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上半年发生的“意外”,让很多韵达网点猝不及防,倍感压抑。这种情绪的背后,同时还潜伏着一种渴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正名。
事实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7月18日,国内A股四家上市快递(韵达、顺丰、圆通、申通)如期发布2022年6月经营简报。数据显示,韵达业务量完成16.14亿票,领跑A股阵营的同时,市场份额再次回到行业第二。
业务极速回血,士气日渐高涨。就是在这样一种“V”型曲线下,韵达迎来自己23周岁生日。
昨天(8月8日),韵达在上海举办23周年庆典,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韵达总部,快递、国际物流、供应链、冷链、末端(快递超市、蜜罐智能快递柜)等板块,各省公司、分拨中心和部分网点代表以及快递小哥代表悉数参加。
问题来了:“庆生会”上,韵达都传递出哪些信息?23岁的韵达,接下来路怎么走?
历经大浪淘沙,目前沉淀下来的几大头部快递,虽不能说个个“身怀绝技”,但能够走到今天,亦是各有所长。具体到韵达,圈内人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评价是——勤于学,精于业。勤奋,好学,“取长补短”的同时,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甚是难得。
不可否认,这种企业特质也跟创始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密切相关。业内传闻,聂腾云的一大“爱好”就是深入一线走访,边走边看边学,观察对象和范围也限于韵达,包括兄弟公司、同行以及相关合作伙伴,都乐此不疲。
就是靠着这么一股“钻劲儿”,2016年的快递上市潮到来之前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掉队”的韵达,不但成功登陆A股,而且在2018年超车圆通,业务规模跃居行业第二,持续至今。
也就是从那时起,大家对韵达有了更深的认知,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对手,也是一个擅于隐其锋芒、蓄势前行的对手。
现在的韵达,依然不可小觑。
前面我们讲了,上半年的韵达遭遇“水逆”,特别是4月、5月的“业绩承压”有目共睹,但这是事实的全部吗?非也。华创交运在最近一份行业研报中指出,从业绩表现上来看,相对“弱”只是表观“弱”,自身弹性实际上并不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运营底盘够实。
从资本开支规模对比来看,2016年以来,韵达投入总规模位居电商快递第二,持续构筑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高效运力运能等核心资产和资源,在数智科技、弹性运能、均衡网络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从固定资产构成来看,韵达在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持续领先于同行,仅次于中通。
二是网络底盘够稳。
作为通达系快递中最早一批实现网络扁平化、平台化、信息化的公司,韵达转运中心数量虽然少于中通,但自营比例达到了100%;从网络布局对比来看,韵达全网单个转运中心的处理能力也优于同行。
比如,2016-2018年,韵达转运中心没有增长,但单个转运中心支撑业务量大幅上升,从5844万票/年提升至12696万票/年,提升幅度超过100%。2019年后韵达加大转运中心投入,数量增长至2021年的76个,虽然仍低于中通,但单个转运中心处理能力同步提升至24213万票/年。
受益于运营底盘和网络底盘的保障与支撑,韵达在成本管控和优化方面亦有较大空间。比如,进一步拆分各项费用,对比业务规模相近的圆通,韵达在单票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等方面,综合测算来,单票成本存在0.02-0.03元的下降空间。
这一潜在优势反哺到产品端和市场端,就是议价空间和竞争力的提升。
如前文所言,在经历了4月和5月的“至暗时刻”后,韵达全网不论是从业务走势,还是信心修复上,正在走出一个“V”型曲线。当一切重回正轨,最应该做的就是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韵达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时机。
昨天的庆典上,在谈及未来的业务重心和工作重点时,聂腾云多次强调,全网要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聚焦主业,聚焦客户。
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看来,聂腾云提到的“双聚焦”战略,既互为支撑,又各有侧重。
前者是做强标准快递,拓展“周边”——用快递流量嫁接周边市场,形成融合周边产业、新业务、新业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综合物流生态圈,诸如韵达供应链、韵达国际物流、韵达冷链、韵达科技以及韵达末端服务等业务布局,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后者则是深挖消费需求,做好“三分”——产品分层,服务分类,客户分群,打造多层次产品矩阵,一方面满足商家端消费者对于普通商品的高性价比快递服务,另一方面匹配消费升级趋势,满足大B端、大电商、高客单价品牌的差异化、多样化寄递需求。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双聚焦”战略的落地和推进中,离不开两大驱动:
1.数字驱动
一直以来,韵达都将自己定位为“站在科技轮子上的快递公司”。从2018年开始,韵达就将快递全链路、全流程、全网络进行整体设计,研发了集揽派服务、交件管理、转运中转、运输管理、服务考核、时效管理、量本利日清、数据大盘等多维一体的移动式、智能化业务管理平台——观星台业务管理系统。
通过“观星台”,韵达实现了在总部管理层、转运等业务中心、加盟商、末端小哥等业务前台、数据 / 管理中台和协调 / 支持后台等多维打通、信息互联及数智支持,在揽、交、转、运、派全网全流程实现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控。同时,基于沉淀的底层数据,实现了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服务、时效、质控、仲裁等与前台业务之间的协同。
2.生态驱动
双聚焦战略下“做强主业,拓展周边”的另一面就是构建“以快递为核心,聚合周边产业、新业务、新业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综合物流生态圈。
此前在拆解其他快递公司的生态圈策略与“打群架”思维时,老鬼曾指出——群体作战的核心要领,是合作与协同。快递主业的强大确实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做好生态也能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反哺快递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接入更多渠道和资源的生态协同。
站在这个角度,生态链的竞争就是资源集聚的竞争。生态体系越成熟和完善,聚集和协同的资源也就越多。具体到韵达,亦不例外。
23周岁的“庆生会”上,韵达总部、各版块相关负责人作了汇报,并布置了下半年快递业务旺季工作。
旺季年年有,今年不一般。
如果说“双聚焦”和“双驱动”是韵达谋局未来的长期战略,那么如何打好接下来的旺季服务保障战,就是当下最要紧、也最迫切的任务。
如此“关键一仗”,具体怎么打?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表述:
韵达依然要紧紧围绕市场,一切从满足和便利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精益求精,注重价值竞争,与网点共拓市场,实现网络共生,构建合作共赢物流生态,提升全业务、全网络、全链路、全流程的快递服务品质;坚持数字驱动、服务领先,打造以快递为核心的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长长的一段话,用安德华的话来翻译一下,就是“两个核心竞争”:1.价值竞争;2.网点竞争。
关于“价值竞争”,早已是行业共识。
自去年国家邮政局及其它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和行政干预以来,快递江湖持续了两年的“价格战”日渐熄火,“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的主基调。可以肯定,接下来的行业竞争,简单粗糙的“价格战”不会再重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价值战”和“服务战”将全面开打。
对各大快递来讲,即将到来的旺季之争,是最大的练兵场,也是最好的试金石。前述聂腾云提到的聚焦主业、聚合生态以及深挖需求、做好“三分”等都是作战思路的具体体现。
我们重点聊一下“网点竞争”。
网点不稳,链路难通;末端不牢,地动山摇。疫情阴影笼罩下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最近一年多来发生的诸多突发性事件,更是给所有快递公司敲响同一个警钟:网络的稳定性、服务确定性与网点(加盟商)的保障能力密切相关。而网点保障能力的建设和提升,又绝非一日之功,除了自身积累和努力,总部的赋能、支持、帮扶以及统筹调度等,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
韵达的体会,更为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韵达反复强调“要与网点共拓市场,实现网络共生,构建合作共赢物流生态”的深层次动因。
共拓、共生、共赢,实际上是三个阶段,既层层递进,又互为依托。总部必须要拿出态度、给出政策,以实际行动与网点协同作战,共同拓展市场,让加盟商和合作伙伴等赚到钱;“一荣俱荣”的过程中,打造利益共同体,结成命运共同体;“网络共生”的过程中,构建合作共赢的物流生态。
韵达的“网点竞争”之道,即在于此;旺季大作战的制胜关键,亦在于此。
结语
2021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这个足够大、也足够稳的基本盘,就好比是一汪大海,撑起了当下“百舸争流”的局面。百舸之中,有巨轮,也有小船,将来还会诞生航空母舰。
大海的存在,为各家快递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但海面下涌动的暗潮以及随时有可能掀起的风浪,也处处透露着凶险。身处其中,稍有不惧,即有可能翻船。
舟至中流,不进则退。身处新一轮大变局,韵达能否乘势而上、破浪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171 阅读极智嘉冲刺港交所,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附招股书下载)
2544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2393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421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478 阅读赢在供应链:外包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1401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381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238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122 阅读大胆预测:2025供应链趋势抢先看
1057 阅读