人、英国绿党领袖、牛津前市长Craig Simmons带来了他对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的致辞。

Craig是笔者的前老板,也是笔者从一个程序员进入到碳圈的引路人。Craig从事低碳行业超过25年,见证了全球碳管理从起点到如今的发展,他看到了企业端碳管理从教育走向了行动;从环境管理走向了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从孤立走向了全面战略的解决方案,例如开始对供应链的碳排放管理;从竞争走向了多维合作;从线性的商业模型走向了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商业模型;从能源管理、能效提升走向了净零排放。他呼吁:“企业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看到5年、10年、50年后的样子,从而制定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如果你希望你的机构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的很好,你需要主动的创新与合作,并且对你的业务进行转型。一个好的开始是公开自信的承诺自己的净零碳目标。”

Craig Simmons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上的致辞演说

另外一位重磅嘉宾来自于顶级投资机构-高瓴。高瓴创始人张磊也为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带来了他对碳中和的观点。张磊认为气候变化成为本世纪的最大挑战之一,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具体到双碳背景下,碳排放管理的基础就在于量化碳排放。

高瓴创始人张磊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上致辞并分享对碳管理的观点

碳管理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甚至连百科上都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碳管理”的定义,GCMC大会上,碳阻迹也联合专家一起发布了一个“碳管理”的创世版定义。

 01 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

接下来正式进入我们第一个洞察: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这两年碳中和的“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碳中和也逐渐从意识层面深化到了行动维度。我们从四个方面分享对碳中和热度以及巨大社会推动力的观察。

1. 搜索层面:这两年“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时代的热词,我们观察到关键词“碳中和”在百度搜索指数同⽐(相比双碳目标提出前两年,以下一致)增加了40倍!头条指数搜索分则达到惊人的816123%同⽐增⻓!

2. 创业层面:我们观察到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后,中国的碳排放相关创业企业数量两年同⽐增幅近100%;⽽双碳⽬标提出后的两年,创业企业的数量同⽐则增加500%,从3407家增加到了22502家,可见双碳⽬标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推动⼒。

3. 投资层面:我们也观察到,这两年主流投资的⻛向也从过去的互联⽹和消费赛道逐渐转向了碳中和和硬科技。未来40年,碳中和将是最热的投资赛道之一,据清华⼤学和中⾦公司的预测,中国未来30年投⼊到碳中和赛道的投资将达140万亿左右,成为史诗级的超级黄金赛道。碳中和已经成为⼀张明牌,是少有的不确定性⾮常低的赛道。

碳阻迹作为All in碳中和,扎根碳管理行业的创业企业,也是得益于行业的利好取得了快速发展。今年8月,我们历经各种艰难和挑战,在资本寒冬中逆势完成B轮融资,拿到了红杉、高瓴和经纬的亿元投资,这轮融资也使碳阻迹可以更加坚定地坚持长期价值,不被短期利益所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努力实现“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的使命!

碳阻迹B轮融资的领投方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也为碳阻迹及GCMC大会带来了他的祝福和对碳中和的观点。沈南鹏认为:碳中和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产业方向之一。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将成为碳中和实现的中坚力量,这也是红杉中国关注碳中和投资的根本出发点。碳排放的计算和管理是碳中和的数字基础设施。碳阻迹通过积累丰富的碳排放因子库,提升了碳排放计算和管理的可操作性,为全社会建立健全碳中和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上致辞并分享对碳管理的观点

4. 人才层面:在当今互联⽹走冷、反垄断持续等⼤背景下,作为百万亿级的超级⻩⾦赛道,碳中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才关注并加入。

BOSS直聘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环保领域对高学历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225.4%,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

猎聘网发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的热门细分领域中,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是碳中和领域,同比增长408.26%。

根据Caya的碳管理人才洞察报告,双碳相关从业者已从双碳目标提出前的约1万人,增长至目前的10万左右,2025年预计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会增长至50-100万人。

随着社会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人力资源转移也在悄然进行。

 02 碳中和让所有行业都做一遍

去年7月9日在碳阻迹十周年大会的时候,笔者说过一句话“碳中和将让所有行业重新做一遍”,当时引起了媒体的热烈反响和传播。当时的说法是碳中和就像20年前的互联网,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是有机会让所有行业重新再做一遍,今年这个洞察就是基本上可以把这个“将”字去掉了,“碳中和让所有行业都重做一遍”!

“碳中和+”目前已经成为时代新的创新引擎。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跟碳中和相关的事物应运而生,包括我们碳中和的办公室、碳中和的商场、碳中和的月饼、碳中和的会议、碳中和的有机奶等等。我们也看到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循环经济,以租代买、废弃物再利用等商业模式应运而生。还有看到各种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新名词,包括碳手印、Scope3+、Scope4等等。

此外,这两年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年提的碳中和目标也越来越有新意,有的企业提出不光自己要中和掉一年的碳排放,也要中和掉历史上所有的碳排放,包括今天来到大会现场的微软还有高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有的投资机构不光中和掉自己的碳排放,也要帮助被投企业中和碳排放,像淡马锡、高瓴等等也正在践行这样的行动。还有一些品牌企业不光是中和掉自己运营层面的碳排放,他们也开始关注他们的供应链,帮助供应商一起实现碳中和,如来到大会现场的苹果公司、欧莱雅等等。

碳中和切切实实从一个话题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也切切实实让各个行业都在重新再做一遍。

一场纯粹且理性的碳中和会议

作为碳中和的奉行者和实践者,碳阻迹举办的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也通过最大的努力,将会议实现了碳中和。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 奉行无纸化签到(入场证甚至都是荧光印章、没有桌牌-尽管给嘉宾落座带来一定操作难度);

  • 本次大会从完全不提供瓶装水升级为有“偿”提供瓶装水(去年十周年大会倡导没有一瓶瓶装水,但是部分参会嘉宾反馈体验还是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口渴又不好去取水。所以今年我们改进了一下,正好今年带来了全球首场真正的C2C个人碳交易首秀,如果要取瓶装水,则需要扫码获取,这瓶瓶装水的碳足迹将算到嘉宾个人本次参会的碳足迹上。碳阻迹也在不断打磨一套真正兼顾参会体验以及低碳属性的纯粹而理性的碳中和会议,每年都有一点点进步!);

  • 重复利用所有能够用到的材料,尽可能减少会议场地搭建过程中的碳足迹。例如我们重复利用了去年大会的签到台(上次大会后,签到桌和展板就放在碳阻迹新办公室的展示区,平时可以作为办公区的办公家具,这次GCMC大会又得以派上用场,减少了重新建造整套签到桌对应的碳足迹。)

十周年大会的签到桌和展板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在利用所有能够重复利用的材料,但在现实过程中,我们就遇到了实际的挑战和困难。去年大会上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CO2舞台(如下),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舞台太个性化了,笔者去年在该舞台上“信誓旦旦”的说这个舞台将用于明年大会,结果狠狠被打脸。由于过于个性化,存储以及运输的成本都非常高。

我们大致也测算了一下,重复利用这个CO2舞台的碳足迹甚至超过重新搭建一个舞台。所以我们今年就选择了一个相对规整,可模块化的长方形舞台,一方面可以在明年开大会重复利用,另一方面,我们本次大会的会务公司也可以将该舞台用于他们平时其它大会上,这样材料和资源就循环利用起来了。这应该是我们认为的一个更加理性又不失纯粹的碳中和模式。

我们一直奉行零废弃会议,由于倡导简约办会,几乎不产生废弃物。唯一产生碳足迹的地方在于今年新增的茶歇环节,明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块碳足迹降到最低。

按照惯例,我们计算了本次大会的碳足迹,包括会场用能、搭建过程当中的交通能耗和住宿、现场所有的资源消耗(细化到印章、麦克风盒等),还有现场所有的嘉宾来到会场,参加会议所引起的交通和住宿碳排放,也包括茶歇的碳排放,都是我们需要去计算的碳足迹。我们模拟计算一下,一场同等规模的大会按照传统方式会产生51.19吨碳足迹,正是因为我们一起在践行绿色会议,用各种可持续的手段去让这个会议变得更加低碳和绿色,所以我们将这场会议的碳排放降低到了31.02吨碳排放,整体降低了40%左右。

同时我们也跟去年十周年大会的人均碳排放做了一个比较,去年的人均碳排放是56.1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今年略微降低了一点,降到了54.43千克,这主要得益于大家一起来践行绿色会议。所以我们在会议开始前几天一直发短信提醒参会嘉宾,参加这场会议一定要践行绿色会议。记得这个环节现场是全场鼓掌的,看到这里朋友就点个赞吧:)

在项目复盘的时候,由于今年增加了线上的环节(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同事建议明年可以把直播产生的服务器的碳足迹也计算进来,将碳足迹计算做得更完整。

碳中和已经与我们身边的各种产品、场景发生强关联。这里发起一个有奖竞答:我们离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生活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谁能够讲出一个人正常一天中从早到晚能想到的所有使用的碳中和相关(披露碳足迹数据、碳减排数据或者宣布碳中和)产品或场景,来一个碳中和极限大挑战,留言最精彩最走心的十个用户将获得碳阻迹的价值数百元的14个塑料瓶做成的电脑包。

笔者打个样,抛个砖:

清晨醒来,用碳足迹约70千克的iphone手机浏览信息,随后穿上原料仅8个塑料瓶的碳阻迹短袖工服和24.8千克碳足迹的Allbirds服装。刷牙时,选择了采用绿色包裹的高露洁牙膏。包装虽小,但每使用一次绿色包裹,就可减少40克碳足迹。早餐时光,一杯Oatly早餐燕麦奶或者金典有机奶都是不错的选择,两者均是碳中和产品,再搭配一份星巴克植物肉三明治,营养又健康。

通勤时刻,背上碳减排量为1.0267千克的低碳电脑包,活力步行10分钟即可抵达,上班路能量满满。(笔者住所距公司较近,适宜步行。大家可按需选择出行方式,建议采用骑行、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

办公时间里,身处碳中和办公室,处处体现着低碳细节——地毯使用碳中和产品Interface,净化器选择以租代买的Roehl,家具则是质地优良的第二树二手家具产品。打开碳足迹约130千克的MacBook开始一天的工作。文件签字时,使用的也是即将公布碳足迹、已实现碳中和的中性笔完成书写。

午餐时分,在计算了碳减排量的星期零汉堡和每周一顿素餐间稍作考量,搭配一杯正谷的碳中和咖啡,让接下来的工作元气满满。下午易疲惫,来瓶碳中和的元气森林饮料或者泡一杯碳减排的普洱茶醒醒神,能量瞬间加满。

下班回家,同样选择低碳出行。到家后,用秸秆做的运动器材健身已成习惯。最后,用一个舒服的热水澡结束低碳而精彩的一天。

笔者GCMC大会上穿的是碳足迹为24.8千克的Allbirds帽衫

我们相信:每个产品的碳足迹都会被科学计算出来,并且逐渐开始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的选择,到了这一天,碳中和也就彻底让所有行业都重新做了一遍,碳中和也才算真正实现了。

03 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进行中

我们看到的第三个变化是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进行中。企业侧在碳中和新的话语体系下,与其等着被动逼着做,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开拓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去年我们还在说中国的企业开展碳管理核心的三个驱动力是政策强制、品牌以及供应链的压力等。

今年我们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包括政策层面从国内的压力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国际国内双重压力,倒逼企业开展碳管理。比如有些企业开始受到一些国外政策的压力,开始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让企业开始来关注它的碳足迹,并且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推动更多的产品走向碳中和。

今年“两会”,小米的雷军在会上提案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则提出加快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的研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的协调和互认。企业家们都已经非常关注碳足迹相关话题,欧盟边境碳税对中国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尽管这个政策落地还有几年时间,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头部的企业,例如巴斯夫、陶氏化学等已经开始计算数万种产品的碳足迹,并且开始倒逼更多的企业如中国制造型企业,进行碳足迹计算和披露。

第二个演变是品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品牌的角度考虑碳中和这项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并且真正迈出了最难也最重要的第一步,例如第一个碳中和的零售商场-SKP、第一个碳中和的有机奶-伊利的金典有机奶、第一个碳中和的正谷巧克力、月饼以及第一个碳中和的豌豆奶-小蛙植饮等。这些都是从品牌的角度,希望通过差异化提升品牌竞争力。

第三个演变是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演变到了更多维度,例如投资者与被投企业,银行与信贷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投资机构会要求被投企业也要提供碳排放的数据,或者碳排放管理的信息,淡马锡、高瓴、红杉等几乎所有的顶级投资机构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要带动被投企业一起实现碳中和,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了。银行也有抓手了, 可以拿出低利率的贷款给到真正有碳减排效果的项目或者企业,激励企业低碳转型。2021年11月18日,央行的1.75利率的碳减排工具已经在部分地方落实了,通过搭建评估企业碳减排项目的减排量来授信给企业申请低利率的贷款。

04“运动式减碳”向“理性化减碳”转变

我们看到的第四个变化,或者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对碳中和来说,运动式的减碳一定会向理性化的减碳进行转变。这里有两个极端的现象,第一就是这两年大家都疯狂追逐碳中和,运动式的减碳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所有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以社会倒退为成本的方式去追求碳中和,都是我们认为的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碳中和的手段,我们把它归为运动式的减碳。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近期看到像欧洲有些国家,大家可能也会关注到“碳中和”倒退行动,当然这个碳中和是打引号的(其实并不是真正退出之前承诺过的碳中和目标)。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因为最近的地缘冲突,能源安全成为欧洲多数国家巨大的挑战,所以短暂性的不可持续的使用化石能源的方式,也是我们看到的客观现象。但我们相信,也与欧洲很多机构,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等等交流并反复确认过,这确实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短暂性的倒退。但全球碳中和的趋势是不可逆的。类似的道理,我们偶尔会感觉到某一个冬天会非常冷,如果因为一个冬天特别冷就去否认全球百年升温的趋势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碳中和目标之间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要碳中和又要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对碳中和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基于客观事实,基于数据来做判断和决策,未来需要更加精细化和数据化的管理,指导我们整个碳中和的进程。

05 碳数据化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

没有量化就没有碳管理。这是碳管理行业的根基,也是碳阻迹创业第一天开始就奉行的原则。我们相信没有科学的碳管理,就不可能实现碳中和。

刚刚加入碳阻迹的国际碳管理资深专家Gregor Pecnik也带来了他的分享,他认为数据质量是企业碳管理的根基,企业应加强Scope3的数据管理(尽可能获得一手数据),注重供应链的碳管理以及通过软件工具来提高效率,管理碳足迹是大势所趋。

碳管理的根基是碳排放计算,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话题。在碳排放计算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企业界也普遍反映碳排放计算存在诸多痛点,我们也总结出几个核心痛点问题或者现象:

第一点,碳足迹标准缺失。尤其产品碳足迹计算的标准还是以国外为主,所以本土化标准的落地有很大空间。目前看到可喜的现象是无论国家层面、协会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制定。上个月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李高司长带队来碳阻迹调研时,着重也谈了国内产品碳足迹的发展以及跟国际接轨的问题,表示国家也成立了专门团队在加速推进这项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例如中国电子节能协会3年前就在推动电子电器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以及碳标签相关的工作,碳阻迹团队也深度参与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李鹏秘书长看到这里可以在评论区回应一下哈)。

第二点,重复计算。大家平时会用到一些出行平台,在每一个出行平台都可以获得对应的绿色的积分,但是人的低碳行为是只有一次。换言之,一次低碳行为可以在不同的平台重复获得积分,所以在整个社会产生了明显的重复计算。

当然,有一些地方采取创新的措施来应对重复计算问题。例如,北京市政府建立了一个MaaS平台,用户在某个平台上获取碳减排积分之后,会自动跟这个MaaS平台进行一个数据的互通,用户在别的平台上获得碳积分的时候就会自动被识别出来,因而就无法重复获得对应的碳减排带来的收益。此外,另一个存在重复计算问题的是绿电使用。绿电如果被某些企业采购用于碳中和后,原则上这部分新能源就不能用于到当地电网碳排放因子的加权中,否则也存在重复计算。

第三点,碳排放因子。这个是很多同仁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借此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观点。碳排放因子是企业进行碳管理的基础设施,这里面包括企业组织层面会用到的国家或者国际机构发布的一些碳排放因子,也包括计算产品碳足迹,像国际的一些LCA数据库的排放因子,正好Ecoinvent在大会前也发来了他们的贺信,祝贺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Ecoinvent对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的致辞信

Ecoinvent在信里表示:

“ 我们非常激动地宣布与碳阻迹的合作关系。Ecoinvent正式成为碳阻迹碳云的生命周期评估数据提供方。作为碳云平台的用户,来自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经理和产品设计师(如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和电子行业)都能从Ecoinvent的高质量数据中获益,用于产品开发、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非常期待与碳阻迹接下来的合作。”

之前有一些纯学究机构非常纠结,到底我们的产品碳足迹是否都需要从最原始的原材料开始计算?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能够把产品的碳足迹算得非常精准,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个方式在碳中和初期“过于理想”,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数据收集都还存在很大挑战的当前背景下,这样的方式就非常有难度,会导致大量的企业望而生畏,工作无法推进。

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连上游的一级供应商的数据都无法收集完整,就更无法去谈它去追溯更上游的数据,所以这也导致产品碳足迹的计算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或者是企业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反面例子,12年前笔者还在英国BFF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是帮一些头部的消费品公司计算碳足迹,我们追求的是每个产品需要从它的最上游开始进行计算,每个产品当时计算的时间成本大概是两个月(当然英国人做事情的效率确实也不怎么高),花的成本为每个产品碳足迹1-2万英镑,所以即使非常头部的消费品公司(包括超市,如Tesco)一开始信心满满,提出了要实现全线产品碳标签的企业最后也因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不可行,最后都放弃了这个模式。

所以,我们希望倡导一种“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进阶模型,让企业第一步先能够把自己的碳足迹算清楚,再通过品牌影响力的倒逼,让上游的上游,上游的上游的上游,一步步才有可能去提供数据,这才是一个可行的路径。碳排放因子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都是一个普遍采取的用于计算碳排放的一个计算方法,当然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选的这些排放因子是相对比较权威的排放因子来源,这些数据才能够被采纳。

第四点,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难一直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企业开始接触碳排放碳管理的时候,是不清楚我们应该如何去收集碳排放的数据,或者是收集哪些数据,或者是总部知道收集这个数据,但是我的分子公司却不知道如何收集数据,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是非常普遍的行业现象。

问题痛点很明确,如何解决呢?借大会这个难得的机会,碳阻迹也发布了碳云SaaS产品的最新升级版,碳云的三大核心产品:产品碳足迹、企业碳核算以及碳账户在大会上也展现了它们的亮点。自2021年9月碳云上线以来,碳阻迹团队一直在打磨、更新、迭代产品,经过这几次迭代,碳云逐渐体现了几个核心的优势:

  • 基于碳阻迹过去1200家客户的实践经验;

  •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 设身处地从客户出发,为客户着想,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客户使用的门槛,比如说像企业碳核算,碳云现在可以让一个不懂碳的人,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轻松完成碳排放数据的收集,这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

  • 利用所有可能的人工智能的措施,例如自动匹配碳排放因子,尽量让用户减少额外的操作,让用户的体验逐渐趋于完善;

  • 基于碳阻迹咨询团队、研究院以及其它外部顾问团队持续对碳云产品的加持和赋能。

    考一下大家,影响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最重要的排放因子是什么?我们在跟企业天天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电网碳排放因子是影响中国碳中和进程的最关键因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网碳排放因子是所有企业都关心而且必须关注的一个最重要的排放因子。随着电气化的逐渐深入,绝大多数的企业碳排放都将来自于所使用的电力,来自于消耗的这些电力能源。一个企业要实现碳中和,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将来的电力碳排放有多少,也才知道自己离碳中和还有多远,也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走向碳中和。

    在过去和很多企业客户沟通过程中,我们经常被问的一个问题,一度电在将来会产生多少碳排放?与其我们每次都被询问,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个研究。

    近期碳阻迹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等专家团队一起做了一个研究报告:《中国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报告》,通过这个研究我们也复现了国家在2015年0.61千克每度电的电网排放因子,也复现了近期国家发布的每度电0.58千克的排放因子。所以基于这个研究模型,我们也非常有信心的做了一些预测,在未来中国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的前提下,2025年中国每度电的碳排放将降低到0.52千克,在2030年降低到0.43,2050年降低到0.13,在2060年趋近于0。

    这个碳排放因子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个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时候都在衡量做碳中和的投入产出比,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实现碳中和,所以这个排放因子的预测数据可以作为企业评估将来碳排放的参考。

    经过十一国庆的加班,碳阻迹团队已经将《中国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报告》设计完毕,有需要看全文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助手会第一时间发送报告全文。

    06 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

    我们的第六个洞察就是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的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1099亿元,在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在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

    这里也分享一下笔者认为的碳管理行业区别于大多数咨询行业的地方,比如很多人觉得做碳管理非常类似于做会计审计或者传统的咨询,但是为什么碳管理的天花板却这么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碳首先它是一个数据,但它不光是一个数据,它是一个可以交易的资产,所以它能够跟交易结合起来,它的增长空间、它的弹性是非常强的。

    第二点:碳能够跟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强关联(成为一个新的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它的想象空间就会比大多数传统行业更大、更辽阔。

    《中国碳管理市场的规模预测》是碳阻迹联合灼识咨询做的一个共同的研究,结合碳阻迹团队对于行业的know how以及灼识在资本市场持续对行业分析的经验,我们做了一个严密且大胆的预测。

    最左边这张图就是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包括政府和企业侧)从2025到2030到2060的预测数据;

    中间这张图显示在2030年中国的企业碳管理和咨询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658亿,其中企业碳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占比是51%,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市场规模大概是49%;

    最右边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到2060年,企业碳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4.1万亿,其中产品碳足迹软件和咨询业务的占比都将高速的增长,碳交易以及低碳产品佣金的收入也将占据一个很大的份额。《中国碳管理市场的规模预测报告》完整版近期将在碳云里首发,敬请关注碳云:http://saas.carbonstop.net/

    除了对国内碳管理市场的观察,我们还在全球市场也在观察一些动向,观察到全球市场里三个明星级的碳管理公司,两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Watershed,它刚刚完成7000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Persefoni刚刚完成了一亿美元的融资;欧洲的Normative完成了3100万美金的融资。我们也看到Watershed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金,全球碳管理市场的独角兽跑已出现。

    07 碳交易:一种最性感的商业模式

    这两年,笔者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从碳管理每次谈到碳交易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心动。对企业来说,减碳这件事情还有机会能够为之带来收益,还能赚钱,这就“诱惑力”十足了,所以称碳交易是一个最性感也是最有弹性的商业模式。当然这里指的碳交易并不是狭义上的买碳卖碳炒碳,而是企业从碳管理的角度出发,拥有良好的碳核算数据基础,积极开展减碳项目,并且在碳交易市场中购买或者出售碳指标等的经营行为。

    对碳交易来说,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碳价。每吨碳现在值多少钱,将来值多少钱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碳阻迹近期根据大量客户的需求,成立研究团队并联合了清华大学的专家一起做了《中国碳价预测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价格会从今年7月份的58元,上升到2030年的87元每吨,继而持续上升,2040年达到409元/吨,2050年833元/吨,2060年2074元/吨。

    碳交易市场中另一个核心指标就是CCER。《中国碳价预测报告》也对CCER的价格也做了一个预测,今年CCER价格由于供小于求,冲到了七八十元每吨,达到史上最高。

    随着CCER重启,供给将逐渐放大,CCER价格也将短暂回落,到2030年降低到63元/吨,随后将逐渐上涨,预计在2040年CCER价格将达到266元/吨,2050年508/吨,2060年达到1265/吨。

    经过十一国庆的加班,碳阻迹团队已经将《中国碳价预测报告》设计完毕,有需要看全文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助手会第一时间发送报告全文。

    上面提到的碳配额以及CCER不光在强制管控的市场可以流通,在企业自愿碳中和市场也可以用于碳抵消(购买配额或者CCER,主要是CCER,抵消掉自己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讲到碳抵消,从全球来看一直都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尤其是外企在没有明显减碳贡献的前提下,过度使用碳抵消,经常受到国际机构的挑战和诟病。从目前全球主流的趋势来看:

    我们最优先推崇的是企业通过自己的碳减排,走向碳中和。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尽量用碳移除的方式(如森林碳汇、CCS等负碳项目)。

    对碳抵消来说,我们也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关注。

    从项目的维度,我们鼓励碳清除的项目,鼓励长期碳存储的项目,鼓励多重生态价值的项目,鼓励有普惠价值的项目。

    从项目提供方来看,我们特别鼓励企业购买或者是投资到有潜力的碳减排相关的初创企业,购买它们碳减排项目的碳减排量,或者投资它们,让它们有机会在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获得急需的资金去长大、去发展,将来它才有更大的机会去服务于社会,把它的减排技术利用到更大的领域当中。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企业,鼓励企业周期性的复盘,及时调整碳抵消的策略,规避洗绿的风险。

    目前我们讲的碳交易主要还是企业之间的碳交易,而个人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是一片空白。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并且将大会场景做成了个人碳交易的闭环。笔者认为企业开展碳交易是为了让社会碳减排成本最优化,而个人端开展碳交易是通过各个场景闭环,让个人增强碳足迹意识,并且有更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的机会,继而倒逼企业生产更加低碳的产品以及提供更加低碳的服务,从C端推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

    个人碳交易的设想诞生于碳阻迹的1.75会议室,就是下面这群人共同头脑风暴的产出,那天围绕个人碳交易聊了3个多小时,晚上11点多终于将实现细节达成一致。当时全场参与的人都非常兴奋,以至于都为明年的创意开始发愁,今年搞成这样了,明年还怎么弄!

    就是这群人搞出来的全球个人碳交易首秀,酷!

    这个小会议室、这个小会,说不定真的会改变全球碳中和进程,相信一定会!笔者当时也是兴奋得睡不着觉!那天脑暴是很兴奋的,个人碳交易在GCMC大会上的首秀也很是惊艳。

    个人碳交易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根据每个参会嘉宾参加本次大会的交通、住宿以及资源消耗(如矿泉水)计算出每个人的碳足迹,大会在茶歇前通过加权平均数确定个人碳交易的基准线,高于基准线碳排放的个人的碳资产成为负值,低于基准线碳排放的个人的碳资产成为正值。参会嘉宾为了获得更多的碳指标,可以在低碳产品体验区探索低碳产品,通过二维码扫描可以获得对应的碳减排积分which在个人碳交易中转化为碳资产。

    茶歇以及圆桌论坛完成后,主持人和现场挂单最便宜的嘉宾(来自于开云汽车,这个植入广告费就不收了哈)完成了史上第一笔个人碳交易,并且正式启动了大会的个人碳交易市场,一时间碳市场异常火爆,连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李怒云司长在体验后都为其点赞:“ 好玩!”。

    个人碳交易的模式我们也在探索,个人碳交易也一定需要场景才有应用的空间,而核心的核心就是需要有碳足迹或者碳减排量数据。笔者能够想象到的适合个人碳交易的场景包括:会议、公司、家庭、社区、商场、超市、互联网平台等,碳阻迹也希望与大家共同探索个人碳交易的更多打开方式。无论如何,我们始终相信,做酷的事情,一定是对的!

    08 所有企业终将建立碳账户

    我们分享的第八个洞察是所有的企业都将建立自己的碳账户。

    碳账户是企业建立一个面向员工或者是用户端的计算碳减排场景的减排量,产生碳积分,并且可以用于兑换一些权益的低碳创新闭环。

    前段时间我们跟一个头部企业交流的时候,项目负责人说准备去推动内部碳账户的建设。记得当时他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企业内部做碳账户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分享的一个核心逻辑就是企业已经提出了有雄心且宏伟的碳中和目标,但是员工端用户端是没有感知的,那企业做碳中和这件事情是不够硬核且没有根基的。

    所以我们是希望看到企业建立碳账户能够带动它的利益相关方/生态伙伴,比如说员工、用户,投资机构、被投企业等共同参与到碳减排的行动当中,共同来践行碳中和的目标,这样碳中和的目标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自己搭建或者选择成熟的碳账户云平台来推进员工和用户碳账户的建设工作。一般而言,碳账户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低碳场景开发、碳账户系统平台建设以及权益兑换设计等。

    关于低碳场景,我们鼓励可以实现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这两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碳减排场景数据平台涌现出来,例如低碳出行、绿色办公、资源节约、材料替代以及效率提升等。

    碳阻迹团队从2017年开发出碳中和领域第一个碳账户类小程序“全民碳交易”,当时引起碳圈的巨大关注,用户量迅速突破3万(当时碳圈的核心人群不超过1万),真正实现了第一次破圈裂变传播。

    在C端碳账户项目上不断创新,2020年开发了一款“低碳有你”的碳账户小程序,创新的使用AI技术让每个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出身边大多数物品的碳足迹,一周时间获得了8万多用户的青睐,也因此获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社会创新大赛的大奖以及10万美金的奖励。

    除此之外,碳阻迹还帮助客户研发了节能大富翁、低碳帝、我每周自愿再少开一天车等碳账户类应用,均在短时间得到数万数十万用户的高频使用。

    近期碳阻迹打造的碳账户,整合了主要的低碳场景,也在产品上不断迭代和创新,预计完整产品将在10月20日正式对外发布。目前接入或与碳阻迹开展碳账户合作的企业有十余家,包括北汽集团、PSA新加坡港务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国银联、长城汽车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等。碳账户云平台可以使企业轻松接入(无需自行开发),将技术难度和决策成本降到最低。

    我们相信C端是碳中和的星辰大海。目前看来,碳账户是聚合C端参与减碳行动的最优解,每个企业都会愿意Engage员工和用户共同参与减碳行动中,每个企业也都将建立自己的碳账户!

    09 碳中和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

    第九个洞察是:碳中和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这是什么意思呢?碳中和这两年的兴起,很多企业也比较困惑,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很多企业一开始以为碳中和只是一个风口,说过去就过去了,所以重视程度并不够,只是把碳中和作为一个PR的内容做做传播。但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众对于碳中和的反馈都是越来越积极正向的,只把碳中和当作PR活动的企业可以适时调整一下思路了。

    碳中和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一场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跑得好看;而是看谁有更持久的动力,谁才能真正赢得这场竞赛!

    顺势而为才能赢得机会,碳中和既然成为未来几十年最明确的一件事情,大家如何结合自己的业务,能够跟碳中和结合的更紧密一点,那肯定会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机会。碳中和一定需要为主营业务带来增值,这是所有企业都要去想的一件事情,如何利用碳中和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大的话语体系,能够让自己的企业跟它结合的非常巧妙,对主营业务带来直接的提升。

    所以,对外做到不洗绿;对内做到真正提升主营业务;这是企业做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也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

    10 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价值化

    双碳两年,我们的最后一个洞察,也就是碳管理的终局: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价值化。

    以终为始,考虑清楚它的终局也就更利于我们去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并且非常笃定地执行下去。关于碳管理的终局我们也给出了一些思考和理解,我们认为碳管理的终局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

    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跟每个国家、每个企业以及每个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低碳数据化的道路上奔跑,并且通过更友好的可视化的方式与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用户、客户、供应商、投资机构等开展碳披露方面的交流,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碳资产化的道路上开拓进取。

    现在参与到碳管理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碳管理过程当中。算好每吨碳、管好每吨碳!

    感谢大家读到这里,跟我们一起探索碳中和和碳管理。留言走心的用户,我们会抽取十位赠予碳阻迹与合作伙伴研发的十四个塑料瓶做成的价值数百元的电脑包。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晓数谈碳|深度分析:CBAM与碳足迹不是一回事,别再混为一谈了!
    下一篇:【碳阻迹】碳中和2023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3
    活动/直播 更多

    第3期丨全球物流排放理事会框架(GLEC)物流碳计算培训

    • 时间:2024-09-09 ~ 2024-09-30
    • 主办方:智慧货运中⼼、罗戈研究

    ¥:2480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8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