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看塞勒的行为经济学,之前总是不屑于参与“打折”购买的行为,在理解了“经济人”和“普通人”的说法后,猛然发现原来一场购物体验的狂欢是可以掀动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快意”;即使是富人,也会热衷于“打折购买“的体验,也许富人们并非真的是在购物,而是在体验快乐。
行为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打破正常的思维模式,我们所认为的”正常和理智“反而变得不是一个普通人的行为。 比如我们崇尚的理性消费最终在行为上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比如每个节日的“狂欢购物“,又比如家里总是会有放了很久没使用的物品。赛勒的行为经济学指出这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而非“经济人”,只有经济人才属于真正的“理智人”。
行为经济学探讨的是人与经济的关系,这让我联想到企业供应链底层数据中的主体,人及人的行为。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按照供应链的理论得出了一些标准的模块功能和层级要求,以及介绍了时下供应链热门的国际化专业认证等,主流供应链培训几乎覆盖了供应链所有的标准化理论知识。计划、采购、精益制造、仓储管理、物流与运输,质量管理,等等。
一方面,对于想步入供应链职场或者在供应链职场已经进深到一定层级的人来说,学习主流供应链的理论至关重要,掌握理论代表了专业知识的高度;另一方面,供应链是个高度实践化的领域,带着理论实践可以加快提升实践能力。
九十年代初,供应链理论远不如现在丰富和流行。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我清楚地记得外资刚刚在当地起步,一群带着对外企无比憧憬的小年轻毅然辞去了当时被称为旱涝保收的国企,一头砸了进去,我就是其中一位。那时企业的组织还没有单独的供应链部门的说法,基本是分开的:采购、计划、生产、仓储、物流。
一晃二十几年,记得我服务过的企业只有一个企业具有整体供应链架构,直到彻底掌握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后,才理解只有类似厂长或工厂经理才有资格被称为供应链主,其余的角色几乎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分支。甚至绝大多数的厂长或者工厂经理也会缺少一个角色:策略采购。在外企,策略采购大都被要求游离在工厂之外,从主流供应链的理论来讲似乎不合情理,但从行为供应链的角度是可以解释的,以后用专门的章节来探讨。
不同的企业在组织层面上有不同的架构和不同的称呼,无论怎么的组合,一位优秀的工厂经理,同时理应是位优秀的供应链主。而仅仅一位工厂经理掌握供应链远远不够,供应链上的所有分支都需要掌握,问题是主流供应链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其各自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前几篇文章中需要利用长长的文字来描述供应链的价值观,并强调供应链底层数据的动态交叉集成。
简洁与美(价值链构成)
商业竞合关系(底层数据的动态交叉集成)
经济与社会价值 (满足用户需求和获得各类交易)
当理解了为什么供应链上的各个分支需要完成动态交叉集成的原因时,我们就能够开始利用底层数据联盟挖掘在实践中获得的供应链的各个模块、各个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
供应链培训市场上存在不同级别的有关供应链模块及战略的课程和证书,单个模块的培训价格尚能接受,而一整套供应链相关课程价格不菲,2012年参加的2-3天课程的供应链运作参考(SCOR)费用超过两千五美金。缺乏供应链整体架构的专业知识要整理出整个供应链模块和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但是,企业的供应链战略必须包含这个动作,并且需要不遗余力地培训和推广,目的是让供应链上的各个分支除了掌握自己分支的理论专业知识外,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与其它分支的关联和互补,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获得供应链高绩效的所用不可忽略。
比如我们常常说统筹计划,库存是计划出来的,一个公司的计划部门是供应链的协调中心,在主流供应链的框架概念中,计划被放在整个流程的中心。最经典的一个插图来自SCOR,几乎所有有关供应链架构的文章或者书中都会引用SCOR的流程,我也不列外。既然供应链将计划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作为掌管供应链计划的人是否需要熟悉整个供应链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否更需要掌握产品流、物流、过程流、信息流,甚至人员流和资金流?除此之外,整个计划模块里还有不同的环节,有需求计划、材料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发货计划,等等。
外资企业在供应链发展过程中走的比较前,站得也比较高,相对就比较重视供应链计划,现在国内企业也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国内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还不怎么明白为什么供应链计划有如此重要,曾和一运营了快三十年的企业交流,因为没有人协调计划,出现了近80%的需求急单,仓库里还堆了不少呆滞品,这就是典型的计划缺失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存在于不少企业,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了计划是否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于不从事计划的人来说,应该无法想象出事情怎么会变得那么糟糕;从事过计划作业的人来说,可能是一言难尽,居然每天像救火一样地在工作。即使筋疲力尽,领导可能还不领情,是否心里还在埋怨自己高薪请来的计划经理怎么就这么点水平呢。
参照供应链计划的专业理论,建立一套计划流程不是难事,学习、培训、考证,或者自学,一般我们都能够弄明白计划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理论知识是书面上的,现在的年轻人啃书都在行。虽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的意思难不倒任何人,但分清变化的本质,如何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不是任何人都具有的。这也是供应链计划具有战略决策的缘由之一,我们在识别供应链计划这个模块和环节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静态下的流程是怎样的
主要会有哪些动态变化
公司对供应链计划的策略行为以及各模块层级的人员对供应链应对的行为有哪些特点
举些企业计划运作过程中碰到过的从交叉模块引起的一些“变化”:
销售端来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的变动
采购端来的变化,比如材料突然供不上,生产过程突然发现材料品质问题,突然要求替代料
生产端来的变化,主要是产能变动,产能变动又涉及设备、人员和材料等
技术及质量端来的变化,突然发现工艺上的瑕疵,质量紧急放行后的风险等
还有物流端的变化,比如突然一批货被发错了地方,对方需要重新加急
系统出错,这是个容易引发大事故的小概率事件。没有人会意识到它会是个问题,但恰恰是这个被忽略的东西,差点要了一个企业的前途。我希望后面单独讲这个故事
需求变动,材料变动,产能变动,基本是围绕计划的“三座大山”。能承受得住这些变动还不遗余力地解决这些变化的人通常具有顽强的毅力,十几年前我招聘过一位小伙子,负责计划,而如今已经是某著名品牌厂的厂长了。
举供应链计划这个例子并不只是因为供应链计划模块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主要是想借助以上的例子帮助我们如何认识供应链模块和环节及其与交叉模块及环节间的互动,进而学习、思考和实践,并取得一些成绩供应链绩效。
正常情况下,经过系统学习、思考和实践是否一定可以获得供应链绩效?如果我们能够毫无保留地参照主流供应链理论去做,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否都会按照合乎正常和理智的状态发展下去呢?
答案或许是“否”,因为一个企业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供应链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资格称为是真正的“供应链人”。
真正的“供应链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应该是参照主流供应链理论的说法一样是理智的,并能够毫无保留地遵守供应链的价值观,创造供应链的无缝流动,实现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理论上讲,我们是可以成为真正的“供应链人”,前提是掌握主流供应链理论和原则,包括供应链价值观、供应链高层逻辑和底层逻辑、供应链模块及功能、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企业供应链底层数据联盟、供应链流程、供应链工具应用。。。
事实上,因为动态环境的存在,因为人的心理到行为的偏差,供应链管理始终是追求在无限靠近主流供应链的道路上。比如,新一轮的危机正在改变着一些企业的短期目标,那就是坚持“活下去”,企业供应链也会随之改变。
下一节开始,我将重新启动学习供应链的一些新的方式,并将关注点更多地引入到有关行为的供应链。
首发 | 富勒科技完成3亿元融资,经纬领投,高成和高瓴跟投
11306 阅读苹果社招运营与供应链类岗位
4626 阅读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岗位
4563 阅读近1500人!中远海运24-25届全球招聘启动
4035 阅读宁德时代社招物流工程师-YBSJ;高级物流工程师-进出口;海外物流规划工程师;物流规划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物流)
3637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社招仓库管理员-泰州;财务出纳专员-常州;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市-丰台区
3583 阅读拼多多集团-PDD | 2025届校招正式批网申时间延长至2025年1月12日
3469 阅读顺丰社招仓储管理经理、KA客户经理、SME客户经理、灵活业务资源专员、散单管理岗等
3340 阅读TCL实业2025届全球校园招聘供应链管培生等岗位,截止11月30日。
3253 阅读招贤纳新丨美通招聘这些岗位人才
310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