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冷链研习】跨境冷链物流之发展图鉴

[罗戈导读]根据国外冷链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比例超过55%后,就会迎来冷链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规模的扩充必然会带动消费升级,可以覆盖相对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

根据国外冷链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比例超过55%后,就会迎来冷链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规模的扩充必然会带动消费升级,可以覆盖相对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市场消费比例中的肉禽蛋、水产品、乳制品、冷饮等易腐食品以及反季果蔬都有显著的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进出口食品消费需求增长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19年,全球食品贸易价值突破1.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食品贸易市场贸易价值达到8,629亿美元。同时,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7.2万亿元,进口14.3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正是全球食品贸易市场的发展,给跨境冷链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发,让线上生鲜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该领域又一次成为了电商、物流企业以及其他跨界公司想要抢占的高地。

整体来看,在持续保持跨境冷链物流的发展势头同时,要提高食品质量的把控,加强入关监管,才能有助于食品安全的保障。在未来,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将逐渐提升在海外的智能化、集约化的国际竞争优势,完成海外自动化仓储中心的布局、覆盖全球的高效服务网络搭建和国际智能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一、 跨境冷链运营现状 

目前中国冷链食品进口方式分为4种,主要渠道是沿海港口口岸,占比75%,另一种是空港口岸,占比22%,其余3%是铁路和公路。冷链物流已经成为“十三五”期间各大港口集团发展的重点。2020年已初步形成沿海跨境口岸冷库群及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也将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的国际冷藏产品中转的枢纽港。各大沿海口岸逐步发展成为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冷链食品货物进口口岸的格局。不断发展港口冷库布局,打造辐射周边的冷链物流园区,丰富业务需求,使得进口食品冷链市场有广阔的空间。

跨境食品冷链市场发展目前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全球性。跨境冷链市场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等特征;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商家依附于线上进行跨境销售,使得跨境销售也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等特征。

(二)无形性。数字化跟踪订单及服务传输盛行,而货物在海上漂运,全程实现数据代替现场监控,因而是无形的。

(三)即时性。跨境冷链物流公司重视物流跟踪系统,系统数据的传输的速度与信息地理位置、距离无关。传统交易模式,主要以信函、传真、电报等,在信息发送与接收之间,存在很长一段不确定性的时间差。信息交流则较为便捷,发送信息与接收信息几乎同步

(四)快速演进迭代。跨境电商是一个新的模式,现阶段尚处于其发展阶段,其网络设施和相应协议软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政策制定者需考虑电子商务是在网络上交易,势必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无法预知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演进。

二、 跨境冷链运营存在的问题

跨境冷链的建设,能够使得海外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产品进入国门,丰富居民菜篮子,满足多样化食品需求和品味提升。同时由于海外一些国家农产品产业化程度高、标准化水平高且相较于国内同类产品具备价格优势,所以在对平衡季节性波动、稳定百姓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跨境冷链由于运输路径较长、产品自身的易腐性以及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不同,依然面临一些优化空间。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食品贸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仍存在着一系列限制其发展的关键阻力。

(一)技术弱、缺创新

食品行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创新。我国的农产品、水产品多以初级产品或简单加工的形式出口,整体流通加工环节增值能力较差。

(二)市场竞争力弱

缺乏技术创新则不能满足国外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求,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整体出口产品均以基础加工为主,难以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品牌化弱

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过硬的知名品牌,品牌的建立是价值的表现,更是信誉的体现。该问题造成国内货品出口后,国际认知度差,市场货品可替代性较强。

(四)监管流程繁杂

在我国食品贸易目前的监管方式下,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较为分散,部门间缺乏沟通。而且许多工作重复,部门之间形成不了合力,使得监管效力低下,监管责任不能有效划分落实。

除了以上核心阻力外,我国冷链食品贸易发展当下,还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病毒的消毒消杀

疫情影响了进口肉和水海产品的进口,受疫情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进口水海产品——进口三文鱼受到病毒污染事件后,国家海关严格监管进口水海产品的入关条件,消费者的短期需求疲软,水海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

这也反映出了我国冷链运输卫生安全、消毒消杀等环节不到位的问题。想要提高冷链运输环节的把控,需要明确冷链物流信息报送和交换机制,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冷链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增强行业监管和质量保证水平。

(二)主动性弱

国内肉类进口需求增加,给国内冷链运输企业带来不小的运作压力,迫使国内冷链运输能力趋向先进国外运输,国内冷链条件不断向进口国靠拢,从而保证肉制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

同时也促进我国肉品类运输环节的优化,从热鲜肉转向冷鲜肉,扩大肉类冷库存储体量,提高肉类加工工艺全程控温技术的普及,大型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开始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实现全程低温控制方向的快速发展。

但前期行业发展变革的主动性相对较差,造成部分问题暴露时,才开始引发关注或开始进行解决方案的梳理。因此,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应加强对主动思考、主动变革的发展思路的引导。

伴随着全球及我国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跨境冷链物流的业务需求也是呼之欲出。提到全球食品贸易,可归纳为三大核心业务诉求。

(一)货运周期长且须遵循国际贸易法则

针对全球食品贸易环节,由于涉及到跨境操作,目前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全链条周期时间较长。并且因为涉及多国联动操作,因此全程必须遵循国际贸易法则,从而确保货品品质和操作过程均可满足各方要求。

(二)“三流”流程长

所谓“三流”,即为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食品贸易运作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货物流、资金流还是信息流,都存在较长的业务链条。且全链条中涉及到的操作环节以及操作主体繁多,各类操作要求也相对更加严格。

(三)链条各主体交互频繁

基于长链条运作的业务场景下,相关操作环节以及各类资源投入相对较多,各类主体之间存在频繁或往复式交互的情况。在此场景下,也就对于全过程可实现有效、准确、及时的监控和可追溯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食品跨境贸易的三大核心需求,也就可以得出,需要一个体系健全、具备高水平操作能力、能够实现全程监控的综合性冷链物流系统,方可支持全球食品贸易业务有序的开展。

三、 跨境冷链发展趋势

跨境生鲜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冷链物流的逐步完善。跨境生鲜供应链涉及多类操作主体,且整体业务链条较长,全链条的可控性及监管性都存在较大的难点。同时跨境业务的复杂性和生鲜产品对于全链条操作要求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更加提升了全链条的管控难度。同时商贸与物流环节的发展过程相辅相成,只有商贸环节充分发展,才能够促进物流环节的进一步完善,而物流环节的逐步发展,也在为商贸环节助推、赋能。针对跨境冷链未来发展,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发展跨境冷链基础建设。

发力跨境冷链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在于海外产品大多安全优质、价格低廉,可丰富居民菜篮子、满足健康、多样化食品需求以及精神享受和生活品味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国家农产品产业化程度高、标准化水平高,其产品即使加上运费仍具有相对国产同类冷链产品的价格优势,这些产品的进口对于平抑国内CPI、平抑细分冷链产品季节性波动、压低基尼系数、稳定百姓生活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优化国内冷链供应链发展。

进口食品冷链市场扩大,供应链竞争的加剧、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应用、资本力量的助推、全球化趋势与演变、相关扶持政策等等,都成为促进跨境冷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跨境冷链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冷链”叠加了“跨境”。跨境,意味着周期长、不可抗力、遵循国际贸易法则等特征,并且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程长,人、货、场更迭频繁等。冷链,则意味着对品质、时效、精准、体验等的高要求;跨境冷链运行的每一环节,如境外采购、运输、通关、商检、税务、仓储等所涉专业众多,对相关知识、经验和语言等本就具有较高要求,再加上冷链在仓储、转运、分拣、合单等环节还具有全程温度一致,全程可监控、可追溯,以及运输时效等方面要求。难度的叠加,使得跨境冷链供应链管理更为复杂。

现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进口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消费群体也逐步形成,但在北方、西部等地区还处在萌芽状态,市场也存在很大的潜力,随着发达城市的市场饱和,开始向不发达地区渗透是必然的选择,进口食品作为国外食品,消费人群定位于高收入人群,对价格不敏感。

(三) 冷链枢纽功能还需增强

我国多港口增加多条跨境区域航线,增加冷链食品流通渠道,形成小批量多频次的进口方式,对于港口冷链物流枢纽能力大大提高。实现海陆空流通之间的联动,加速流通时效性,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还需加大各类运输方式的联运模式发展,充分发挥各类运输方式优势,实现有效联动,在提升全链运输效率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

(四) 推动供应链延展

跨境冷链中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渗透到了供应链上游,他们或入股或收购当地农场、牧场,或建设食品分级分类、食品保鲜及加工以及最先一公里的设施设备,以保证稳定供应,全供应链条的打造能够从源头挖掘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五) 继续加大技术装备投入

在技术装备上,从托盘循环共用到全程温控,更多方面都在提高冷链品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时效,甚至能够通过大数据对天气和产量进行预测,优化跨境冷链物流的运输作业。除了技术革新与智能化的与时俱进,金融服务也一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区块链的技术优势能够提升交易效率、减少限制资金、降低交易与结算风险、优化客户体验等,尤其在金融供应链领域将有不凡的表现。同时还将继续推动打造一体化物流管控系统,实现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数据挖掘以及决策支持,增强全程运作的透明化和可控性。

(六) 构建全境物流体系

建设全境物流体系,实现跨国物流端到端无缝对接,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境物流体系,是整个行业的目标,但目前国内的跨境物流服务链条,无法形成从国内到国际的一条龙物流服务。行业发展投资主体主投方向也集中在冷链基础设施相关内容,如技术、质量检测系统、行业标准构建等,一些物流装备企业也涉足了跨境冷链的投资与建设。

(七) 标准化跨境冷链物流体系搭建

由于跨境冷链物流涉及主体与环节众多,因此全国标准化体系的推动搭建,对于实现冷链全环节的统一操作及管控,具有促进推动作用。目前各环节之间缺乏操作及监管的统一标准,全链条的可控性较差,整体管控难度较大。通过全程标准化体系建立,更加有助于跨境冷链全链条运作效率的提升和优化。目前整体跨境冷链环节的标准化体系正在不断优化,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通过全程标准化体系的搭建,对于统一多方主体、先进技术应用、运作模式创新以及全链条优化改善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重其名更重其实
下一篇:【冷链前哨】顺丰再度携手本来生活网 加码冷链生鲜物流 | 山西省在60个县建冷链物流设施 | 九州通携手科兴控股开展疫苗冷链配送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1-01-13
2021-01-12
2021-01-12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7
活动/直播 更多

12.7广州;12.21上海【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4-12-07 ~ 2024-12-08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0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