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603-609碳观察】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回应关闭东南亚工厂;15个部门印发碳足迹管理方案等

[罗戈导读]6月3日—6月9日,罗戈网绿色双碳观察周报来啦!

#6月3日—6月9日,罗戈网绿色双碳观察周报来啦!

快递物流企业ESG行动

中通快递:2028年实现自身运营单票碳排放下降20%

6月5日,中通快递宣布,计划到2028年实现自身运营单票碳排放下降20%。中通通过优化运输线路、积极投身清洁能源与设备改造、减少包材使用等方式,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快递物流体系,如一联电子面单使用率100%,宽度仅45mm的瘦身胶带采购比例达100%。(来源:罗戈网)

《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快递循环包装箱》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

《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快递循环包装箱》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于6月1日起实施。《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GB 43352—2023)是首部关于快递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分别针对纸类、塑料类、纺织纤维类及复合材料类快递包装产品,提出了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总体限量要求和单独限量要求,规定了溶剂残留、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特定物质限量要求,并给出了试验方法、取样制备要求,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生产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快递循环包装箱》国家标准(GB/T 43283—2023)明确了嵌套式、折叠式、组合式三种结构的快递循环包装箱;提出了树脂类、植物质类箱板的强度要求,以及整箱物理性能、尺寸和公差、环保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给出了快递循环包装箱循环次数、标签等建议,引导建立包装箱循环运营管理系统。(来源:中国快递协会绿色环保专业委员会)

珠电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提供新能源绿色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6月6日,国内新能源绿色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北京珠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由金沙江联合资本领投、岳丰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加快市场化开拓运营,加速研发及商业化进程。(来源:罗戈网)

极兔泰国与皇家森林部共绘绿色未来,启动森林保护合作项目

近日,极兔泰国与皇家森林部共同组织了一场种植树木、重建大自然的活动——“J&T Forest”,旨在增加绿地、防止森林火灾蔓延,并提高人们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此次“J&T Forest”活动,由极兔泰国与皇家森林部共同合作,受邀到活动现场的200多名志愿者中包括了泰国政府代表、皇家森林部官员、极兔员工以及100余名村民。(来源:极兔节拍)

SGS为中国外运颁发国内首张绿色低碳物流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近日,在第二届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举办期间,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下简称“SGS”)为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外运”)颁发了国内首张绿色低碳物流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来源:SGS认证与审核服务)

箱箱共用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启航“零碳循环创业计划”

6月5日,箱箱共用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临港集团、创业邦等合作伙伴共同启动“零碳循环创业计划”,面向全球寻找零碳循环创业伙伴,目标是未来5年内赋能1000位绿色循环创业者,培育100位零碳循环创业“领头羊”,并为有志于从事零碳循环产业的创业者提供技术、资金、培训支持,加速绿色新质生产力落地。(来源:罗戈网)

远程与地上铁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月28日,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共同宣布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合作不仅限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更着眼于共同探索商用车行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双方将通过海外市场拓展、产品技术革新、生态共建以及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合作,为全球商用车市场注入更强大的绿色动力。(来源:地上铁新能源)

光伏、新能源企业

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回应关闭东南亚工厂

近日,国内光伏企业位于东南亚的工厂正在经历新一轮风波,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在内的头部企业相继被爆出将关闭东南亚的部分工厂的消息。隆基绿能方面回应称,经核实,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天合光能回应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并且类似检修在每年的年中都会有。另外,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主要面向美国,天合光能一直以来保持着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美国市场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环境影响,短期会有波动,公司将依据行业和市场的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最优的调整;天合光能认为,美国市场的短期政策波动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长期来看,以天合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该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来源:证券时报)

新能源车/储能

长城汽车将关闭欧洲总部,裁员约100人

6月6日消息,长城汽车将关闭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此举将于8月31日正式生效。届时,长城汽车欧洲分公司将解雇包括管理团队在内的所有员工,涉及裁员人数100人。对此,长城汽车方面回应称,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加上即将实施的欧洲进口关税,将相应调整未来的欧洲战略。长城汽车方面称:“我们正在调整欧洲市场布局,长城汽车集团将代替GWM Europe(长城欧洲)承担起为现有欧洲经销商和客户所需的业务支持的责任,同时有计划地开拓和进入新市场。”(来源:中国基金报)

蔚来能源获15亿元战略投资

5月31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本轮战略投资将用于充电、换电、储能、电池服务、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运维,蔚来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发展,并支持车网互动创新业务的投入。(来源:极目新闻)

宁德时代捐赠的西藏墨脱首座超级充电站正式投运

6月4日,宁德时代捐赠的西藏墨脱首座超级充电站正式投运。墨脱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多山的地形及多变的气候变化给新能源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宁德时代联合旗下光储充检智能电站服务商上海快卜,结合墨脱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高防护、高安全、高效能的超级充电站解决方案,保障了充电站的顺利建成和运行,助力墨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超快补能设施“零”的突破。(来源:宁德时代)

比亚迪弗迪拿下特斯拉储能电池订单

6月6日消息,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已在今年 3 月与特斯拉达成上海储能工厂的供货协议,将于明年一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芯。据悉,特斯拉储能业务的模式是,从供应商处采购电芯,组装成整套的储能系统,如用于写字楼和工厂的大型储能系统 Megapack 和用于家庭的 Powerwall,其中 Megapack 给该业务贡献了约 80% 的收入。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目前只规划了 Megapack 产品线。据了解,该工厂的电芯一供已确定为宁德时代,二供为弗迪。(来源:晚点Auto)

注资7700万元,中国中车成立新能源装备公司

近日,北海中车时代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谷小辉,注册资本为77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来源:爱企查App)

港口航运、船舶

深圳港集团与洛杉矶港在清洁能源、零碳及低碳环保等领域合作

当地时间5月29日,深圳港集团与洛杉矶港深圳市驻北美经贸代表处及盐田国际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中国(广东)—美国(加州)企业对接会”上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各方将遵循平等互利原则,以保障公众民生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为共同指导目标,以高水平绿色海洋经济发展为共同愿景,以促进深圳与洛杉矶两地相关业务交流合作为宗旨,多角度、多领域探索姐妹港合作机会,在港口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零碳及低碳环保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并通过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海运供应链,同时重点部署减排、脱碳和节能技术,发展绿色海洋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来源:深圳港集团)

中国船燃完成国内最大单船生物燃料油加注

6月5日,在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燃)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所属“新亚洲”轮成功加注3850吨生物燃料油(B24)。供油作业全程用时1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国内最大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标志着国内船用生物燃料油规模化供应迈上新台阶。此次加注的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进行物理调和而成,可以减少约20.4%的碳排放。(来源:中远海运)

全球首批二氧化碳运输船开建

5月30日,大船海工为北极光公司建造的G7500-3项目顺利开工,该船是北极光公司全球首批液体二氧化碳运输船系列船中的第三艘。同前两艘船一样,该船配置全球首次使用的特殊材料加工制作的C型液货罐,采用LNG双燃料主机,船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满足最严格的要求,通过应用转子风帆及气泡减阻两种创新技术,大幅降低排放水平,满足最先进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 Phase III)要求。该船交付后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计划,收集欧洲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至挪威西海岸地区二氧化碳接收端码头加以处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此推进欧洲整体碳中和中级目标。(来源:国际船舶网)

中远海运与复旦大学在物流碳排放管理等领域合作

6月3日,中远海运集团与复旦大学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部署和新质生产力要求,本着“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聚焦物流碳排放管理与供应链建设、保险与船舶风险防控、数字化与智能应用等领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技术创新协同、科研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积极探索打造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数字化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携手提升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有力支撑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来源:中远海运)

国家&地方碳行动

11.4亿!财政部下达首年度氢车示范补贴

近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其中包含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一年度奖励资金汇总表。根据公示文件,第一年度共有10个省级行政区获得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其中北京29786万元、天津1583万元、河北17164万元、内蒙古1519万元、上海30366万元、浙江884万元、安徽262万元、山东1205万元、河南23763万元、广东7687万元,总计114219万元。(来源: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公示首批20个零碳试点项目

6月3日, 交通运输部公示对首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共计20个项目入围。(来源:交通运输部)



全球排名第一!中国今年在清洁能源技术上投资约4.9万亿元

6月7日消息,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在清洁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达到2万亿美元,是化石燃料投资的两倍。2024年,中国将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最大份额,估计为6750亿美元 (约4.9万亿人民币),而欧洲为3700亿美元,美国为3150亿美元。(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工信部公布2023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

6月6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通信领域、互联网领域、公共机构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智算中心领域的50家数据中心上榜,具体包括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仁和C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一期)等。(来源:工信部)



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6月4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7 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 1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来源:生态环境部)

国资委新部署!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

为推动中央企业在新时代以更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作出部署。《指导意见》还提出,切实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积极把握、应对ESG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围绕ESG议题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主动适应所在国家、地区ESG规范要求,强化ESG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广州日报)

工信部发文对绿色工厂达标提出107个具体要求

5月31日,央视网报道,近日工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层面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清单(2024年度)》,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11个领域、32个行业绿色工厂建设提出了新的细化评价要求。新发布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由《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114项行业性评价要求组成。标准对不同行业工厂绿色化特征属性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明确了工厂在基础设施、能源与资源投入、环境排放等不同维度应具备的各项指标要求。针对水泥行业,引入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超低排放相关指标要求。针对微型计算机制造业,进一步细化了基础设施、能源资源投入等指标,对绿色工厂的达标提出了107个具体要求。(来源:界面新闻)

深圳碳市场成交量超过1亿吨,成交额突破23亿元

6月4日消息,据悉,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营十年以来,累计成交量已经超过1亿吨、成交额突破23亿元,碳市场年均流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同步推动助力企业碳减排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于2023年11月26日正式上线,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实现企业产品碳足迹申请、核算、第三方核查、报告、认证、证书及标识发放、过程监督的一体化、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来源:罗戈网)

《上海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4—2035年)》发布

近日,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上海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4—2035年)》。《行动方案》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建立健全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提升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行动方案》明确了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共37项具体举措,并选取临港新片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五个新城作为试点区域,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适应模式。(来源:上海发布)

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

6月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以“市场监管服务绿色低碳供应链”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同期活动。活动现场启动上海市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PCR)采信清单、发布长三角双碳信息披露平台建设成果、发布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能耗状况白皮书。“产品碳足迹认证”,是由取得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能力及具体产品排放量、清除量等进行核查验证,并出具认证证书的合格评定活动。该项认证使产品从生产、贮存、运输、流通直至报废的碳排放都“有迹可循”,这样一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体检报告”,将促进企业更好规划产品生产模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率先在钢铁等重点行业推动上海市“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来源:上海市场监管)

国际碳观察

日本和欧盟将着手制定氢的国际标准

6月5日消息,日本和欧盟(EU)将着手制定生产设备和运输技术等的国际标准。主导制定纯度和安全性等氢的使用规则,以提高日欧的竞争力。为了配合政府的行动,川崎重工和德国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将签署氢供应合作文件。日本经济产业相斋藤健和欧盟委员会能源委员西姆森将于近期举行会谈,就制定截至2040年前后的使用氢的联合路线图达成协议。最早将于夏季开始讨论,设想列入国际标准、企业间合作、培育氢市场等内容。(来源:日经中文网)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戈网立场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再次引领新规则!马士基推出化石燃料附加费(FFF)
下一篇:国内首次,盐田港实现“一港双船”同时加注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6-25
2024-06-25
2024-06-25
2024-06-25
2024-06-25
2024-06-25
活动/直播 更多

报名6月29日广州站《精选仓库管理实战力培训课》有惊喜!【7月27日西安】

  • 时间:2024-06-29 ~ 2024-06-29
  • 主办方:叶剑
  • 协办方:罗戈网

¥:220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5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